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语文实践 重视读写结合

2008-02-09张吉彬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8年3期
关键词:语文实践综合素质读写结合

张吉彬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多读多写,这是由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及其实践决定的,同时也是被大量实践所证明的语文学习规律。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应强调“量”的积累。总之,只有加强语文实践,重视读写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语文实践;读写结合;综合素质

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我感到语文教学的成绩一直不甚理想。传统教法束缚着教师的手脚。我认为只有面对现实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改变现实。最根本的是须加强语文实践,重视学生的读写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合理使用统编教材,大胆取舍

“教材只是个例子”。新编教材每单元都有明确的语文训练要求,所以每单元只重点讲析1-2课,充分体现课文教学的示范性,除文言文外,一般课文只用1课时,文言文可以用2课时。至于哪一课须重点讲析由备课组集体决定。通过一篇课文的精当学习,让学生明白一种表达技巧,一种文体规律或一种读书方法,使教学收到“以点带面”、“减时增教”的效果。教学中要彻底改变教师主讲的传统模式,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交流讨论——读背说写”的实践活动为主,教师要很好地发挥导演的作用。

二、必须实行多读多写

首先多读多写是由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及其实践决定的。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解,即阅读;二是运用,即写作。要培养这两种能力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这犹如要会唱戏却不张嘴,要会游泳却不下水,那怎么行?其次,多读多写是前人发现的并被大量实践所证明的语文学习规律。古人说:“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为文有三多,多读,多作,多商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文章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我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无心得或方法。

三、多读多写,强调“量”的积累

众所周知,“知识在于积累,能力来自实践”。没有相当数量的积累,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写作质量的普遍提高,这可以说是作文教学上的一条铁定的规律。因此,我们在指导读写时首先强调一个“量”的问题。首先是阅读。规定学生课内课外阅读的内容。读《读本》上的优秀文章,读讲读之外的课文,读名著,读报刊。每年阅读量至少150万字,每学期75万字,每周6万字,其中优秀作文名著每学期2.5部。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余和假期时间重视阅读,给学生依年级开列中外文学名著,推荐书目,指定任务。其次是写作。阅读之后,必须让学生动手写作,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阅读的习惯。除了两周一次课堂上的正规训练外,要求学生需每周课外练笔一篇,每天记一篇日记。另外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每天不少于500字。

落实多读多写,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读写方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语文教师要大胆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去掉那些烦琐的分析、无效的回答,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书。在学生“愤”“悱”处,适时点拨,给以指导。教给学生理解文章、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方法技巧,训练学生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自觉阅读课外书,不动笔墨不读书。时常练笔,自觉地养成良好习惯。习惯的养成比教师的教导更重要,也更有价值。

猜你喜欢

语文实践综合素质读写结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创新语文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巧用课堂生成 推进语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