APP下载

对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2009-01-06汤海鹏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方法教学

汤海鹏

【摘要】新课标强调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古典诗词的教学更需要一线的语文教师转变思维,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古典诗词的教学更为科学与生动,更具诗意与活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里参悟百味人生,感受人格魅力,构筑完美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教学 古典诗词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1-0016-03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在这些优秀的作品中隐含了许多难以言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深含义,给人以深刻启迪。我们中学课本中所选的那些作品,都是古典诗词中的精华,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的良好素材。

然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教学是难度较大的一部分。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沉默是金”。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有时经教师的分析讲解后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学生缺乏对诗词的理性把握,只能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甚至有学生对古典诗词采取拒绝的态度。分析古典诗词教学疲软的现状,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保守的教学观念: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学生会翻译诗、词句大意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定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只着眼于狭隘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忽略了思维因素、情感因素和审美因素,因而影响了古典诗词教学的整体性,这样的课堂必然是乏味的,效率低下的。

(2)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一股脑的“倒”给学生,而且往往把诗词分解得支离破碎:作者介绍、解题、释词、译句、分层、内容、主题、艺术手法等,总结时也不会忘记来一句——“因此这首诗被后人誉为……”。这种程式化、教条式的教学忽视了诗词本身个性的、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内涵,同时剥夺了学生将诗词作为审美对象的感知,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难能可贵的想象力。

为此,改变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殿堂,已成当务之急。要改变现状我个人认为必须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与鉴赏中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中国古典诗词以抒情为主,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王国维曾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情景交融的意境,又必然能引发欣赏者产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联想和想象。所以在阅读和鉴赏诗词时会带有更多的个性色彩。作品的文学价值也就在于读者拥有个性化的解读。在与文本(作者)的对话中,学生肯定会有独到的见解,从而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引领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在诗词的天地里若惊若喜,自娱自乐,体味诗词中最美的景和最深的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那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呢?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1 采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教师应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利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两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诗词中最喜爱、最有感触的部分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阅读鉴赏诗词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努力做到“知人论世”。这个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实现。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者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可以指导学生学会使用相关的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唐诗鉴赏词典》等,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这是在老师没有讲解的前提下学生利用已有资源进行自我阅读与鉴赏,因而学生的思维不会受到教师分析讲解的干扰,有个人对作品主体形象和感情基调的整体感知和把握,产生对作品更富有创意的发现和理解,从而更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2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表见解

新课改将老师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师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鉴赏,应注重师生间的平等对话,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批判质疑,敢于在讨论中发表不同见解。教师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个人的看法。

钱理群教授曾说,教育有一个前提,如果只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而不是点燃学生,这样的效果和现状一样是不容乐观的。教学过程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双向的生命运动,是活的生命。忘情的教师,醉心的学子,这样的课堂,这样的引领,永远令人刻骨铭心。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造情感互动与交流的氛围。对于学生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教师应及时并充分挖掘,而不是湮没、扼杀学生智慧的火花。

2 教师的引导地位不可缺失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变得热闹和喧嚣,不再死气沉沉,但极少让学生怦然心动。教师“精彩、深刻的讲授被视为不尊重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拓展被当作应试的产物”,这是对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误解。教师毕竟是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无论学识还是人生阅历都比学生丰富得多,尤其是在古典诗词的感受、理解和把握方面。当然,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想真正驾驭古典诗词的教学,关键还须练好内功:钻研文本,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具体来说,首先,认真、深入地研究文本,甚至要能创造性地解读文本,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景,对诗词的领悟也会提高到一个更深的层次。其次,教师的知识系统要不断更新。教诗词,我们自身就应积累大量的诗词,对重要的诗词流派,重要的诗词代表作最好能烂熟于心,随时都能调出来使用,这对学生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引导和促进。另外还应在平时大量阅读一些关于诗词的理论性著作,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更好地指导诗词教学的实践。最后,教好诗词还须具备跨领域,跨学科的知识。如通过诗词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美学甚至哲学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若不然,很难在一定高度指导学生。 文学是感性的,诗词更是如此。我们教师要用诗意去触动学生心底的情感,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开启智慧,实现母语教育最本质的属性——人格的培养。

3 以选修课的形式开拓古典诗词教学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新课改的课程设计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开设选修课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对必修课的内容有所延伸、补充、拓展或提高。开设选修课,有利于构建多层次的语文课程体系,有利于为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可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地发展。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选修课的灵活、多样开拓古典诗词教学的空间!

3.1 开设朗读课

学诗词离不开吟咏、朗诵,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因而通过开设朗诵课,指导、加强学生的诵读技巧,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熏陶。

3.2 古代诗话、词话选修

诗话、词话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诗词评论著述,其内容除对诗词、作者、流派进行评论的纪录外,还有作家的议论和行事,是古代评论家和文学大家阅读鉴赏诗词时的体会和经验之谈,这对于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借助阅读相关诗话、词话了解多种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解读与评述,从而与作者形成互动,批判审美,从而不断丰富古典诗词的内涵,跳出就诗论诗那种缺乏大人文环境认识的狭小思维空间,呈现出古典诗词鉴赏的广博,激发学生学习和鉴赏古典诗词的浓厚的兴趣。

3.3 把若干具有相同因素的诗词组合在一起,进行专题性的研读鉴赏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书刊、网络等渠道搜集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作品评论资料,帮助阅读鉴赏;组织学生诗社等业余社团,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依托本地自然人文资源,围绕所读的诗词作品组织游览、考察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感受和理解作品。”

新课标强调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古典诗词的教学更需要一线的语文教师转变思维,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让古典诗词的教学更为科学与生动,更具诗意与活力,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里参悟百味人生,感受人格魅力,构筑完美的精神家园。

To middle school classical poetry teaching several ponders

【Abstract】The new class sign stressed that from “the knowledge and ability”, “the process and the method”, “the emotion manner and the values” three dimensions embarks, enhances students language accomplishment comprehensively. Under the new teaching idea, the classical poetrys teaching needs a language teacher to transform the thought that the breakthrough tradition educational model, seeks the bigger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lets the classical poetry the teaching be more scientific and be vivid, has the poetic sentiment and the vigor, enriches and develops students emotion experience, lets the student perceive through meditation hundred taste lives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filtration, the feeling personality charm, constructs the perfect spiritual home.

【key words】Teaching classical poetry Method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方法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用对方法才能瘦
教育教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