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明家的好奇心

2008-10-15薛福连

关键词:化学家糖类学说

薛福连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俄罗斯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也说过类似的话:“有了好奇心,才有可能发现原先在视野之外的东西.”在科学界,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

申拜对“污染”纤维的好奇,导致“无烟火药”的发明

瑞士化学家申拜对纤维特别感兴趣,一心思索着对天然纤维的改进.为求得安静,他偷偷地进行实验,岂料有一天他的爱妻蓦然闯入,申拜一时手足无措,碰翻了桌上的两瓶强酸——硫酸和硝酸,高浓度的酸流渗入纤维中,“污染”了纤维.后来他又好奇地进行清洗、干燥,不料这些纤维竟又自动爆炸.“污染”纤维的爆炸,更引发他的好奇,经苦苦求索,细细分析,他终于在1846年意外地发明了无烟火药.

贝尔泰洛对“狗”的好奇,导致肝脏特殊功能的发现

1828年,德国化学家武勒将氰酸铵加热,转变为尿素,破天荒地填平了无机界与有机界的鸿沟,推翻了“生命力论”.1845年,德国化学家柯尔合成了醋酸,“生命力论”更是江河日下.1854年,法国生物化学家贝尔泰洛合成了脂肪.1861年,俄国化学家合成了糖类.“生命力论”已毫无生命力了.

18世纪下半叶,科学家误认为动物体中的有机物只能从植物中获取.好奇心很强的贝尔泰洛对“狗”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用高糖类食物喂一组狗,用低糖和无糖食物喂另一组狗.他从这些狗的肝脏中取出血液化验,发现含糖量均很高.头脑机敏的贝尔泰洛经分析后认为:动物的肝脏极有可能将非糖类转化为糖类.紧接着他又进行了一系列严密的实验,确证动物的肝脏具有“造糖”的特殊功能,打破了动物只能摄取植物中的糖类再进而分解的传统观念.

罗蒙诺索夫对“空气”的好奇,导致“燃烧学说”的建立

1772年,瑞典科学家舍勒发现和制取了氧气.翌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也独立制得了氧气.由于他们头脑中“燃素说”牢固地占据着地盘,因而不可能提出“燃烧学说”.还有英国的波义尔虽然进行了金属燃烧的实验,发现金属燃烧后,其重量明显增加了,但他出于对“燃素说”的信仰,误认为“燃素”透过玻璃容器与之化合所致,因此也不可能推翻“燃素说”,建立“氧化说”.

俄罗斯学者罗蒙诺索夫,也做了跟波义尔相类似的实验.他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发现实验反应前后重量不变,从而推翻了“燃素学说”,建立了“氧化学说”,提出“质量不灭定律”.罗蒙诺索夫敲响了旧传统的丧钟,摒弃了当时极为流行的“燃素学说”.这主要是因为他能精细地进行化学实验,不让空气进入燃烧后的密闭容器中.稍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同样通过精密实验,得出跟罗蒙诺索夫一致的结论.在铁的事实面前,“燃素学说”的谬误暴露无遗,遂为科学家唾弃.

(摘自《科学24小时》)

猜你喜欢

化学家糖类学说
王充痴迷读书
“糖门”大起底
“主食”应多吃还是少吃
学问与学说
为什么霜降之后的青菜比较好吃
学说英语
立志终成化学家
化学中的牛顿
“化学家”大额蟹
呵斥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