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丹用《论语》解读中日关系·奥运火炬设计的国际化理念

2008-06-02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08年9期
关键词:火炬手中日关系火炬

于丹用《论语》解读中日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日本讲学期间,曾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行讲演。一个使馆工作人员问于丹,他在工作中有时很难回避中国人和日本人情感与合作机遇的问题:一方面,两国之间有一段不幸的历史,老觉得过不去;另一方面,现在的合作机遇又确实很多。“《论语》里有没有这方面的内容能给我们提供答案?”于丹回答说,《论语》中,孔子跟学生说过8个字:“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是说,不要做以德报怨的事,别人伤了你,你还要用美好的东西去回报,这是不应该的,人是应该有原则的,用你的正直坦荡去面对就可以了。

素材解读:中日两国历史上有过铭心刻骨的记忆,不能因为有了今天的合作和经济利益上的往来,就抹杀历史、淡漠记忆,那是不允许的,对历史必须要忠诚;但是面对这样一种伤痛,我们不能冤冤相报,要用我们民族的正直、磊落、坦荡去面对它,既要记住又要让它过得去,这就叫“以直报怨”。另一方面,面对现在的机遇,即有合作的未来,有共同发展的前景,我们不能因为历史而影响了现在,这就叫“以德报德”,也就是当别人以道德以美好的态度来面对你的时候,你要真诚地去回报。

适用话题:回报、做人的原则、君子坦荡荡、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放眼未来、必须跨过这道坎……

奥运火炬设计的国际化理念

近几届奥运火炬在外观设计上有逐步融合奥运会东道国风土人情和奥运会主题的趋势。比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火炬手服装,其设计理念是代表奥运团圆的月桂红;2000年悉尼奥运会火炬手服装的设计理念,代表了歌剧院特色的海洋蓝;而2004年雅典奥运会火炬手服装设计理念,则是代表世界和平的橄榄绿。

2004年雅典奥林匹克火炬的设计者,著名设计师安德雷亚斯·瓦罗佐斯如此解释他对奥运的设计理念:火炬从橄榄叶中获得灵感,意味着火炬的传递将橄榄叶象征的和平信息传遍全球,又与2004年奥运会会徽相呼应(会徽是一圈橄榄树的叶子)。设计师说:“我的目标是强调一种希腊文化的元素,它诞生在这片土地并影响了世界文化,它是如此的和谐——人类活动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作为一种观念已经被遗忘。我相信这些价值观应该在今天被重新提倡。”

素材解读:火炬,尽管是一个很小的事物,事实上却承载着联系世界文化的许多意义。

适用话题:理念、细节、民族的与世界的、传递、和谐、拥有和寻找……

(供稿:唐惠忠)

猜你喜欢

火炬手中日关系火炬
传递火炬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
完美火炬手
我也成了火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