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及信息伦理

2009-01-05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21期
关键词:伦理学黑客伦理

魏 宁

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中,计算机、网络及信息伦理无疑占有重要的位置。首先,从横向的知识结构看,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标准中,“信息技术与社会”是课程的四大主题之一。在此部分,课标中给出的6条内容标准中就有4条与计算机、网络及信息伦理有关,即“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凡此种种,都凸现了计算机、网络及信息伦理的重要性。

其次,从纵向的课程目标看,新课程强调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之外,更要注意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而课标中对此描述为“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而言,则是明确提出了从伦理知识到自身行为的具体要求。

可见,计算机、网络及信息伦理方面的书籍应是信息技术教师必读的,以下,笔者向大家推荐几本这方面的经典著作,使老师们通过阅读来掌握处理信息技术环境中伦理问题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从而使新课程提倡的有关伦理的教学更加富有成效。

在计算机伦理方面,《计算机伦理学——计算机学中的警示与伦理困境》一书毫无疑问是经典之作。该书是澳大利亚著名计算机伦理学家福雷斯特(卒于1993年)生前最后一本著作。正如作者所说,“本书的写作目的:①讲述一些计算机给社会带来的新问题;②这些问题是如何给计算机专业人员和用户造成道德困境的。”福雷斯特认为,计算机已经被证明经常是不安全、不可靠、不可预测的。因此,计算机伦理问题的讨论是必要的,它旨在“唤醒”学生,培养他们的伦理意识,使他们具有社会关怀。虽然是一部伦理学著作,但书中还是避开了艰深的伦理学理论,用生动活泼的例证、轶闻和故事介绍了计算机犯罪、软件盗版、黑客、病毒和对隐私权的侵犯等信息社会的敏感内容,特别是作者给出的“假想案例”以及附录中加入的《美国计算机协会伦理与职业行为规范》,对我们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虽说该书是20世纪90年代的著作,但至今仍然是计算机伦理学研究的必读参考书之一。

《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是国际伦理与信息技术协会主席斯皮内洛的一部重要著作,可以作为《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一书的参考读物(参看“导读”部分)。《黑客伦理与信息时代精神》则阐述了黑客如何代表信息时代一种全新的精神气质,带给我们关于黑客的深入思考。《媒体与信息伦理学》从信息——这个当今时代最重要的财富入手,分析了在信息的生产、组织、流通等主要环节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如信息战争、黑客行为、网络与公民自由、隐私问题、知识产权等,可以看作是信息时代伦理问题的理论指南。

在经典教材方面,美国著名高校教材《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在第三版中新增加了“计算机伦理”一章,对计算机所涉及的隐私、软件所有权、滥用等伦理问题给予了关注。另外,美国学者斯班尼罗的《信息和计算机伦理案例研究》完全由基于现实情况编写的案例出发,深入探讨信息和计算机伦理的本质。书中的38个典型案例都在各种研讨会和课堂中实际应用过,是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伦理问题的极好切入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机、网络及信息伦理类的书籍中,更多地是以生动活泼的案例来介绍相关理论是如何应用的。并且在真实案例不足的情况下,作者都给出了相当数量的“假想案例”,这种以案例讨论的形式代替艰深的理论宣讲正是优秀的应用伦理学书籍的特色。对教师而言,当今的教师并不喜欢那种采用“应该如何如何”话语方式的书籍,他们更希望通过阅读来启发自己的思考,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特别是在很多问题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应用伦理学领域,笔者相信,这恰恰是教师所应采用的最佳阅读方式。

导读——[美]斯皮内洛 著《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国际伦理与信息技术协会主席斯皮内洛的著作《铁笼,还是乌托邦——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是信息技术伦理方面的经典著作,书中讨论了当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互联网上出现的伦理问题。

互联网的伦理原则

在网络空间,是否需要一套独特的法律呢?还是更多地需要伦理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呢?美国法官弗兰克•伊斯特布鲁克(Frank Easterbrook)曾经指出,正如没有必要制订“马法”(Law of Horse)一样,也没有必要制订“网络法”。

那么,当我们面对网络空间的伦理问题时,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伦理原则呢?或者说,有什么理论可以指导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吗?斯皮内洛在书中指出,“每一种理论都代表了一种有价值的视角,它们有助于我们进行批判性的道德分析,开始出现在整个互联网上的棘手的两难问题使这种道德分析成为必要。”接下来,书中介绍了三种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后果论(功利主义)、义务论、权利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理论可以为我们应付网络中棘手的问题提供一般方法。此外,书中还给出了解决伦理冲突的四大原则——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互联网的伦理问题

本书用大部分篇幅介绍了互联网在哪些方面可能产生伦理问题,并试图采用前面提及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来解决这些问题。书中展示的互联网的伦理问题包括:网络言论自由和内容控制、网络色情、网络知识产权、网络隐私、网络犯罪、网络侵入等。采用了大量的案例、讨论题以验证相关的理论。

虽然强调了伦理原则在处理网络问题时的重要作用,但是书中并没有忽视法律的作用。在每一章中都为大家介绍了相关的立法进展,并在书后附上了引用的法律案例,以备参考。

正如在第一章的前面,作者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伦理学的目的是行动,而不是知识”笔者认为,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们不仅会掌握如何处理互联网上伦理问题的原则、方法等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将以合乎伦理规范的行动约束我们在互联网上的行为,使得互联网真正以一种新的秩序服务于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

其他推荐图书:

[澳]福雷斯特,[澳]莫里森 著《计算机伦理学——计算机学中的警示与伦理困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美]斯皮内洛 著《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美]海曼 著《黑客伦理与信息时代精神》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美]鲁蒂诺,[美]格雷博什 著《媒体与信息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版.

[美]哈里斯,[美]普里查德,[美]雷宾斯 著《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版.

[美]斯班尼罗 著《信息和计算机伦理案例研究》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版.

猜你喜欢

伦理学黑客伦理
嘻哈动物帮
阅读理解两篇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黑客传说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最黑客等3则
第三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将于山东大学召开
伦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