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作文中运用幽默

2008-08-25张素卿

21世纪中学生作文·综合版 2008年3期
关键词:学生证食堂作文

张素卿

一提起作文,大部分学生便开始犯“头疼病”,没办法,硬着头皮写吧,老师那一关总是要过的。这样的作文,别说创新了,恐怕出彩的语句也少之又少了,其实,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诙谐幽默的方法。在写作中,或辛辣地嘲讽一下,或无奈地荒唐一回,或机智地调侃一顿,这些“搞笑”都为读者所喜闻乐见。

幽默的笔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故弄玄虚,卖一回关子

故意编一个逻辑上的“扣”,套读者一下,导演出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意想不到”来。如以下的短信:有一伙人在四处打听你,还说逮住你不会轻饶你,他们一个叫财神,一个叫顺利,领头的叫幸福!我问过烦恼了,它根本不爱你,还说永远不理你,让我转告你不要自做多情!还有健康让我带封情书给你,它暗恋你好久了,并且一生不变!这个短信巧妙地用了故弄玄虚法,先顺势不无夸张地叙述,当人们按照习惯思维去推测结果地时候,突然笔锋一转,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地结尾,从而波澜顿生。

二、巧妙悖论,来一点谐趣

那些违背常情地言语修辞现象和有意纠缠的策略也是一种机智,是一种打破语言运用常规的俏皮话。比如说有一位同学写了一则寻物启事:“我因丢失学生证,被剥夺了许多权利,不能到计算机室,不能领取生活费,不能……只有你,拾到我学生证的同学,才能解除我的有期徒刑。”这个构思别开生面,别在违反常规,故意夸大丢失学生证的后果,看似不合情理,实则新鲜有趣。

三、准备捕捉,画一幅漫画

漫画能使人一目了然,往往要把可笑之处放大变形,用非常经济的手法得到强烈的效果。比如一位同学在《小C小传》中对小C发型的描绘:“引人注目的他那头顶的丛林”,由于他那头顶上有两个俗称“头顶心”的东西,产生了莫名的强力作用。使其中部地区的倔强的毛发拢到一起来了,形成了特有的“尖顶”式发型。这里有大词小用的夸张,此词彼用的借用,有抓住特征的勾勒,真是活灵活现,意趣横生啊!

四、亦庄亦谐,说一说“大话”

把一些意义比较庄重严肃,一般只用在反映大场合,大事件等语言环境中使用的词语放到同它不相称的小场合,小事件中去使用,让所说的事物“升级”,使人觉得好笑,如下面的精彩片段:“是的,他受到了我们全班的精神虐待——用唾弃秦桧的语言,加上诅咒“四人帮”的心情,配合打倒小日本的干劲儿,我们把那个挠乱安宁的人狠狠地惩治了一番,让他明白冲动的惩罚何等厉害!”小话大说,让人觉得作者在一本正经地说事,而读者却在一旁忍俊不禁,化庄为谐,打破常规,产生了幽默的语趣。

五、翻个筋斗,正话反说

比如一位同学在作文中,拟了某学校食堂公告:本着互相谅解,互相尊重的原则,食堂特公告如下:第一条,油炸糕、馅饼等食物的直径必须超过5厘米;第二条,包子馅里出现苍蝇的次数,平均每周不得超过3次;第三条,肉菜里面肉的含量必须超过5%,米饭里沙子含量不超过30%;第四条,馒头和花卷儿必须保证是完整的,至少不能被其他人咬过或遗留下啮齿类动物的牙印;第五条,每次饭菜出锅后,厨师应当着至少10个以上同学的面儿来亲自品尝,在嘴里咀嚼的时间超过10秒钟,才可以供全体学生食用。……以上全部条款于2006年3月1日起执行,如有违约,将负责吃光食堂当天所有剩饭。这样的公告令人喷饭!本该正常的行为却正儿八经地广而告之,那么平日食堂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可见一斑了。这是一种正话反说地讽刺。

六、引用活化,说一说“套话”

即活用、改换名言名句或歌词,电影台词。如有一位同学针对宿舍屡屡被盗而作的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小偷知多少?宿舍昨天又被偷,伤心不堪回首月明中。暖瓶暖壶应犹在,只是主人改。问君何时能罢手?恰似一只章鱼××游。”

借鉴和改造古典名诗词,注入新的内容,造成一种谐趣,也能让读者改变原有的审美习惯,获得新的启迪。

一个不满足于平铺直叙地描述人事景物的作者,一个希望自己的描述语言生动活波的作者,首先必须使自己成为一个懂得幽默,善于幽默的人。幽默是一种智慧,幽默是一种轻松,幽默是一种才华,现代社会,读者欢迎幽默,喜欢搞笑,愿大家都有一支“搞笑”的笔!

(作者单位:河北栾城县窦妪镇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学生证食堂作文
肉,回锅里了
汤还是热的
学生证照片可以这样拍
网售假证
谁更恐怖等
高校食堂的奇葩菜
食堂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