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内经》的英文译名

2008-03-24薛崇成杨秋莉

中国科技术语 2008年1期
关键词:内经实质内科

薛崇成 杨秋莉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关于《内经》的英文译名,常被认为是“内科学”,在国外已多次碰到这种情况,殊感对《内经》有曲解,但因为水平所限,不敢冒昧置词,最近又有国外人士谈起、引用,影响甚广,因而妄写此文,以就教贤达。

国内各有关中医的书刊中《内经》的英文译名不尽相同,据查见,有以下几种:①The Yellow Emperor’s Canon of Internal Medicine;②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③The Emperor’s Canon of Internal Medicine;④The Yellow Emperor’s Internal Classic;⑤The Emperor’s Canon of Medicine。

以上各译名有4项着眼于“内”字,都用了internal 一词,意为内部的,与medicine 相连,即是西医的“内科学”。虽然medicine 泛指医学,但临床上则通常是指内科,为与surgery(外科)相对,如“内科教科书”为“Text-book of Medicine”,“外科教科书”为“Text-book of Surgery”。

关于classic与canon,前者意为“经典”“巨著”,后者为“圣典”“准则”,对“内经”都很尊崇,前4项internal的应用,有可能被理解为“内科学圣典”。

第4项没有用“医学”一词,虽然用了“黄帝的 (The Yellow Emperor’s )”,但如此即认为这个“内部经典 (Internal Classic)”的性质即是医学,值得考虑。第5项意为“帝王的医学圣典”。

《内经》中论述的不只是医学中的内科,还包括:解剖、生理、病理、病因等基础医学;疾病分类、诊断、症状、治疗、预后等临床医学;此外还有预防医学、养生保健、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医学社会学与人生相关的天文地理等。因而笔者认为中医的医学模式是“时—空—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具体到每一个项目,《内经》中论述得很详尽。举例来说,解剖的量尺寸、测容积,都有记录;即脊髓上通于脑,也已观察到[注]至于胃右肝左,是内脏移位者,并非观察错误,华西大学解剖室即有这种尸体,笔者之一读解剖时曾亲见过,不能认为《内经》发现有错。。生理方面,经脉联系表里内外,使人成为整体,决死生,起百病,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循行不已;中焦受气取汁,津液调和,变化而赤为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整体的阴阳,为全身阴阳之和,牵一发而动全身,违之而灾害生,从之而苛疾不起,身体任何部分的兴奋与抑制不平衡时,精神与肉体又何来健康?这些原则与过程,现今也是如此。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今日何尝不是。临床内、外、妇、儿各科都涉及,还有心身医学、精神医学等等,临床症状的描述,如“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弃衣而走,登高而歌,皆非其素所能也,”何其生动。诊断虽无现在的仪器设备,但何时诊脉,诊病的“疏五过”“徵四失”,今天仍具指导意义。治疗上虚补、实泻、不虚不实则调理之,这些原则也是现代医学所遵循的。疗法汤液醪醴、单方、复方、针艾、砭石、按摩等内服外治的具体办法,不一而足,今天照旧应用,国际间且属首创。关于医学心理学,其“天人合一”“心身合一”的整体观念,更是贡献众多,不但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治,还对心理活动的名词,下有定义;人格分型,优于当代著名学说;心理治疗的正言疏导,祝说病由,移精变气,也是开现代医学心理治疗之先河。养生保健方面,《素问》开始数章,可谓好话说尽。对于预防,则“治病犹治兵也,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不亦晚乎?”比喻之恰当,至今仍是准则。至于外科,虽没有现代手术学,但有《痈疽》一类专篇。因而《内经》包括整个医学,并非只是“内科学”,认为《内经》为医学中的“内科”,或者着重在“内”字上而译之为Internal Medicine使人误认为是“内科学”,不免都委屈了《内经》。

与“内”相对是“外”,如此,与《内经》相对的是《外经》,《外经》虽有其说,但至今未见其书。史学认为《内经》记载的是当时被认为可以理解、有实用意义而非空谈的有关医学的事物,那些玄虚的、空谈的,属于《外经》。因而《外经》并不就是外科学 (surgery),而且《内经》中已有外科。加以时代背景关系,当时的外科似乎也很难成为如《内经》这样的专著,因而史学的这种见解,应属可信。古代“内”字即“纳(accept)”字,史学上认为可以收入的(acceptable)收入于“内”,不能收入的(unacceptable)被排除于外,这种“收入”也就是“纳”的意思。因而《内经》的“内”字究竟是内外的“内”,还是收纳的“纳”,值得思考。收纳于内的“内”是inside,相对的“外”是outside,不是internal 与external。已收入的事物可以说是内部的而用internal,如说一个单位的内部人员与事务是可以的,但要定名《内经》为Internal Medicine 则未必妥当。

虽然internal常用作表示“内部的”,但它也有“固有的”“实质的”意义,因而译《内经》为internal medicine 是指实质的或固有的医学,似乎也可以。不过在这种情况则宜译为Medical Internals,internal 要用复数,其意为“医学实质”或者“医学精华”,包括的范围广阔。若用Internal Medicine,即为“实质

医学”,或“固有医学”,即使不被认为是“内科”,也不过是医学的一个专业而已,与精神医学、心身医学相同,不能概括《内经》的全面。在科技中,英文两词次序一颠倒,意义随之不同,

《内经》既包含医学的各个方面,是医学的综合性巨著、医学大观,译为Medical Comprehension或许较符合实情。Internal Medicine 作为“实质医学”而不被视为“内科”,事实上难以办到。虽然冠以“经典”或“圣典”,也未达其意。若果不用Medical Comprehension,要保留internal,也需用Medical Internals。

“黄帝”(Yellow Emperor)[注]现有人提议将黄帝译为Huangdi。因黄与赤、白、苍、黑并称五帝,代表五行。故本文仍采用Yellow Emperor的用法。“黄”(yellow)不能省去,因为还有“赤”“苍”,“白”与“黑”等帝,历代皇帝,也都是emperor,只用emperor,就不知是哪一个帝。

综合以上情况,提出以下的见解与译名:

虽然《内经》的内涵不免有不足处,但作为中医学的大典,国家文化元典,至今有现实意义,应无非议,因而译文用canon 比classic 更相宜。建议译名如下:

1.Canon of Medical Comprehension compiled / written by Yellow Emperor.

2.Yellow Emperor Canon of Medical Comprehension.

3.Yellow Emperor Medical Canon.

作为书名,以简洁扼要,能说明内涵为宜,对于古书,还应表明著者或编纂者为宜,因此第3项。Yellow Emperor Medical Canon较为适合。在文章中提到时,则写为 Yellow Emperor Medical Canon。

猜你喜欢

内经实质内科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从实质解释论反思方舟子遇袭案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论《内经》肝为罢极之本及其现代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