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莲在江南

2008-10-17刘学刚

中学生优秀作文·中考专刊 2008年3期
关键词:柔风一叶扁舟秋声

刘学刚

莲在江南,犹如菊开东篱,是一种遥远的妩媚。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人生最幸采莲人。乘一叶扁舟,载一船清香,携一帆柔风,低眉抬眼之间,望不尽白云碧水、绿叶红莲。此花端合在瑶池,人间能得几回现?唯有江南,唯有水光潋滟的江南,烟雨空濛的江南,才能滋养出这般绝世的红颜。有花堪折直须折,莫留残荷听秋声。

站在北方的池塘边遥望江南,那该是十分荷叶五分花的清丽意境吧。叶是粉墙黛瓦,花是款步而行明明朗朗的江南女子。所有的江南女子都叫莲花。莲花在青山上采茶,莲花在碧水边浣衣,莲花在园林里扑蝶。她们的清眸如水她们的黛眉如烟。她们有的叫小荷,有的叫芙蓉,有的叫菡萏,腰肢轻摆,袅袅娜娜娉娉婷婷在水乡江南,她们都是朵朵含笑出水的莲。

徜徉在诗词歌赋的古典里,很古色古香地触摸莲花,我阅读的手指如呼吸梳过美女的云鬓,是一种麻酥酥绵软软微颤颤的感觉,眼睛被一些些嫩藕鲜荷润泽着,不由得湿润润亮闪闪清澈澈了。此刻,莲花就在我的掌心。楚腰纤细,莺歌婉转,吴娃双舞醉芙蓉。古典的莲花,简直就是美丽温柔娇艳的代名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古典的莲花,象征着端庄静美优雅高贵的东方神韵。少年会老,岁岁年年,莲花依然是最初的容颜,如初恋,清纯依旧颜色不改。既然今生注定不是蛟龙,何不做游鱼一尾,去嬉戏莲叶间,摇落满天的星星成晨露,一开口就是一些莹澈的话语。池面风来波艳艳,波间露下叶田田。在水的透明中,轻揽莲花的腰肢,再也不让多愁善感的姑娘撑着碧罗伞,独自在雨季里哀怨又彷徨,鱼是幸福的。在诗词的长河中,撑一支长篙,向莲花更花处漫溯,眼睛是快乐的。

北方杯水难以邀莲。江南多水,多以莲为芳名的女子,羞答答娇滴滴水灵灵在江南的夏天开放,默默又脉脉、幽幽又悠悠地飘着清香。选择夏天,去江南采莲,这于信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北方,是不是一种行为的背叛?我觉得在柔婉可人芳香醉人色彩迷人的莲花面前,勇敢地吐露真诚,是一种忠实生活、回归自我、从心灵出发抵达心灵的率真表现。爱写在诗笺上,却埋在面具里,到了中年,再去做个采莲人,却要跨过一座长长的廊桥。那是横亘在红尘与理想之间的一座奈何桥啊,等在季节里的容颜也只能如莲花般的开落,红衰翠减。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就在夏天,就在今年,打点心情,架起小船,去江南采莲。■

赏析

文章仅用900余字,就尽得江南风景的流动与神韵,把江南的柔媚与朦胧印染得入木三分。优雅古典的文辞,如古老的水墨画的痕迹;简约的结构、灵动的文笔和美妙的想象,如水般浸染开来,那些颜色、线条、深浅、明暗便全都活了起来。

阅读演练

1.“乘一叶扁舟,载一船清香,携一帆柔风”一句中的“船”和“帆”用得很妙,请作简要赏析。

2.文章第二段写“有花堪折直须折,莫留残荷听秋声”,其中“有花堪折直须折”化用了唐诗《金缕衣》中的“_________”,原诗下句为“莫待无花空折枝”;“莫留残荷听秋声”,则是对李商隐名句“_________”的活用。

3.第四段写“我阅读的手指如呼吸梳过美女的云鬓,是一种麻酥酥绵软软微颤颤的感觉,眼睛被一些些嫩藕鲜荷润泽着,不由得湿润润亮闪闪清澈澈了”,本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4.“选择夏天,去江南采莲,这于信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北方,是不是一种行为的背叛”?作者是怎样认为的?

5.“……却要跨过一座长长的廊桥”中的“长长的廊桥”有哪些含义?

参考答案

1.这两个量词顺着“乘一叶扁舟”而来,把原本无形的清香、柔风具体化、形象化,洋溢着一种喜悦之情。 2.花开堪折直须折/留得残荷听雨声 3.巧用叠词“麻酥酥绵软软微颤颤”和“湿润润亮闪闪清澈澈”,既增强了韵律美,又传神地表现出阅读有关莲花的古典诗词时微妙而幸福的感觉。 4.作者认为,勇敢地吐露真诚、吐露爱意、追求理想,是忠实生活、回归自我、从心灵出发抵达心灵的率真表现。5.直接含义是指由年轻时到中年的一段时间距离,深层含义则指现实生活与理想境界之间的距离。

(拟题 唐惠忠)

猜你喜欢

柔风一叶扁舟秋声
午睡
醉 春
心 境
春回大地
秋声
驾扁舟
冷月无声
与春天签约
一叶仙踪
给我一个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