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情绪管理方案

2008-09-27李国鹏

亲子 2008年9期
关键词:牛牛佳佳宝宝

胡 静 李国鹏

策划本刊编辑部

不良情绪是宝宝发展过程中的即时信号,如害羞、退缩、暴躁、人来疯、焦虑甚至儿童早期抑郁,这意味着心理发展受到了暂时的障碍。只有正确识别和分析不良情绪的信号,你才能发现情绪背后宝宝存在的问题。

2~6岁期间,宝宝正处于自我飞跃发展前的积淀和酝酿阶段,阶段,同时,语言和思维都在经历快速发展。这个时期的宝宝很有特点,表现出丰富的情绪体验,你能从这些情绪背后看到原因,了解宝宝吗?

害羞社会退缩

“牛牛,来,叫阿姨。”妈妈带着牛牛在路上遇到了同事,就让牛牛上前打个招呼,这时牛牛早就躲在了妈妈身后。张阿姨见到可爱的牛牛,蹲下身来,想跟他说说话。谁知牛牛的小脸已经涨得通红,一动不动地望着脚下。妈妈有些过意不去,催促牛牛快叫张阿姨,谁知牛牛竟大哭起来。妈妈有些尴尬,只得寒暄着结束了这次见面。

如此情景时常出现,对于陌生人的问候,牛牛一向表现得很拘谨,反应比一般认生的宝宝还要强烈,常常会憋红了小脸,泪水涟涟。这样的情绪过一阵才会缓缓消解。

牛牛在幼儿园也很少说话,小朋友玩的时候他总是在一旁看,很少主动参加活动,有时老师鼓励他参与集体活动,他会表现出抗拒和不情愿。久而久之,牛牛成了班里最“乖”的宝宝。

专家分析

害羞的宝宝倾向逃避社交场合,很少主动与人交往,通常会神经过敏、疑惑不安、孤单,沮丧及难交朋友,他们的确需要帮助。害羞可能会变成严重的问题,因为会阻碍宝宝交朋友、有碍学习和自尊心的成长,也减低心理适应的能力。

害羞是这样形成

遗传因素

婴儿期就明显看到宝宝比较敏感,而遗传是导致害羞的间接而非决定性的因素。还没有证据证明,较为敏感的婴儿长大后会否变得更害羞。

受自卑影响

自卑是逐渐造成退缩的一大原因。宝宝没有得到及时的正向强化,对自己的形体,动作及一些坏习惯羞愧不满,或者受到批评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开解,以至试图隐藏自己的软弱、畏缩而不与人相处。这些宝宝往往缺乏自信心,怕在人群中表露自己。

人际交往经验缺失

由于家庭原因,在孤立,隔离或拘束的环境中成长,缺乏亲情和关爱,因而宝宝很怕与别人接触,以致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造成社会经验的不足。人际交往经验的不足和社会经验的缺乏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社会退缩。

暗示作用

宝宝只是表现得不活跃,但若你常常在公开场合说他害羞,久而久之,他真的变成一个畏缩害羞的宝宝。

管理方案

许多过分害羞的宝宝,往往过分依赖父母

这种不健康的依赖往往是父母的忽视和粗暴造成的。缺乏情感关注,粗心大意或者不讲原则的拒绝,都会诱发宝宝的依赖行为。

不少父母有过度保护的倾向,尤其是老人,更容易对宝宝过度保护

要让宝宝走出害羞和退缩的困扰,你必须懂得收放自如。例如,如果宝宝一开始不愿意去幼儿园,你可以到幼儿园陪伴他一段时间,随着宝宝的慢慢适应,你逐渐减少陪同时间,帮他度过退缩反应的初期,这对于宝宝人际交往能力的建立事半功倍。

鼓励宝宝与外界建立信任的安全关系

这是消除宝宝的怯懦和对陌生恐惧的最好方法。你要及时奖励或者称赞宝宝,强化、促进他的信任感。建立信任,有助于宝宝克服对不确定性事物的焦虑。宝宝在与你们的交流中学会建立信任关系,才能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学会信任,反之,宝宝很难信任他人,就会造成社会交往的退缩,表现出害羞和害怕交流。

增加宝宝的社交机会

宝宝对陌生人交流的退缩和焦虑,主要是由于社交机会的缺乏,与人交流的经验少,当然会显得局促和退缩。有效方法是让宝宝与有同龄小伙伴建立稳定的交流关系,如定期给宝宝们创造活动或游戏的机会,让宝宝在比较安全稳定的环境中,练习交往和表达个人观点。在此期间,特别注意避免创设竞争性的环境,这种环境有可能适得其反地使宝宝在不愉快的体验中更加退缩。多让宝宝经历被接纳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样成功的交往经历可以迁移到他在社交环境中,改善害羞和退缩表现。

人来疯逆反

“飞飞,你从沙发上下来!”妈妈有些压抑不住自己的怒气,家里来了客人,两个朋友带着自己宝宝在飞飞家聚会。三个家庭常常组织这样的活动。其他两个宝宝很乖,只有飞飞上窜下跳,扰得大人们不能好好聊天,飞飞看到妈妈有点生气,好像更兴奋了,不让上沙发,偏上得更高,跳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折腾得满头大汗爸爸妈妈又气又无可奈何。

平时飞飞倒是比较听话,可是每次家里来客人或者出去吃饭,飞飞总是表现得很淘气,越不让做的事越要做,仿佛越是人多就越是闹。

3岁的飞飞在幼儿里也总是爱在班级活动的时候捣乱,惹得周围的小朋友都闹起来,老师为些特恼他。飞飞成了幼儿园公认的调皮捣蛋鬼,但是他不以为然,好像习惯了老师和爸爸妈妈说自己是人来疯。

专家分析

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在2~7岁年龄段,宝宝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主客体意识,但对自我的认识水平还有限,还没有完全摆脱自我中心的特点,通常要通过成人(他认为代表权威的个体)的评价来定位自我。宝宝注重他人的评价,相对忽略他人的需求,经常会用不安分的表现来引起他人的注意。同时,由于神经系统的抑制功能尚没有完全发育,稍加刺激,宝宝就容易兴奋,一兴奋就很难平复。这些是“人来疯”出现的基础。当大人开始讨论自己以外的话题的时候,宝宝会感到自己受到的关注减少了,加之前面的兴奋还没有平复,就会以能引起大人关注的行为,如吵闹、淘气等来吸引注意。自我中心的特点使宝宝很难像成人那样体谅他人的要求,而只关注自己的需要。

从外部环境诱因来说

在家中,宝宝是关注的中心。家里来了客人,也喜欢逗逗宝宝,或看他表演节目,在这种互动中,宝宝受到关注,于是就“疯”了起来,贪婪地享受这被肯定被赞许的场景。一旦成人要转换话题时,宝宝还无法很快从这种满足中转换过来,就出现了像飞飞这样的“人来疯”。

如果宝宝的行为习惯比较差,尊重客人的意识就会比较弱。聪明的宝宝能感觉到,只要有客人在,爸爸妈妈就不会严厉地训斥自己,犹如得到了尚方宝剑,宝宝更加放肆。

管理方案

人来疯现象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行为表现,是宝宝生长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表现。人来疯的宝宝有其优势,有研究认为人来疯的儿童比较聪明,懂得如何引起他人的注意,捕捉微妙的互动关系,善于表现自我,善于学习,善于了解自己不懂的东西。只要加以合理引导,宝宝可以在人多的场合恰当地表现自己。

“人来疯”的行为表现和宝宝自身的气质类型、家庭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例如,对于表现欲望比较强的宝

宝,应当创设让他能够表现和自我满足的情景,及时地给予正向的评价,让宝宝的自我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同时教育他应当怎样对待客人,哪些行为是礼貌和被赞许的,哪些行为是令人讨厌的。

你还要剖析自己的教养态度,即时纠正不正确的方式。例如,在溺爱+放任+粗暴型的家庭中,教养方式往往反复无常,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原则。不要你高兴的时候对宝宝百依百顺,不高兴的时候就对他严厉训斥。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宝宝,往往学会了察言观色,利用外人在场父母不好发火的“潜规则”来大闹一场。

即使平时就加强了对宝宝行为表现的训练和教育,也难保在有客人时宝宝不出现人来疯的苗头。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加以巧妙化解,就能教育宝宝在有客人在的时候用上平日所学的接人待物的知识。

适当暗示法

客人来了后,正式将宝宝介绍给客人,并且当面称赞他:“飞飞很听话懂事,大人说话办事的时候,他会自己玩的。”“大家都喜欢听话的宝宝,听话的宝宝都是自己安静地玩自己的玩具。”

缓冲法

对于表现欲比较强的宝宝,可以在家庭聚会或者客人在场的合适时间,安排他为大家表演节目。表演结束后,立即称赞他,然后明确地告诉他,现在大人要开始大人之间的交谈,宝宝可以玩自己的玩具或者游戏了。这种方法能让宝宝的表现欲望得到释放,又能适当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责任分摊法

委托宝宝担任今天家里的小主人,帮助妈妈爸爸一起招待客人。宝宝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会自觉地使用主人的身份。这种身份的设置类似一个游戏,宝宝很有兴趣接受,能起到比较好的约束和引导作用。

强化法

客人走后,对宝宝的表现给出即时的反馈,以强化和保持良好的行为,消退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转移法

在宝宝比较兴奋、难以控制局面的时候,转移他的兴奋点,比如给宝宝放他喜欢看的动画片,避免原来的兴奋情绪过分扩张。

小贴士

在这些努力的过程中,要避免当面训斥宝宝,如果宝宝提出过分要求,也要秉承原则,采用沟通的态度和方式,和宝宝商量和讨论。

坏脾气焦虑情绪的引导释放

2岁半的佳佳聪明、漂亮、乖巧,每天上幼儿园都是奶奶接送。

不过,自从奶奶去世后,佳佳就像变了一个人,常常发脾气,无端哭闹,爸爸妈妈有时拿她没办法,只能任她哭闹。以前活泼可爱的小乖乖变成了一个暴戾的小公主。有一次,妈妈说饭前要洗手,佳佳偏闹着不洗。妈妈再坚持,她就索性哇哇大哭。

小佳佳为什么会动不动就大发脾气?看着哭闹的佳佳小脸憋得通经,爸爸妈妈又担心又无奈。

专家分析

经过测定和判断,佳佳并没有精神上的问题,只是由于朝夕相处的奶奶去世了,使她失去了依赖的亲人,打破了原来的生活规律,缺少了原有的关注和照顾,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分离焦虑情绪。发脾气和哭闹是她不安焦虑情绪的发泄,也是在寻求新的依赖。

佳佳的种种行为表现与这个年龄的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有关。3岁左右被称为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宝宝开始有了“我”的意识,感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有了按自己意愿行事的要求,在行为上,这种意识的发展表现为急躁、不听从,反感外在的限制和干涉。

另外,佳佳现在的骄横与平时家人在教养过程中过于迁就她也有关系。

坏脾气的源头在哪里?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脾气?这是很多妈妈遇到的问题。宝宝为什么发脾气?情绪和苦恼的背后宝宝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妈妈该怎样去引导?

如果宝宝的脾气大了,如案例中那样明显的情绪变化,你可以从6个方面对可能存在的原因做一个简单的筛查:

过于溺爱

这种状况多半出现在老人带宝宝的家庭里。如果你爱得过分,对宝宝有求必应,他就会用哭闹达成他的需求,久而久之,渐渐养成暴躁的性格。

营养问题

饮食中,有一些食物会引起宝宝的敏感反应,如巧克力等多糖食品。

家庭问题

如案例中的小佳佳,由于家庭主要成员发生了变故,宝宝原有的安全感受到挑战,造成心理上不平衡。如今,离异家庭中的儿童也常常面临这样的问题。

疲劳使人发怒

如果宝宝在短时间内睡眠不足或疲劳过度,会出现急躁易怒的表现。

挫折感

当宝宝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失败情绪无法释放时,会对自己产生无能感,进而产生愤怒的情绪。无法表达内心世界和情绪,会使宝宝感到沮丧和愤怒。

父母的坏榜样

人们常说,小宝宝有样学样。你很容易发怒,或者用哭闹的方式发泄情绪,这些都会被一旁的宝宝习得。

管理方案

在分析了宝宝爱发脾气的原因后,可以有针对性地从如下几方面去改善,逐渐改变宝宝的急躁脾气。

用更多的时间关注但不溺爱宝宝

不要因为关心和爱护宝宝不够,就更加溺爱他。实际上,面对脾气急躁的宝宝,应该更多地去关注他,多与他沟通,了解他的想法。这个互动过程是帮助宝宝改善的关键。

积极反馈

当宝宝对你提出要求或者问题时,即时给予他反馈,对或者错,可以或者不可以,让宝宝感觉到,你在关注他,他很安全。同时教会宝宝提问的方式和规则,让他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

学会冷处理

在宝宝发脾气或者苦恼的时候,你如果一味地迁就,他就会将发脾气和达成自己需求之间建立联系,以为只要一发火,你就会答应他的要求。这样的交流模式一旦稳定地形成,意味着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宝宝也会沿袭这个模式。这对人际关系的建立是极具危害性的。

按照心理学的原理,面对宝宝的无理哭闹和情绪时,你该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不让他在发脾气和愿望达成之间建立起联系

介绍几种冷处理的方法,供妈妈们参考

忽视

宝宝发脾气如果是为了引起注意,你最好忽视他的脾气,置之不理,因为在气头上,情绪很难很快好转。忽视的策略是在给宝宝传达一个信息:发脾气没用。

离开现场

宝宝无理取闹时,你只需转身走开,假装无视他的表现。这个时候如果你表现出关注和迁就,宝宝仿佛得到了鼓励而闹得更凶。

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劝说,不一味冷落宝宝

冷处理是有限度的,一点点劝说,相当于给发脾气没有得逞的宝宝一个台阶下,帮助他缓解一些受挫感。

不追究原则

宝宝脾气发完了,你就不要再提起,好像刚才什么也没发生过。如果事后追究事情原委,反而会形成一种强化。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爸爸妈妈一定要以身作则。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合理的方式发泄情绪,要知道,这些细微的模式都会出现在宝宝身上。

不搭理人自闭倾向早期辨别

小彤彤马上就满3岁了,可他并没有如家人预期的那样给大家带来欢乐,反而越亲越显现出一些奇怪,令家人有些担忧。

小彤彤是在家人的百般呵护下出生和长大的,哭闹的时间比较少,看上去很“安静”,你很难从他的身上

体会到逗弄婴儿的快乐,襁褓里的彤彤似乎对大人的语言和表情没有常见的好奇或者反应,总是“爱理不理”的,也不像其他新生儿一样对图案、色彩等感兴趣,想要追逐。一天天过去,彤彤的身体长得很好,只是越长大,彤彤与与其他宝宝间的差异就越发明明显,除了对家人的反应比较迟钝外,到了学习语言年龄的彤彤同样对言语刺激也没有什么反应,常常是大众唠唠叨叨半天,不见他有反馈,更别提要他开口自己讲话了。快到两岁时,还只是偶尔有单个的词儿从嘴里迸出来。家人还发现,与彤彤的交流很困难,有时甚至连眼神都很能和他有“互动”彤彤好像并不能感觉到家人在关注他。

专家分析

案例中彤彤的年龄和表现,让人担忧地想到时下比较热门的一个词——自闭儿童。其实准确地讲,婴儿期出现自闭的某些症状只能看成是早期的自闭倾向,是否真的会发展成自闭症还是个未知数,爸爸妈妈该做的是加强训练和注意辨识,而不是过早地陷入“绝望”。

儿童自闭症(或称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是来自多种原因的障碍症。

如何及早辨识宝宝是否有这些发育障碍呢?通过以下细节你可以观察宝宝:

被注视的时候丝毫没有眼神的回应;

被叫名字时没有反应;

很难被逗笑;

大多数时候喜欢独处;

一些方面显现出与年龄不一致的超速发展;

对一些特殊的声音或物体出奇地感兴趣;

到一周岁还不会发声;

到一岁半还不会用手势表达一些简单含义;

到两周岁还不会说简短的句子;

学习技能或者知识非常慢,并且很难保持。

管理方案

在婴幼儿早期(0~2岁),自闭倾向不一定会真正导致自闭症,可能仅仅是大脑皮层发育阶段的一种不完善表现,可以随着发育的进行而消失,同时良好的亲子互动和教养方式,如及时关注并回应宝宝的哭闹,欢笑等心理需求,也是帮助宝宝迈好人生第一步的重要内容。

一旦发现宝宝出现上述某些症状,就应及早注意辨识,适当时候求助心理医生协助,同时对于知识技能的训练、语言的训练等都加大耐心和时间,寻找更适合宝宝接受的方式,而不是你“想当然”的方式,帮助宝宝度过特定的发育时期,不至于因为大意将自闭倾向“造就”成自闭症。

对于自闭症患儿,早期发现,早期疗育,可以弥补其先天学习能力缺陷,减少他的不适应,破坏性行为出现,使他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目前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采用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为辅的办法。

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遵循三个原则:

对宝宝的行为宽容和理解;

对异常行为的改变和变更;

对特别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

训练以家庭为中心,特别注意爸爸妈妈的作用,做到坚持性和长期性。

人们温和而宽容地将自闭症儿童称为“星星的宝宝”,认为他们是坠入凡间的天使,仍然安静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正是平和、宽容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训练与爱,才能让这些“安静的天使”稍稍适应人间的一切,

猜你喜欢

牛牛佳佳宝宝
欢乐的歌
可笑的牛牛
南瓜灯
我的校园
选择
家乡的变化
顽皮的牛牛
BABYPIG/宝宝猪 BXS—212
牛牛的耳朵
可爱宝宝超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