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源教育的根基

2008-04-24林高明

人民教育 2008年24期
关键词:康宁主观意愿

林高明

被打动的那一刻,是缘自作者的坦率与真诚。在吴康宁先生看来演讲的最高境界,不是巧舌如簧、口吐莲花,而是“信其所言”、“践其所言”,也就是说最伟大的演讲者应该是说出他坚信与笃行的信念与事物。正是持有这种“珍惜羽毛”的心态,他的直性与直面现实的勇气深深地感动着许多读者。

对研究的解魅。不少人一谈起研究就感到神秘而神圣,于是,自然而然在内心深处滋生着一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顶礼膜拜的心态。在教师思维被五花八门、纷纭杂乱的“专家理论”所“占领”,而集体失语之际,对于“研究”的研究有着拨云驱雾的重要作用。吴康宁教授潜入了人生的核心处,提出了人生的普遍形态“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日常生活的认识是基于一定的假设,甚至对于崇高的“理想”的提出、理解与追求也是基于一定的假设,通过这样开阔的推演之后,他得出“教育研究活动也摆脱不了假设”。我们猛然发觉“教育研究”的庐山真面目,同时,也感到了“怀疑一切”的研究精神,并深刻地意识到世界的丰富、复杂及不确定性。

那么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呢?他提出了四种类型:有客观需求但无主观意愿的研究问题;有主观意愿却无客观需求的研究问题;无客观需求又无主观意愿的研究问题;有客观需求也有主观意愿的研究问题。并且指出,教育研究既要注重自己的学术兴趣也要有承担社会责任的学术良知与勇气。这些无疑是给居“庙堂之高”而“闭门造车”的专家学者们开了一剂清凉散,同时也给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启示。研究要“忧天下之忧”与“乐自己之乐”义无反顾地交织起来,唯有这样学术才可能成为“天下之公器”。在此基础上他揭示了教育研究的三大视角:“哲学是追询意义、建构价值的,是通向根基的;心理学是探究结构、揭示逻辑的,是指向现象的;社会学是寻找差异、企求公平的,是转向背后的”。而这些研究的假设、意义、问题、视角都必然以真实的生活为归宿。

对思想的探源。在诸多的教育与暗示中,我们已经习惯于消费“伟大的思想家”们生产的“思想”。吴康宁先生则偏偏是从平淡无奇处出奇,从习焉不察中审察“思想的来龙去脉甚至前世后生”。他在“关于思想的几个问题”中对于思想的寻根究底,带给我们不少的震撼。他深有感慨地说:“我们的知识储备越来越多,但智慧提升却越来越少;引经据典越来越多,但超越经典却越来越少;读后知道越来越多,读前想到却越来越少;无思想的劳作越来越多,有思想的创作越来越少。”确实,在思想稀缺的年代,我們要寻找失踪的思想。

他层层分析,独出心裁地将“思想”分为四类:自言自思;自言他思;他言自思;他言他思。是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是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他人的思想?或是用他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是用他人的话来表达他人的思想?于是,我们就可以一眼洞明我们在表达“谁的思想”。我们“也有能力生产思想、创造思想。”

吴康宁先生对于教育教学现象与问题的剖析可谓是独具慧眼。如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困境”的研究,他询问的是:谁的文化?代表教师的文化或学生的文化?代表优势教师或学生的文化?还是代表劣势教师或学生的文化……还有对于学校德育的思考:“无条件的道德要求与有条件的道德行为”造成的内在紧张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无效。甚至,在人人认同的“教师是社会代言人”的观点中,吴康宁先生也透析其悖谬与矛盾之处。这里涉及三重价值取向的碰撞:社会时尚流行的价值观、教师个人价值观、国家主流价值观。面对这三者的冲突应该如何处理?在理所当然与习非成是之间,他剖析得淋漓尽致,他的提问,不以求解取胜而是以求“思”启人。包括对于“谁是学生的‘迫害者?”这一命题的追问,也是直捅教育的“心窝”,直捅许多教育者的“心窝”……

教育教学研究与言说需要这样仗义直言与秉笔直书。潜读吴康宁的书,我们心灵深处某种似乎沉睡的东西会被唤醒。其中有良知、智慧、理性、责任、使命与担当……

(作者单位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转向教育的背后———吴康宁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康宁主观意愿
刘康宁
后印象
有主观小量倾向的“数+量/名+之+形/动”格式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对立与存在
最后的请求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一次清白的救赎
我的大肚皮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