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值得期盼

2008-06-20郭娴洁

理财周刊 2008年12期
关键词:多晶硅风电燃料

郭娴洁

随着国际油价不断创出新高及燃煤火电对环境的污染,新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而在近期的市场下跌过程中,新能源板块依然逆势抗跌,并且不乏像浙江阳光、天成保变和安泰科技等逆势逞强的品种。在政策大力倾斜之下,新能源能否成为2008年“中国经济最为困难一年”中最有潜力的一个行业呢?

中央拨款418亿元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都感到有徐徐春风吹来: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等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方针,被明确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意味着一个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

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指出,近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又与国际通行做法基本接轨的财政支持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框架。今年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立足于“四个注重”推进节能减排。财政部3月24日表示,20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为大力支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2008年财政部安排了270亿元专项资金。据介绍,这270亿元专项资金包括: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奖励资金75亿元,中西部地区城市管网建设奖励资金70亿元,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40亿元,“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治理奖励资金50亿元,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及节能基础工作等35亿元。此外,加上中央建设投资中安排的148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共计安排418亿元用于支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张少春还表示,目前财政部正在研究探索建立支持推进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重点是抓紧研究出台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建立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制度,调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同时,研究运用市场手段或机制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包括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建立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进矿业权有偿取得和建立矿山企业矿区环境治理及生态恢复责任机制,以及研究建立碳交易制度。

除了政府的专项拨款支持节能减排外,金融系统也将推行“绿色信贷”。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国务院明确要求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随着政策导向的调整、有关法制的健全和监督检查执法力度的加大,不符合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行业和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厉的政策环境。金融机构对待公司客户应有这种政策风险意识,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角度,应当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等落后企业的信贷风险予以足够的警惕。而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节能减排科技进步公司和重点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则给予信贷上的支持。

新能源最有投资机会

事实上,2006年1月份,我国就正式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定了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国家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并予以贷款和税收等优惠政策。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能源产业在中国出现了超乎世界想象的发展。而去年12月26日金风科技的高调上市,其138元开盘价刷新了市场对于新能源行业的热情。行业研究员预计,新能源行业是能够在2008年和2009年保持接近连年翻番的为数不多的行业,也是不受经济形势冷暖和宏观调控影响的行业之一。

另据不久前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了37.5%,燃料动力类产品的购进价格同比也上涨了17.7%。而且,目前我国能源的供应状况为:煤炭比重过大,环境压力沉重,人均能耗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技术落后,系统效率低,产品能耗高,资源浪费大。2004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为19.7亿吨标准煤。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一次性能源需求量为25亿~33亿吨标准煤。届时,按照33亿吨标准煤的需求量来衡量,我国的煤炭供应量将达到29亿吨,石油为6.1亿吨。然而,到2020年,我国煤炭产量最多可能只有22亿吨左右,石油的最高产量也只有2亿吨,供需缺口高达7亿吨煤和4.1亿吨油。对此,泰信优质生活基金经理刘强表示,节能减排政策将长期影响到各个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发展,其中的机遇将同内需增长、重估资源价值等并列成为2008年最有投资机会的三大主线。

对于“节能减排”投资机会,刘强表示,节能减排的开展将淘汰掉很多规模小、效益差的小企业,有利于龙头大企业增加市场占有率和定价能力,也有利于其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同时,节能减排政策将迅速地影响到各个行业和上市公司的发展。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包括绿色税收、环境收费、绿色资本市场、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绿色贸易和绿色保险等。因此,造纸、化工、建材、电解铝、煤炭、电力、钢铁、电力设备、环保和水务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将会从中受益。而在节能减排概念中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电、乙醇、二甲醚等相关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要满足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完全依赖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既不现实也不可行,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分布最普遍的太阳能将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必由之路。

——太阳能引发多晶硅热潮

太阳能是我国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太阳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为5%,那么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我国陆地表面每年接受太阳能辐射相当于49000亿吨标准煤,全国2/3的国土面积日照相当长。如果将这些太阳能全都用于发电,约等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长期以来,太阳能发电居高不下的成本,一直是我国推广太阳能发电的最大障碍。据测算,目前我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在4~5元/千瓦时,如此高的价格,无论是全民分摊还是国家补贴,大面积推广使用太阳能都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难。但目前在国际上,太阳能发电成本正随着技术进步和大规模产业化的发展而不断降低。专家预计,在未来15年内,太阳能发电成本将会持续降低到可与常规发电成本相竞争的水平。

而我国太阳能发电成本为何难以降下来呢?据了解,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基础研究十分薄弱,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原材料和设备几乎全都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处处受制于人。而如今,国际市场上的多晶硅也供不应求。目前,国际上能生产多晶硅的国家主要是美国、日本和德国,2004年国际上多晶硅的生产总量为24000吨,而全球市场需求量为26201吨,出现了2000吨的市场缺口。由于市场供不应求,多晶硅的价格大幅上涨,1千克太阳能多晶硅材料由两三年前的13美元,一路猛涨到46美元,涨幅高达250%。以此计算,目前的毛利率水平接近80%。

多晶硅的供不应求使处在上游的多晶厂商和处在中游的

硅片厂商无疑受惠最多。2004年开始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的建设如火如荼,但由于硅料的供应短缺,至今全球太阳能电池片产能利用率只有约55%,也就是说目前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有接近一半处于闲置状态。换言之,即使多晶硅产能扩张一倍,也会被下游的电池环节吸收。预计多晶硅供需到2010年之前都偏紧张。

对如此高利润资本趋之若鹜,然而在多晶硅领域把握胜算的不是资金而是技术。多晶硅是高集成度的化工联合企业,技术门槛很高,其难度在于整体性的技术瓶颈,而非几个关键技术诀窍。只有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合格并推动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和完善,这是一个多晶硅厂商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越用越便宜的风电

新能源热的“风狂”大戏慢慢拉开了帷幕,风力发电设备或将成为继太阳能电池之后,上市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又一投资主题。

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当今世界能源紧张、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大力推行的新能源。

我国是一个风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初步探明10米低空范围,陆上和沿海的风能总计约为10亿千瓦,如果扩展到50~60米以上高空,将至少再扩展一倍。如果其中2/3被开发,将可达到水电资源的4倍以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有关专家透露,《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500万kW,2020年则要达到3000万~4000万kW。而2005年末,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只有126万kW,这意味着未来15年里我国风电市场规模要增长近25倍。实际上,从2006年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的第一年开始,风电建设就在高速发展。2007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328万千瓦,增长率达到147%,提前3年超额20%实现了2010年5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目标。

目前风电成本和电价与传统的火电、水电、甚至核电相比,都明显偏高,但长期看风电成本有望比火电便宜。

而且,风电成本随着电力设备成本的降低而在不断下降,令其短期内的成本优势胜过太阳能。目前煤电发电成本一般在每度0.20元左右,其中没有考虑环境污染成本,而风电价格已经降到每度0.50元左右。新出台的《可再生能源法》已经确定,风电成本由社会分担。由于煤炭价格的走高和随着技术完善带来的风电成本下跌,专家预计2010年左右风电价格和煤电价格能够出现交叉点。

风电企业有一块重要的利润来源于CDM(清洁发展机制)的交易补偿。CDM是风电环保效益的货币体现。2006年2月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规定,通过CDM机制,未参与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将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出售给有减排义务,但又无法自身完成减排指标的发达国家,从而达到全球减排温室气体的目的。中国CDM项目已在联合国注册的有87项,占全球注册项目数量的12%左右,但却占减排总量的43%,在交易量上处于领先地位。从全球环保的大环境看,减排将成为长期趋势,CDM项目收益将是可持续的。考虑到风电行业面临的快速发展前景,CDM已经成为和国内风电相捆绑的利润。

因此,市场急剧增长和国家政策扶持,使得众多企业认为风电设备制造业是一座巨大的金矿。

——非粮燃料乙醇

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石油价格在近年来的节节攀升,让各国都在研究石油的替代品,开始尝试利用生物资源生产液体燃料,以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

我国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发展自己的生物燃料技术的,主要是利用粮食相对过剩的条件,开发应用生物燃料乙醇。但是过去生物燃料乙醇以玉米、小麦为主要原料,在当今造成“汽油”与人争粮的情况。

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相关文件,要求各地立即停止新建玉米燃料乙醇企业,而发展以木薯、甘蔗、甜高粱和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

生产木薯基本上不与粮食争地,在中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甚至湖南、四川等地都可以广泛种植。据初步估算,仅种植木薯一项,就可以满足全国推广10%乙醇汽油的需要。广西和广东是中国未来以木薯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主要区域。据有关专家初步测算,广西南宁木薯燃料乙醇生产潜能在200万吨左右。南宁市主要乙醇生产企业(1万吨以上)有10家,分布在7个县(区)。目前,南宁市已经引进中粮集团相关项目,计划在西乡塘区建一个年产20万吨乙醇的工厂。这一项目已在广西立项,并已报国家发改委批准。广西还将在今年年启动一个5万吨乙醇生产项目,项目定址在西乡塘区坛洛一带。预计到2010年,广西以木薯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有望达到100万吨,2020年有望达到200万吨,从而打造中国南方的“绿色油田”。

目前我国用甘蔗生产燃料乙醇还是空白。中国广西、云南、贵州等地都种植甘蔗,约4亩的甘蔗产量可制取1吨乙醇,而且甘蔗渣可以用于制取生物柴油。此外,通过改变糖厂现有煮糖生产工艺,以糖厂废蜜或乙蜜为原料发酵制取乙醇,也不失为可行的生产方案。据测算,如果广西一半的糖厂采用上述生产工艺,乙糖蜜即可满足一个年产30万吨乙醇厂的原料需求。

我国已自主开发了以甜高粱茎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称为甜高粱乙醇),并已在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新疆和天津等地开展了甜高粱的种植及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黑龙江省试验项目已达到年产乙醇5000吨。国内已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辽宁省和山东省等地建立甜高粱种植、甜高粱茎秆制取燃料乙醇加工基地。用甜高粱制取燃料乙醇,涉及到甜高粱的种植和收购、生产技术的开发、生产设备的研制和生产工厂的建设等等,预计“十一五”期间,不会形成工业生产能力,到2020年,经过15年的努力,生产能力力争达到50万~100万吨。

不过,从更长的时期来看,粮食、木薯等只是中国生产燃料乙醇的过渡性原料,还不足以改变中国整个能源结构。承担改变中国能源结构重任的,是在全国比比皆是的以秸秆为代表的植物纤维,开发大规模生产此类木质纤维类生物质燃料乙醇的工业技术,是解决燃料乙醇原料成本高、原料有限的根本出路。我国专家开展了秸秆制取燃料乙醇的技术研究开发,现已在安徽丰原等企业形成年产600吨的试验生产能力。根据安徽丰原中试的数据来看,大约6~7吨秸秆可以生产出1吨燃料乙醇,这一数据还可能随着技术成熟而下降。目前全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约有7亿多吨,其中作为农村燃料消耗2亿吨,若将其余5亿吨用来生产乙醇,可产乙醇7000万吨,加上木材工业下脚料、制糖造纸业下脚料和城市纤维垃圾,总计可得乙醇8500万吨。

金风科技(002202.SZ)

金风科技在全球风电设备市场上排第10名,市场份额为2.8%,占内资制造商比例高达80%以上,占全国历年总装机比例也高达25.68%。公司2007年完成营业收入31.03亿元,

同比增长102.77%,并实现了业绩连续第8年的100%增长。

公司负责风电机组的整机设计和总装,配套零部件采用专业化协作的方式,由供应商按照公司提供的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公司进行质量监控。

天威保变(600550.SH)

作为兵器集团旗下的新能源业务运作平台,公司拥有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持有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原材料基地新光硅业35.66%股权,受益于最近一轮的多晶硅价格上涨。

丰原生化(000930.SZ)

国内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共拥有44万吨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实现对安徽全省、山东7市、江苏5市和河北2市的燃料酒精的平稳供应。

成功入主公司的中粮集团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乙醇汽油领域的垄断企业。中粮集团未来5年计划生产燃料乙醇310万吨,占到国家“十一五”燃料乙醇500万吨生产总规划的60%以上。目前中粮集团已经确定将丰原生化作为其生物新能源的核心旗舰,支持丰原生化做大做强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化工产业等核心业务,并有可能将其拥有的乙醇项目置入上市公司。

银新能源(000862.SZ)

A股中规模最大的风电公司。公司大股东宁夏发电集团远景规划将建设200万千瓦以上的风电装机容量,是目前投产装机容量的10倍。从大股东对公司的定位看,如果新建风电装机会不断注入上市公司的话,公司今后的成长空间将极为广阔。

金山股份(600396.SH)

上市公司中,金山股份是风力发电利润占净利润总额比重最高的(13%),公司积累了丰富的风电运行经验,控股50%的康平和彰武一、二期风电场。由于有较为合理的电价水平,加上CDM的引入,2006年仅5万千瓦装机容量就实现了1700万元的净利润,ROE在15%以上,远高于火电甚至高于优质水电如长江电力。

宝新能源(000690.SZ)

通过投资建设陆丰市甲湖风电场一期工程49.5MW项目,公司跨入新能源电力可再生能源领域,有望跃入风电公司的第一阵营。

海上风电将是公司下一步的发展重点,累计装机容量16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蓝图正在规划之中。其中包括将在陆丰建设的15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这将是全国最大的海上风电场。公司的可再生能源规划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90万千瓦。

川投能源(600674.SH)

公司业务有两部分——多晶硅与水电。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新光硅业是国内第一家千吨级多晶硅厂,在多晶硅价格高企的今天盈利能力相当可观。根据分析师测算,2008年多晶硅为公司每股贡献0.92元,2009年贡献1.1元,2010年贡献1.55元。多晶硅行业的供需到2010年仍偏紧张,新光硅业及其二期的盈利前景可以得到保证。

拓日新能(002218.SZ)

公司以非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为突破口,取得了优异的业绩。公司也是国内唯一可同时生产非晶硅、单晶硅、多晶硅三种太阳能电池的专业厂家。产品以民用为主,通过走民用化路线,避开了多数同行的政府补贴市场路线。公司拥有完整产业链,产品成本得以降低,质量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作为新股,股价有过度炒作之嫌。

赣能股份(000899.SZ)

公司计划投资建设初期规模一条(年产能5MW)、最终规模10条(年产能50MW)的非晶硅光电薄膜电池生产线,并以此为平台,分步骤建立光伏产业生产基地,最终建成“赣能光伏产业园”。

计划2010年底以前全部10条线投产,一期一条生产线计划于2008年底以前开始试生产。

猜你喜欢

多晶硅风电燃料
来自沙特的新燃料
生物燃料
导弹燃料知多少
多晶硅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模拟分析及验证
基于物理冶金多晶硅太阳电池的磷扩散工艺
重齿风电
多晶硅进口量价双重压制 国内企业再陷生存困境——2015年3~4月国内多晶硅市场评述及后市展望
二甲醚燃料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