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进修怎样“修”出实效

2008-05-16李艳敏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2期
关键词:课型教研员公开课

李艳敏

课改以来,新的理念层出不穷,“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理念已深入人心。那么,教师进修是否也应作相应的改革呢?随着对课改理念的深入理解,我对教师进修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一些改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修什么

任何一个有旺盛生命力的企业,都需要在对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不断研制出人性化的产品或推出人性化的服务。教师进修亦是如此。教研员要从讲台上走下来,聆听一线教师内心的声音:课改中有什么问题和疑惑?有哪些感想和建议?这样才能使教师进修更有针对性,使进修活动取之于师、用之于师。在对教师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对进修内容做了以下调整。

变介绍教材为给教材答疑

以往的进修,教研员常常认真地分析教材,提示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教学中的注意事项等。其实,这些内容往往和教学参考书相同,之所以教研员要“苦口婆心”地再讲一遍,可能还是传统的观念在作怪。不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自然达不到好的效果。现在,在教师们认真阅读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的基础上,我针对教师在阅读教科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不仅省时、高效,而且大大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变分析授课框架为关注授课细节

课改初期,进修内容多是分析一堂课的整体框架,如:小学自然课中为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课的模式一般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操作——整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对课的框架、模式都很快掌握了,但很多课都出现了“形似神不似”的现象,感觉整堂课都浮在形式化的表面上。针对这种情况,我把课堂教学环节中存在问题的地方一一记录,制作了系列反思录“你会怎么做”,组织教师们进行观摩和讨论,由于这些问题就发生在教师的课堂中,每个人都有切身的感受,大家的讨论异常热烈。

变“梦想课堂”为“平民课堂”

以往推出全区公开课时,我总是希望这节课能更好地体现新理念,所以总是尽可能多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但是区里各学校条件参差不齐,有的实现了“班班通”或有“网络教室”等,有的则连一台电脑都没有,听课教师只能望“多媒体课件”而兴叹,课的精髓没有体会到,却徒增了几分烦恼。因此,现在指导公开课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材料、教具等方面,我都指导教师选择一般学校能接受的,使公开课更具有实际意义。

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

众所周知,对于自然课而言,观察实验的课型比较容易体现新理念,容易体现学生探究的过程,还由于这种课型在教材中占的比例比较多,省、市、区的公开课大多选这种课型展示、交流。教师们对这种课型看得多,见得广,大都掌握了其教学模式和环节。但自然课中其它课型的课怎么体现探究学习呢?为帮助教师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我推出了“地球与宇宙”单元等一些不是观察实验型的课例,引导教师交流学习,为教师雪中送炭。

怎么修

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进修活动的高效、快捷,我在沟通渠道、进修方式上也进行了尝试。

多管齐下,建立立体化教研网

为了搭建教师们之间互相沟通和与教研员沟通的桥梁,我采用了五种交流形式:集中面授式、分片面授式、公共邮箱、专设网站、QQ聊天室。

介绍新的理念,解答共性的问题或进行专题讲座时,我一般采用集中面授的进修形式;当有研讨课、校本教材、校本教研等内容时,我一般采用分片面授的形式。为方便教师交通,我把教师按地域分布分为榛杨片、小马庄片、城区片三片进行活动;如果教师还有个别问题,我们还会随时、随地通过公共邮箱、专设网站、QQ聊天室进行交流。五种形式都是双向交流,教师为我提供丰富、真实的一线问题,我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实现课改理念。

多维互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为了尽快改变“一言堂”式的进修形式,我尝试在全县集中进修时采用互动形式,让教师们讨论、评析相关案例。原以为气氛会很热烈,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预料,除了几名教师简单说了一两句外,其他教师都默不作声,甚至当我点名让其发言时,教师都说“还没想好”。这是为什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课下,我和一些教师交流后才知道,对教师而言,只有少数有来往的教师之间比较熟悉,大多数则比较陌生。因此,在一百多人的环境中,绝大多数教师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怕说了被别人笑话。找到问题的症结,我及时调整了思路,做到组里、片里熟悉,县里认识,多层互动。

分片进修时,把片里的教师再分成组,每组大约10人左右,互动活动前先给教师们15分钟的时间互相介绍,聊聊轻松的话题,使大家尽快熟悉起来。每次活动,组内的教师都不固定,不断地换人,几次之后,片里的教师彼此都熟悉起来。全县进修进行交互活动时,依然把教师们分成三片,不过每片里必须有少部分是其他片的教师,每次不断换新人,几次之后,全县教师都互相认识了,交流起来自然就没有那么大的顾虑了,而且也乐于交流。由于每位教师都有自身的经验、感受,每个人把它说出来,就构成了一本实用的参考书,加上相互的启发、碰撞,又形成新的方法或思路。

少记多悟,带着问题进课堂

每次教研活动,教师们都是先听讲座或者观看现场课,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集体交流。有一次进修的内容是展示一节自编课,由于授课教师设计巧妙,选材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又具有本土特色,那节课深深地吸引了听课的教师。但我还是发现有个别教师坐在那里昏昏欲睡。这么精彩的课堂,为什么有的教师还是不感兴趣呢?经过反思,我认识到:由于授课教师展示的是自编教材,听课教师走进课堂之前对授课内容一无所知。大脑处于完全接受、放松的状态,时间一长,自然会犯困了。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再度出现,我在进修前两周便告知进修题目,使教师们有时间思考,做到有备而来。并且在每次课开始之前,我再给教师们5分钟的时间简单交流,进行理想化的预设,下课后再与结果对比,思考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另外,不硬性要求教师对听课的过程做详细的记录,当然,有精彩的地方可以做简单速记。因为一个精彩的课堂,除了教案的设计外,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随机互动,教师对课堂节外生枝的巧妙处理,如果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只顾记录,就会忽视了精彩的瞬间。因此,我要求教师们听课时要全神贯注,边听边悟,学其精华。课后,教研员把教案发到专设的网站和公共邮箱里,教师们可以随意下载。

总之,教研员的作用是桥梁,而不是话筒;是组织者、引领者,而不是仲裁者;是伙伴、服务者,而不是考官。教研员应最终达到:让教师们满怀希望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作者单位:河北省滦县教师进修学校)

编辑 付江泓

猜你喜欢

课型教研员公开课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第一次公开课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