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者”的魅力

2008-05-16赵正元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08年2期
关键词:丰台区师者教研员

赵正元

既没有学生的簇拥,也没有家长的赞赏。他们的笑容,绽放在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中;他们的欣慰,深藏在一线教师成功的喜悦里。他们,来自一个特殊的教师群体,这个群体的名字是——教研员。

张增甫老师担任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的小学语文教研员已经18年了。他18年如一日,在平凡中追求崇高,在平凡中坚守信念,体现了师者的境界与魅力。

甘为人梯

青年教师的良师益友

在18年的教研员经历中,曾经听过多少节课,评过多少节课,指导过多少青年教师?张增甫早已经记不清了,可他帮助过的每一个青年教师都忘不了他。

丰台区石榴庄小学的青年教师李春选了一篇课文,准备在学校公开课上讲。在备课期间,她听说分钟寺小学的一位青年教师正好要讲这篇课文,张增甫老师还要去听课,便也赶了过去。张老师知道了她的来意,下课后主动找到她,听她的备课思路,指导她如何把握教材,设计教法和学法。

李春老师事后说:“之前张老师根本就不认识我,却主动要帮我备课。身为教研员,他并不是高高在上,等着别人去请教他,而是亲自走下来。这种真心帮助年轻教师进步的老师多么令人尊敬啊!”

丰台区角门小学的张烨至今仍记得张增甫老师多年前与自己和几个青年教师的一次谈话:

那天,张老师就像个慈祥的长者,坐在我们中间,聊起我们的课,聊起每个人的优势和不足:“小王,你的观点有时非常中肯,但一定要讲究说话的艺术……”“小景,你在作文教学方面有独到之处,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总结、提升……”说到我时,张老师语重心长:“张烨,你做事特别踏实,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但是不善于表达,这有时候是优点,说明你不张扬,但是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在教学研讨中,表达自己的见解是非常必要的……要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要勇于挑战自己……”

张增甫还非常注意为年轻教师的发展创造机遇。在第一届“师慧杯”比赛举行之初,他发现丰台区第一小学的朱世诚是一个有悟性、肯钻研的好苗子,就推荐他为高段评委,那年朱世诚还不到30岁。自那时起,朱世诚先后担任了4届评委。朱世诚谈到自己的体会时说:“活动中,张老师总是认真倾听我们的发言,鼓励我们表达自己的见解。遇到争议,张老师总是心平气和地与我们研讨,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那段经历,成为我专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多年来,经张增甫老师指导的青年教师,有的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有的走上了教研工作岗位或教学领导岗位,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和语文组的同事们共同指导的丰台区第五小学刘红燕等多名年轻教师,先后荣获北京市教学评优一等奖。在北京市小语会组织的最近三届论文评选中,丰台区上交的论文先后有13篇获得一等奖,12篇获得二等奖。其中5篇还获得全国小语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目前,丰台区小学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中有27名是语文学科教师,占全区小学骨干教师总数的32.9%。这支强有力的骨干队伍的形成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学校及各级领导的培养,同时也渗透着张增甫老师和其他教研员辛勤的汗水。

潜心教研

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格

张增甫老师在工作中不追风、不赶时髦,而是努力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研究、实践,找到解决的办法,实实在在地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些地方的“公开课”过分强调示范性,追求完美,严重脱离了教学常态,有的“评优课”几乎变成了表演,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针对这一倾向,张增甫老师在特级教师刘毅老师的带领下,旗帜鲜明地提出“淡化公开课的示范功能,强化公开课的研究功能”这一鲜明的学术观点,大力提倡对常态教学的研究和指导,对端正教风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当北京市中小学推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时,张增甫老师和同事们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构建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他们构建了“自主读书,主动发展”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又称“三阶段七层次”小学语文精读课文教学模式),研究报告发表在全国“小语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11期上。2000年,该成果获全国“小语会”建会20周年优秀论文一等奖。

在此基础上,张增甫老师和语文组的同事们又花了几年时间对小学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开展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小学中高年级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发表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3年第10期和《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3期上。此项成果也获得全国小语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这两项研究成果在全区引起了强烈反响,对改进小学阅读教学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了全区小语教改的深入,对全市乃至全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课改之初,小学语文界曾经出现了彻底否定训练的倾向。张增甫老师和同事们在冷静思考分析的基础上,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提出“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训练,语文教学不能只有训练,语文教学必须改进训练”的主张。当阅读教学出现忽视课本作用的倾向时,他提出要重视课本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扩展阅读、收集资料要适度。当课堂上出现片面强调个性化理解,忽视对文本的解读时,他提出要处理好读懂文本与发表不同见解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这些观点既符合该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也与北京市小学语文教改的指导思想相一致,保证了小学语文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老实做人

淡泊名利的谦谦君子

张增甫老师所在的小学教研室是一个“宽松、和谐、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集体,在教研室的组织文化建设中,张老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提倡的“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影响着每个同伴。

组内的老师遇到困难,常常会听到张老师的问候,得到张老师的关照。同事马洪波还记得,2000年初夏,他患阑尾炎需要住院观察。张老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了过来。50多岁的人了,还楼上楼下跑来跑去,交化验单,取药,找病床……等到病情完全得到控制,已经是深夜两点多了,而张老师却连一口饭还没吃……

张老师推荐组内同事承担市级课题研究、教材培训、编写教材和教参的任务,千方百计为年轻教研员的成长提供条件。宋燕晖老师说:“他是伯乐,发现我们,举荐我们,帮助我们在语文教学的领域驰骋!”马洪波老师表示:“张老师无论在工作、生活中,还是在求学、做人上,都无微不至地帮助我,使我日渐成熟。他就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引领着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丰台区第一小学的朱世诚说起这样一件事:他与张增甫老师合作的一项课题先后荣获北京市“小语会”和全国“小语会”论文评比一等奖。从课题的立项到研究方向的把握,从框架体系构建到具体的题库命题,从资料整理到观点确立,无一不浸透着张老师的智慧和辛勤的付出。但在署名时,张增甫老师坚持要把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写在前面。

当代“师者”的典范——张增甫老师,用他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人民教师”的崇高使命。许多区县的同行们谈起张增甫老师时,都会交口称赞,说他“学术水平高,为人热情厚道”;各校的干部教师谈起张增甫老师时,都会肃然起敬,认为他“学科领域是权威,职业道德是楷模”;教研室的同伴们谈起张增甫老师时,都会夸他“虚怀若谷淡泊名利,躬耕教坛孜孜不倦”。

张增甫老师也获得过很多荣誉:“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孟二冬式的优秀教师”……但他仍然坚持“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他常说的那句话仍然是:“我是一个普通的教研员,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

编辑 付江泓

猜你喜欢

丰台区师者教研员
丰台区各级工会为防疫一线送上“娘家人”慰问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丰台区超声质控调研分析
我只说给月光
陈俊玲 师者应有“常流水”
师者风范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北京市丰台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