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阅读教学的几点思索

2009-01-05王丽花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范读新课程习惯

王丽花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即“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学不能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应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其终身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加强阅读教学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我从事农村学校教育十几年,对农村学校阅读教学的现状了解颇深。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而完全忽视和抹杀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农村教师已经意识到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尝试着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演绎课文和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于是多媒体、音乐、美术相继参与教学,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但是合作探究中多数同学不发言,导致教学活动仍以教师为主体,可谓换汤不换药。

到底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一、读通课文

学习一篇课文,首要是“读”。课文如果读不通,怎么能谈得上理解感悟?在初读课文时,就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难懂的词语,进而过渡到全篇。

二、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中与文本进行对话。产生共鸣。如:

(一)激发朗读兴趣,让学生喜爱文本。在朗读指导中,教师可以设计巧妙的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很快人情入境,激发朗读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读、乐意读。如在教学《老人和鸟》时,我这样导人,出示“鸟儿落在老人肩上为老人献草莓”的课件和“老人抚摸树干安放鸟窝”的课件,激发学生情感:看到此情此景。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二)注重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文本。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必须重视教师的范读。精彩的范读,能够很快地使学生进入文本,全身心地投入课文的学习中;精彩的范读,是学生培养情感,启迪情感,激发情感的最好方式。

(三)理解中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表达出文章的特点、风格和感情,这是朗读的最高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先理解课文内容,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去感受它。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不仅靠课本还需课外读物的补充。由于农村特殊情况,家长重视教育程度不高,学习全靠老师,家长最多就是问问作业完成情况,很少给孩子买课外书。我建议班内每个学生都要买一本课外读物,然后交换阅读,这样你就拥有几十本课外书,还要积极去图书室借书。这样还不够,重点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时还要做到:

(一)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习惯。这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地基础。没有足够的识字量和对词语的理解,就谈不上阅读;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也激发不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诵读的习惯。诵读即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大量地背诵一些名篇。有助于积累材料、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培养圈、点、批注的习惯。在阅读时,边读边在文章中圈点加注,圈点自己感兴趣之处、不理解之处,加注自己的见解与心得。在阅读过程中,还可以写一些读书笔记,提高自身阅读能力。

(四)培养多角度提问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一个从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释疑的过程中获得的。而质疑是解疑的前提,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采取不同形式合作探究、虚心求教等方法得到解决。

(五)培养合理安排时间,坚持阅读的习惯。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制定阅读计划。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积累,就不可能有真正_的听说读写能力。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名言警句和精彩片段。以及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将材料储存于大脑,以便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使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实处,逐步达到“不用教师教”的理想境界。

猜你喜欢

范读新课程习惯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