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园”“景观”与“地景”

2008-03-24王鑫

中国科技术语 2008年1期
关键词:造园国土土地利用

《中国科技术语》编辑部:

拜读《中国科技术语》2007年第5期36~38页《地理学概念的规范和更新》一文,其中38页第18行蔡运龙教授提及台湾学者表达为“地境”,疑为笔误,应是“地景”。兹补充本人意见如下,提请各方讨论:

“造园”“景观”与“地景”三个名词是一个序列,在应用上搭配不同的尺度。花园、庭园等完全人工设计和施工的情况下适用“造园(gardening)”一词,道路及自然公园建设等部分利用自然环境的适用“景观”一词,城市、城乡、国土等大规模主要依赖既存土地利用状况的适用“地景”一词。造园设计偏重植物学与花卉学,景观设计偏重大比例尺空间规划,地景规划偏重小比例尺土地利用规划。从造园、景观到地景,形式美学、生态美学、伦理美学的相对重要性,伴随着环境美学的历史发展而递增。

从字面上看,“地景”和土地的连结明显,焦点在土地。“景观”的重点一直在演化中,因此范畴可大可小,涵括生态面和伦理面的内容尚属近期部分景观建筑的先进做法,尚未能在国土计划层面建立成熟的、可资遵循的经验。由于国土规划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大多数景观专业人士似乎不能充分达到国土计划需求,因此使用“地景”较能留有充分发挥空间。

使用“地景”或“景观”时,常指不同的事物。“地景”指地表现象的整体外观,包含内蕴的土地生态和土地伦理。“景观”一般指画面里的地面形象。两个名词相辅相成;但是在使用时可依地物的规模以及偏重的是视觉面或整体面而定。土地规模大、意指土地整体的时候,使用“地景”较能符合对象。

猜你喜欢

造园国土土地利用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壹 造园·纳瑞集祥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清漪园赅春园造园艺术及园林审美探析
古典皇家园林造园艺术特征辩证评价——以谐趣园为例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