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项目材料的质量控制

2009-01-06郭长平唐明广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17期
关键词: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水泥

郭长平 唐明广

摘要:施工单位是建筑材料的直接使用者,从材料员、质检员、具体操作的工人班组和工人到项目经理都要重视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施工用材料是形成建筑物的基础,如果材料不合格,那么用这些材料建成的建筑物一定不合格,甚至会影响整个结构安全或装饰安全。文章探讨了施工项目材料的质量控制问题。

关键词:施工项目;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水泥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7—0125-02

施工单位是建筑材料的直接使用者,从材料员、质检员、具体操作的工人班组、工人到项目经理都要重视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

一、进场材料质量的验收

1、对材料外观、尺寸、性状、数量等进行检查。对材料外观等进行检查,是任何材料进场验收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

2、检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实物的外观检查虽然重要,但材料的内在质量更加重要。材料的内在质量如物理、化学性能等,仅凭外观检查是难以查清的。

3、检查材料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材料质量不仅应该达到规范规定的合格标准,当设计有要求时,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因此,材料进场时,还应对照设计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二、见证取样和送检

近年来,随着工程质量管理的深化,对工程材料试验的公正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见证取样送检制度提高了取样与送检环节的公正性,但对试验环节,没有涉及。通常由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试验环节加以管理。

三、新材料的使用

新材料通常指新研制成功或新生产出来的未曾在工程上使用过的材料。建筑工程使用新材料时,由于缺乏相对成熟的使用经验,对新材料的某些性能不熟悉,因此必须贯彻“严格”、“稳妥”的原则。

四、常用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质量的检验项目可以分为“一般试验项目”和“其他试验项目”。前者指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后者则是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必要时应进行的试验项目。

(一)进场水泥的质量控制

1、对进场水泥的质量验收,应做好以下工作:(1)检查进场水泥的生产厂家是否具有产品生产许可证;(2)检查进场水泥的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3)对进场水泥的品种、标号、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对袋装水泥的实际重量进行抽查;(4)按照产品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对进场水泥进行抽样复试。抽样方法及试验结果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5)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时,或水泥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时,应进行复试,并按试验结果使用;(6)水泥的抽样复试应符合见证取样送检的有关规定。

2、对进场水泥的保存、使用,应做好以下工作:(1)必须设立专用库房保管。水泥库房应该通风、干燥、屋面不渗漏、地面排水通畅;(2)水泥应按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应当用标牌加以明确标示;(3)为了防止材料混合后出现变质或强度降低现象,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二)进场钢筋的质量控制

1、进场钢筋验收的主要工作。(1)检查进场钢筋生产厂家是否具有产品生产许可证;(2)检查进场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3)按炉罐号、批号及直径对钢筋的标志、外观等进行检查。进场钢筋的表面或捆(盘)均应有标志,并应标明炉罐号或批号;(4)按照产品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按炉罐号、批号及钢筋直径分批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国家应该标准的规定;(5)钢筋的抽样复试应符合见证取样送检的有关规定。

2、冷拉钢筋和冷拔钢丝的质量验收与检查必须符合相应规定。

(三)防水材料的质量控制

1、进场防水卷材验收的主要工作:(1)检查进场防水卷材的准用证和检测认证文件;(2)对进场防水卷材的品种、规格、包装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3)按照产品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对进场防水卷材进行抽样复试的试样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4)对进场卷材进行抽样复试,并符合有关规定;(5)按规定复试进场防水卷材的物理性能;(6)防水卷材在保存、加工、铺贴过程中,如发现老化、断裂、粘结、流淌等不正常现象,应重新检验其物理性能;(7)防水卷材的抽样复试尚应符合见证取样送检的有关规定。

2、验收合格的卷材,其保存、贮运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四)砌体结构进场材料的质量控制

1、砌筑砂浆:(1)砌筑用砂应尽量采用中砂,采用中砂拌制砂浆,既能满足和易性要求,又能节约水泥,应优先采用;(2)砌筑用砂必须过筛,不得含有草根及其他有机物等杂质,有机物等杂质如不筛除,不仅明显影响砂浆的耐久性,也会给砌筑带来困难;(3)关于含砂量,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S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小于MS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砂中如果含泥量过大,不但会增加水泥用量,还可能使砂浆的收缩值增大,耐久性降低,严重影响砌体质量。

2、砖的材质要求:(I)砌体工程所使用的砖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注明生产厂家、产品标记、批量及编号、合格证编号、实测技术性能和生产日期、检验员和承检单位签章;(2)砌体工程所使用的砖,进入施工现场应进行检验,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3)对砖进行复检时,应按出厂检查项目进行,即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强度等级和物理性能几方面。

五、预制混凝土构件和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一)混凝土预制构件进入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1、进入施工现场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验收。(1)提供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厂家,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等级;(2)进厂构件不得有影响结构性能或影响安装、使用的外观缺陷;(3)每批构件均应具有质量资格证明。每件构件上应标注生产厂家的名称或代号,同时应标注质量合格的标志;(4)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允许偏差,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规范的规定;(5)对非本地预制构件厂或生产厂的资质状况难以清查的预制构件,应从进场构件中抽样进行荷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6)预制混凝土桩的验收应按国家标准《健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

2、进场验收合格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及堆放。(1)堆放构件的场地应平整坚实,并具有排水措施,堆放构件时应使构件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空隙;(2)应根据构件的刚度及受力情况,确定构件平放或立放,并应保持其稳定;(3)重叠堆放的构件,吊环应向上,标志应向外;其堆垛高度应根据构件与垫术的承载力及堆垛的稳定性确定,各层垫木的位置应在一条垂直线上;(4)采用靠放架立放的构件,必须对称靠放和吊运,其倾斜角度应保持大于80°,构件上部宜用木块隔开。

(二)预拌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

1、施工现场使用预拌混凝土应具备下列条件:(1)道路畅通,泵车支设处地基坚实平整,有照明和水源条件;(2)具备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养护条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应设有试块标准养护室或标准养护箱,也可就近送到有资质和条件的试验单位作标准养护;(3)现场管理和制作试块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并持有经企业上级主管单位签发的试验岗位合格证;(4)使用泵送混凝土,应事先制定泵送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泵车支设位置,布管路线,浇注施工及相应的人员配备等;(5)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应有技术安全交底,并应具备混凝土工程的养护条件,特别是冬、雨期施工间应有防冻、防雨措施,要有专人负责实施。

2、预拌混凝土的验收要求。(1)应建立对混凝土质量和数量的交接验收手续。交接验收工作应在交货地点进行,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均应委派专人负责,根据发货单交接验收并签章;(2)非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浇注工艺和技术要求,比泵送混凝土的情降低;(3)使用单位应在混凝土运送到浇注地点15分钟内按规定制作试块;(4)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检测,应在交接验收前完成,混凝土坍落度应符合合同技术要求,当要求的坍落度为某一定值时,其检测结果不应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值;(5)当发现预拌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时,不得验收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廖品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罗福午,建筑工程质量缺陷事故分析及处理[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3]谢尊渊,方先和,建筑施工上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水泥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化腐朽为神奇—本土创造—水泥环保灯
水泥刨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