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08-10-10代小艳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8期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创新教育

【摘要】语文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主要包括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教学手段的丰富多彩;教学观念的日新月异。总之,只要教师的教法创新,手段创新,观念创新,营造一个充满创新的氛围,学生就能创新,敢创新,会创新,善创新。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教育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观念

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创新,这里所说的创新,是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那么,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就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是我的一点拙见。

一、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儒家“言必称师”、“师道尊严”已经成为我们的教育传统,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说什么是什么,这样教师就成了注射器,学生成了接收器,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教师说得头头是道,而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方面的训练却显得苍白无力,教师一时是口舌快活,学生则是“雾里看花”。所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改变这种传统教育的法宝。

1.教授课文时,要求学生先熟读课文,然后写出课文内容的主题词。

2.分析课文后,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最有感触的地方,并写出自已的点滴看法,与同学互相交流。

3.每学完一课,设置启发思维的题目,如: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不同意见?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在《谈骨气》一文中,授课完毕后,我这样问学生:你对有“骨气”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我们怎样做一个有骨气的人?从现实生活中举出一些有骨气的人的例子。

4.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让同学之间互相出题并做出回答,主要是自已查找资料,考查其他同学。也可由老师设计题目,由知道的同学回答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

5.记笔记时,只要求记住关键词,其余内容课下自己想象补充。

通过以上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这样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就会大放异彩。

二、教学手段丰富多彩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动力和方向盘,只有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而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可以把静态、枯燥、难懂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营造一个动感课堂,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形象具体、生动直观,给学生视、听等感官以更大的冲击和吸引,激发他们的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将知识点以不同的动态形式组合、呈现,增强动感,有意识地创设学生学习的情趣,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吸引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打开了通道,达到“乐中学、学中得”的目的,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创新,以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让学生爱创新、乐创新,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三、教学观念与时俱进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完全束缚学生的思维。因此应转变这种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问,多发现),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

1.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

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不禁有些后怕,他们已经习惯教师代劳一切,尤其是理解性的问题,总怕与老师答案不一致,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直线下降。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是有不同答案的。就拿分段来说,你思考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层次关系就不一样,只要有一定的道理,合乎逻辑就是正确的。在《春》的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眼中的春是什么样子的?大家七嘴八舌,纷纷发言,先后说出了几十种答案,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样的发散性思维中已或多或少地渗入了创造性阅读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能力。

2.在语文教学中有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语文课本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愚公移山》是一种人性美,《敬业与乐业》是一种社会美等,从而提高学生美的创造能力。

3.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注生命,就是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个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孩子的精神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教师的崇高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所以语文教师,要用丰富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应变的智慧,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构建民主的课堂,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只有在民主的课堂上,才会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谱写出诗意的旋律。首先,民主的课堂是相互尊重的课堂,包括师生间、学生间的尊重。其次,民主的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课堂。教师应当认识到相对于文本,教师与学生同样是解读过程的参与者,这是民主语文和人文语文理念的体现。在此观念的指导下,教师才能与学生平等对话、平行交谈、真诚沟通、民主协商,直至共同成长。这种平等对话,也是师生双方精神、情感、生命的对话,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启迪。这种平等对话才能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语文活动

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实了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事物的判断力和语文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有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所缺乏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语文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但只要教师的教法创新、手段创新、观念创新,营造出一个充满创新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的学生就能创新,敢创新,会创新,善创新。

★作者简介:代小艳,河北省唐山市迁安丁官营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创新教育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