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创新思维融入作文教学

2008-08-25张占新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警句兔子作文

张占新

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因此,在作文时,我们要有目的地进行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逆向思维的训练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某个问题的认识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例如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的哲理性,旷日持久,人们习以为常后,往往产生一种“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但不少成语警句往往是就某一点,某一角度而言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思维角度的不同,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名言警句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

例如,一名学生用“龟兔赛跑”这一古老的题材进行写作时,就对赞美乌龟提出了质疑,认为兔子睡觉虽有错误,但也情有可原。为什么让兔子和能力与它相差极大的乌龟赛跑?这实质上是压抑了兔子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又如古语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经过进一步思考提出“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要讲究一点讲话艺术”,才会使人乐于接受,最终听取你的意见。还如,“眼高手低”“班门弄斧”“近朱者赤”等等。

总之,创新思维的精髓就在于打破思维定势,标新立异,平时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训练,这样,对于写出创新作文是一条有效途径。

二、发散思维的训练

任何事物都有着多方面的属性,就拿人们最简单的哭和笑来说,哭和笑本是痛苦和欢愉的表现,但有时哭却是笑,笑却是哭,不是有“出嫁女子哭是笑,落第秀才笑是哭”之说吗?再比如,对于某事某人,我们可以歌颂其“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也可以嘲弄其作茧

自缚的愚蠢,因为我们遇事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维,而不能一条路走到黑。这就是创新思维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

可设计如下练习:以《雪》为题,运用发散思维,写出至少三个不同的立意。教师可准备如下答案:A.雪是快乐的,它预兆着丰收。B.雪是肮脏的,它掩盖了人世间的一切。C.赞美雪的洁白无瑕,一尘不染。D.批评雪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雪压冰封,千山枯寂万物萧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认识到客观事物有着多方面的属性,不同的写作主体由于经历、认识、素质、修养的不同,而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有差异。同样面对春景,有人高歌“春色满园关不住”,也有人低吟“流水落花春去也”;同样面对秋景,有人看到的是“秋天万里净,山暮澄江空”的明丽,有人却只见“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婉。所以,指导学生看问题时,要考虑多种因素,想象各种可能,甚至包括某些人以为可笑的想法,而发散思维的过程,就是发现事物的新领域,新因素的过程,就是创新过程。

三、聚合性思维的训练

在作文素材和文章主题之间普遍隐含着这样一种相关性,即绝大部分的作文素材(或题材)并不独立存在,经过巧妙的加工和提炼,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为同一主题服务。作文的“普遍联系原理”体现了聚合性思维的优势,将极大地拓展所有作文素材的运用价值。聚合思维

的关键是找到素材与主题之间的契合点,需要发挥大胆的联想和创意。

教师进行训练时可选择若干不相关的素材,指定一个或多个作文主题,要求学生运用作文的“普遍联系原理”进行聚合性思维训练。

例如,当以“珍爱大自然”为主题时,下列素材似乎“风马牛不相及”——“月球上的科学探测”、“衬衫盒子”、“计划生育的国策”、“电脑”等。然而,学生经过思维上的“普遍联系”,欣喜地发现了它们与主题之间的“密切”联系:“月球上的沙漠化环境——如果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破坏毫无节制,将是未来地球的生动写照。”、“衬衫盒年耗大树168万棵,使我国本来稀缺的森林生态雪上加霜。”、“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不实现计划生育,博大的大自然也无法忍受人类的自私自利。”“电脑信息化技术带来无纸化作业和无污染行业,可谓是大自然的福音。”这些联系,都将可能成为文章的创新之处。同样的素材,变换不同的主题后,运用“普遍联系原理”的技巧,再次进行训练,进行创新。

(作者单位:河北廊坊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警句兔子作文
所有鲜花都是警句
兔子
守株待兔
想飞的兔子
可爱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