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踏访南社古村落(散文)

2008-03-15王散木

安徽文学 2008年3期
关键词:谢氏南社祠堂

王散木

阴天看古村别具情趣,湿润的麻石路上透着光亮,荷叶上还滚动着青绿色的水珠,古村也显得更有灵气。

南社村几百年来一直静得出奇。这是一处在地图上遍寻不着的地方,隶属东莞市茶山镇,占地不过7平方公里,地势不高却错落有致。乔松数株,盘郁苍古;奇花美竹,环山而荫。村中池塘连片,古巷生烟,村庄呈合掌对居,一派岭南地区特有的田园美景。这是自然佳景,但最令人心驰神往的是村中800多年(始建于南宋初年)的历史遗迹,或古朴典雅的建筑,或耐人寻味的旧事,堪称“活的古民居博物馆”。

南社太美了。

我们好奇地走进了村口的一家小杂货店,里面人影绰约,一边是简易的货架,有三位顾客在挑选货品;另一边的一张桌前挤了一堆人,在看两位长者下象棋。透过一扇窗户,我又看见绿荫遮天的大榕树下,有聊天的年轻人,有打纸牌的老人,还有些许游客晃动的身影。在一家小药店门口,一幅“药有君臣,医无贫富”的对联让我浮想联翩,世间的许多现象也许就是如此简单吧。这药店似乎潜藏着一个高人。我仔细往里面瞧着,也都是些普通的村民,有的还袒胸露背,似乎并无特别之处。

不过,这就是南社吸引人的地方了,这儿不光有尚遗留着的上百处的明清居所,还有保存完好的“原生态”的生活方式。

南社村是一座以谢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但谢氏还没迁移来的时候,南社已经存在了,有戚、席、麦、陈、黄等姓氏的居民在此生活。据史料记载,远在南宋时期这里即已立村,原称“南畲”,后因畲与蛇同音,而蛇为民间所忌,故以谐音字“社”代之,到了清康熙年间改名为“南社”。迁居南社,成了谢氏族人改变家庭和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更值得庆幸的是,谢氏的到来成全了南社村数百年的辉煌。南宋末年,蒙古人南侵,搅得宋人不得安生。1275年的大半年中,生活于江浙一带的谢尚仁天天惶惶不可终日。他走啊走,历史的际遇让他的脚步停在了南社,再也没有离去。谢尚仁是出现在南社村的第一个谢姓人,是南社村谢氏家族的始祖。才兴丁旺,谢氏家族很快就在南社村崛起,而其它姓氏的人却慢慢衰落了。

负责接待的谢布仔先生满含深情地对我们说:“我们老祖宗尚仁公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宋朝的地方官,分别担任过广东南雄州推官和南雄郡司马。尚仁公37岁到南社来,虽然是给人擦皮鞋的,但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这一传统代代流传下来,因此南社村人才辈出,历史上出了11个进士和举人,29个秀才,其中有位先人还跟随左宗棠南征北战,被封为建威将军。”原来,他就是这里谢氏的后人。

通过谢陈邦、谢布仔两位先生的介绍,我们更多地了解到村落情况,南社明清古村现存祠堂达25间,民居达200多间。虽然目前还呈自然状态的古民居及祠堂大多都是空闲的,但现在还有3200多人在南社的土地上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南社明清古村落以寨墙为界。村内以中间长形水池为中心,两边利用自然山势错落布列,巷道布局合理,安全防御设施齐全。由民居、祠堂、书院、店铺、家庙、古榕、楼阁、寨墙、古井、里巷、牌门等构成具有浓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农业聚落文化景观,尤其可贵的是未被破坏的明末清初的建筑比较多,保留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筑构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这里的民居布局大多以三间两廊为主,祠堂除宗祠以三进布局外,各家祠、家庙则是二进四合院落形式,建筑风格以岭南人居建筑文化为主,同时也受潮汕、安徽、湖南及西方建筑文化影响。

简斋公祠是我们重点参观的第一个祠堂,这里被辟为“茶山民俗陈列馆”。馆内比较系统地陈列了具有茶山本土特色的图片、实物,形象地述说着近现代农耕文化发展脉络——从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到各种农用器具的使用与变迁;从各个时期各种生活用具,到各种装饰物、工艺品(如茶山泥公仔)……整个陈列,使你仿佛又聆听到了遥远的田园牧歌,观摩到了往昔的男耕女织。

推开百岁坊两扇厚重的朱门,一副长联吸引了我们,“立业维艰虽一粟一丝无忘先泽,守成非易遵六德六行不坠家声”,既是谢氏家训,更令后人警醒。据有关资料记载,百岁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六年(1592-1598)。当时南社村的谢彦眷夫妻都同时超过一百岁,东莞县令李文奎上报朝廷,朝廷准予建祠,公祠命名为“百岁坊”,所以百岁坊的正面像牌坊一样建筑。现存建筑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首进为三间三楼牌坊,歇山屋顶,檐下施如意斗拱,影壁须弥座红石雕及二进梁架木雕工艺精巧。百岁坊坊祠结合,布局奇巧。堪与百岁坊相媲美的还有百岁翁祠,是三开间三进院落布局,硬山屋顶,始建于明朝,据现存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百岁翁祠记》碑刻记载,这里为纪念百岁老人谢彦庆而将其居所改为祠。

出百岁坊,过念庵公祠,是谢氏大宗祠。

大宗祠位于村中心祠堂塘的北岸,前有樟岗岭隔塘相望,远可遥见梧桐山,祠堂不仅据有全村中心的位置,而且论风水也可称得上是最最佳了。大宗祠三开间三进院落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二进檩条之间用卷草花纹雕刻的叉手与托脚连结,首进屋脊陶塑和二三进屋脊灰塑及封檐板木雕工艺精美,采用歇山屋顶,为东莞地区祠堂少见。现存有始建时用的香灶和明嘉靖三十年(1555)肇建碑刻。门庭廊柱外栅栏门端的铜质扇面上黑底赤铜色“兰桂腾芳”四个凸起楷书大字,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宗祠昔日的辉煌与它450多年的沧桑。

迎面的两扇黑漆大门上端悬挂着“谢氏大宗祠”门匾,入大门后由两侧绕行至天井,天井之后即为正厅,正厅之后为后天井,在后天井与正厅相隔的格扇横梁上端高挂着红底金字的“崇恩堂”堂匾。厅内柱子与两侧墙上悬挂着楹联,使前厅充满着祠堂的神圣气氛,加上条条楹联所描述的家族历史,更给祠堂增添了人文底蕴。

进入后天井,即为祠堂的最后一进祀厅,厅的后墙上设有神龛,龛内分层供奉着近百位谢氏家族历代世祖的牌位,靠下两三层有的牌位上的字还被蓝布罩着,那是谢氏家族中还健在的长辈。按谢氏家族的常规,每年合族祭祖分春、秋两次,分别在农历3月12日和9月12日。祭祀时只许男性族人进祠堂,女性在堂外。堂内供桌上供着乳猪、鸡、元宝等供品,燃点着香烛,由主持人(谢氏家族房派中有威望者)领头叩拜祖先。仪式结束后将供品乳猪分赠给族人,每人一份,60岁老人以上者可分两份,70岁的分四份,八九十岁的可以分得更多,以表示对长者的尊重。

漫步在一条条布满青苔的青石板的窄巷,一处处家庙、水坊、古井,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居住了。

我们走进了谢遇奇家庙。谢遇奇是清同治四年乙丑科中式第四十二名进士,官至副将,当时跟左宗棠到新疆平乱,立下战功后任职总兵,封建威将军。这座家庙就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为纪念武进士,官至总兵官的谢遇奇而建。建筑为两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硬山屋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梁架上木雕、石雕,正脊的陶塑工艺精美,首进垂脊人物和动物灰塑形象栩栩如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家庙现在挂上了“谢遇奇史迹陈列馆”的牌子。馆内收藏了不少有关谢遇奇的珍贵史料和实物,其中有一首谢遇奇5岁时写下的小诗:“三亩鱼塘五亩瓜,成就全赖爹和妈。堤边垂柳迎风飘,今朝科举是我家。”足见幼童时代谢遇奇的才气与抱负。

随后,我们还游览了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会试第九十九名武进士,官至礼部主事的谢元俊的书院——“资政第”和古民居中惟一保留着的一段古老的残墙——“南社古寨墙”。资政第为青砖麻石三开间二进院落布局,走廊从天井中间通过,二进明间天穹罩木雕工艺精湛,木雕上的动物栩栩如生,是难得的艺术品,门窗装饰具有西洋风格。南社古寨墙始建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十月,寨墙以夯土和红石做墙基,青砖砌筑樵楼,全长302.5丈,共有樵楼21座,各有名目,各有楹联。寨墙建成后,先后抵御了顺治五年(1648)李万荣等率众七日的围攻和康熙十年(1671)刘进的围攻。现寨墙残留数段,樵楼尚存一二。

傍晚的古巷小路,流光溢彩。徜徉在夕阳余辉下的南社里,看着看着,我们甚至觉得没有什么哲学比这一古老的村落给人的启示更多。

离开南社,夜幕已经降临,却见村头几棵榕树上鸟雀飞舞,几百上千只的鸟儿从各处飞回树上。或许我也和它们一样,在工业文明的圈地中心,到南社村,也有这般倦鸟归巢的感觉吧!

猜你喜欢

谢氏南社祠堂
茶山镇南社古村一隅
梁家祠堂史话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谢氏南征记》
《东山再起》
慷慨论交廿七年——论南社领袖陈去病与苏曼殊的交往
东莞茶山镇南社村
高门与孤寒:南朝谢氏族人的升沉
郑逸梅吐槽《南社湘集》
祠堂,祠堂
书院、祠堂与湘学学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