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绿色作文”

2008-08-25王玉静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接龙乌龟个性化

王玉静

“绿色作文”是一种自然的,情不自禁的感悟和习作,是把精神生命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作文教学充满勃勃生机,让学生的情思从笔尖自然流淌。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创作绿色作文呢?我认为情趣为先,生活为本,个性表达为的可以达到。

一、情趣为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是写作的先决条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是从以下三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

1.自主命题激发写作兴趣。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与学生的思路不一致。这样,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脑里,作文时就会无从着手。为此应让学生参与命题,给学生写作的自主权,写他们自己想写的,自己有兴趣的,感触比较深的,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展示才华的都可以写,尤其鼓励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喜好来说明自己想说的话。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真实性可言。

2.以自主阅读激发写作兴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胸有成竹,才能画出栩栩如生的竹子。胸无点墨,要想写出具体、生动、形象、感情真挚的文章谈何容易。于是,我深深意识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首先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读自己的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这是一条最朴素而又最有效的方法。语文课上,我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自我感受。课后,从学生阅读的可行性出发,推荐、指导他们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鲁滨逊漂流记》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

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在《爱的生活》中这样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通过自由的读书,学生的知识经验扩大了,知识面扩展了,认识改变了,感情升华了,方法迁移了,作文水平也提高了。然而,我又发现有些学生虽然也读了很多书,却看不到他们作文水平有明显的长进。仔细分析,原因在于读书没有得到真正的“内化”。于是,我又让学生养成搜集、整理资料的好习惯。每天读一篇文章,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为了督促学生多读,多记,更为了让学生相互学习,每天的语文课上进行读书笔记交流。通过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主动读书、主动积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3.作文接龙增加写作兴趣。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标准》大力推进、积极倡导的新型学习方法。把这一新颖方法运用到习作教学的实践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做法是设计系列接龙作文,积极引导学生集体合作,自主习作。比如续写《皇帝的新装》,一人一篇,一天一人,依次循环(如有兴趣,一天也可多人多篇);指导学生写班级接龙日记、接龙写每日新闻、接龙写系列观察实验、接龙写家庭趣事等等。在习作中,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和习作方式(体裁),也可几人讨论合作后由一人“主编”;学生还可以写自己心中的小秘密,写自己独特的新体验……总之,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五彩斑斓的各种媒体,缤纷多姿的网上信息等等,都可以写入接龙作文中。这种练习,要紧的不是探究习作的结果,而是引导学生在接龙习作的过程中的享受乐趣、体验情趣,以打造更多更长的兴趣链。

综上所述,习作有路趣为径,学海无崖乐作舟。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去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体验习作的情趣,享受习作的乐趣。

二、生活为本——和作文一起生活

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走入生活,寻找生活的任何一件事或一个理,共同体验,展示写作从生活到文章的制作过程,让作文与生活融为一体。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作文。让生活中美的内容、美的形象、美的形式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一幅幅美的画卷,当生活中的这些美触动他们敏感多情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时,语言的激流就会宣泄出来。

三、个性表达为的——和作文一起思考

在作文中应该积极张扬学生的个性。大力倡导学生在习作中体现独特的想象,体现心灵的个性。巧妙地历练悟性,使学生心动;训练文采,使学生笔动;引导落实,使学生行动。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让学生在感受生活层面上“出而观之”,进行审美判断之后,就自然地进入了写作过程的第三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充分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审美兴趣的情境之后,就应该引导、启发学生独立的想象和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良好的行为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并作出理解性的情感评价。例如有几名初一的学生写过观察两只小乌龟的文章。有的同学写小乌龟的外貌,“一个脑袋、四条腿、一根小尾巴”,有的同学就抓住了小乌龟的特征,写“它的脖子能伸能缩、一害怕头就缩到壳里面”,还有的同学通过比较,观察到两只乌龟的不同之处,颜色、长相、胆量,等等地方的不同之处来写两只小乌龟各自的特征。观察以后,此时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要把思路仅仅停留在小乌龟的表面现象上。而是要学生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很好地发挥思考的作用。比如,有的同学说:小乌龟的壳是绿色的,“假如有一群小乌龟聚在一起,看起来就是一块草坪”,从一只想到一群,就是想象;有的同学从两只小乌龟有差别这一点,想到“人与人差别不就更大了吗”;还有人从两只小乌龟和睦相处想到有的人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连动物都不如”,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深化。这样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或者增加了语言的风采,或者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学生在作文中说了自己想说的话,写了自己想写的内容。个性化思维,个性化语言,个性化的想象,个性化的表达,个性化的情感活动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绿色作文,客观上有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主观上有点石成金的感悟启迪。绿色作文,有效激活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灵性,提高学生的兴趣。绿色作文,必将迎来学生写作的春天。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市第四十九中学)

猜你喜欢

接龙乌龟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词语接龙
词语接龙
乌龟
同桌宝贝
和乌龟赛跑
成语接龙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