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剥夺了市长的骑车权

2008-05-14东方晓

杂文选刊 2008年2期
关键词:公车专车骑车

东方晓

编者按:据媒体报道,重庆市某县封存了三百多辆公车,节约开支上百万元。一个县七天节约开支百万元,一年五十二周,一个县一年就是五千二百万元,而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一年可节约一千零四十亿元。

市长“带头乘坐公交”,曾于去年“无车日”期间在媒体的烘托下热闹了一阵,如今又完全归于沉寂,市民仍然在喧嚣的车流中呼吸着污浊的空气,公车仍旧在拥堵的交通中穿梭往来。“市长乘公交”昙花一现究竟是何原因?怎样才能降低居高不下的公车养护成本和杜绝为人诟病的公车炫耀现象,让人思索……

说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这么一位同志,为人平易随和,当了市长后仍然不改老习惯,骑自行车上下班。时间长了,公安局长有些不安,求见市长,说,非常尊重领导的习惯,但是作为公安局长,有压力,万一市长有个闪失,没法对社会交代。市长不愿让局长为难,只好改坐专车。过了几年,调北京任副部长,觉得在京抛头露面少,无人相识,又骑车如初。于是街头有了奇怪的一幕:副部长骑车在前,专车缓行在后。部里同志认为事关部门形象,这回他自己也有点不自在了,只得从善如流,再次放下自行车。

就这样,从地方到中央,市长被彻底剥夺了骑车权。想想真让人不解,在地方上是安全问题,到了北京竟成了“形象问题”。莫非官员骑车就不安全,就影响了形象?其实对市长而言,骑车既可锻炼身体,又可了解社情民意,一举两得。市长每天骑车上下班,能知道哪条道年久失修,哪里占道经营,哪里城管野蛮执法,何处百姓生活艰难,等等。这些鲜活的第一手材料岂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前呼后拥下基层所能得到的?即便事小如十字路口服从信号,也能起到表率作用。市民们知道有这样一位日常骑自行车出行的市长或副部长,一定备感亲切,也更有安全感。这难道不比逢年过节访贫问苦以示亲民更有效果?再进一步,如果能有示范效应,领导干部竞相效仿,骑车或坐公交上下班,该有多少接触群众、体察民情、解决问题的好机会啊!

然而,这样真正的“群众路线”,却人为地夭折了,怎能不令人遗憾。究竟是什么让市长难遂心愿?表面看来,是下级和上级的干涉;深究开来,则是官本位和官场规则作祟。骑车上下班的人成千上万,而公安局长独独关心市长的安全,这就耐人寻味了。在公安局长的眼中,市长安全高于一切。对市长的安全负责了,也就对自己负责了,就能保自己的“一方平安”。至于副部长的“形象”,小而言之是本部面子问题:京中部委众多,未必没有比风,一个副部长骑车,是不是有点寒碜,让外人看了以为本部不和谐。大而言之,或许是另一层不愿道明的意思:同级都坐专车,你何必特立独行,让别人难堪?官场规则奉行整齐划一,最好不要标新立异。官场上,多少人视专车为地位与权力的象征而趋之若鹜,甚至有人病危时依然不忘自己所享受的“待遇”,非等公车送医院,结果耽误抢救赔掉性命。相形之下,弃专车如敝屣而甘愿骑车的选择多么难能可贵。可是,连这样的个人选择都难容于官场,更别说赞许乃至推广了。

想起不久前的“无车日”,不少市长纷纷体验乘公交,参与骑车,呼吁市民响应号召,以减轻交通的拥堵。结果媒体拥上去,反而堵了。在镜头的跟进中,让人见到的是一种“行为艺术”。至于市长们的认识是否统一,有无效果,很难说。某市有位市长坐了一两站公交,让电视台拍完之后,就匆匆上了一直跟在后面的轿车。中国的事就是这样有趣。

不知道那位当年骑车的市长——确切地说应该是那位副部长,现在坐在专车里有些什么想法。我估计他常常怀念过去自由自在骑自行车的岁月。如果骑车上班时见到这样的干部,我会很开心。

【原载2007年11月8日《新民晚报·夜光杯》】

题图 / 杨树山

猜你喜欢

公车专车骑车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检察版(十)
漫画
Itoly: TOwn Poys People to Ride Bikes to work 意大利小镇:骑车上班可赚钱
边骑车边充电的充电夹
坐专车最划算的攻略
骑车环岛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