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决定饥饿的不是胃

2007-07-05

37°女人 2007年9期
关键词:肚子饿切特挂钟

晓 燕

在我刚开始做咨询师的时候,曾经碰到过一个来访者。她身材丰满,总是喊饿。每次快到中午,她就眼巴巴地盯着手表。这时,她的肚子也会咕咕乱叫,一到饭点,她马上冲出去买些水果蔬菜沙拉和三明治,然后一边吃一边嘟囔“好饿,好饿”。可是还没到晚上下班,她又开始盯着手表,在肚子的叫声中开始吃下午的加餐。

那么,影响人肚子饿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

“是胃,毫无疑问。”她斩钉截铁地说。

斯坦利·沙切特可不会这么想。这个认知心理学的学者,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看法。在他看来,人身体的反应其实和情绪有关。要想体察到这些情绪,必须要依靠一些外部的提示。换句话说,肚子饿不是因为胃,而是外界有东西刺激到了思维,所以思维才会想“啊,我饿了”。

脸色潮红、心跳加速、瞳孔放大,这些意味着什么?有人说是兴奋,有人说是气恼。在沙切特看来,它们什么意义都没有。为了证明认知心理学的这个结论,他分别给三组人注射了可以产生这些生理反应的药物。他告知第一组,药物会导致这些反应。在第二、三组中,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派助手安插在实验组中。在第二组里,助手要表现得很快乐;而在第三组里,助手要显得愤怒。

結果很奇妙:那些看到助手笑呵呵的人,说自己也感到喜悦和痛快;而看到助手气鼓鼓的人,则感到自己也无比愤怒;至于第一组,他们说自己既不觉得愤怒也不觉得喜悦。

这就是结论——如果一个人不能解释他感到的生理状态,他就会为这种状态安上一个他所知道的感觉,来描述这种状态。这个结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情绪激励”。

情绪激励理论,整整影响了接下来二十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家又进行了诸多实验,其结果大多印证了这一理论。

沙切特还曾经召集了两组胖子。他把他们分别领进两间空屋子,每间屋里有些饼干,还有一座挂钟。其中一组的挂钟比正常钟表慢一些,另一组则快一些。这样到了中午,有一组会认为尚未到午饭时间,而另外一组则认为早就过了时间。

结果仍然在情绪激励理论的解释范畴内:认为已经过了时间的那组试验者,比另外一组人所吃的饼干要多。可见,影响胃口的,其实并不是胃。

听了我的解释,那个来访者将信将疑地离开了。不过后来她告诉了我一件趣事:

那天她在家看DVD,看得很起劲。中间她也曾想去吃东西,不过看看表,时间还没到。于是就又坐下来慢慢看。直到一张盘都看完了,才猛然发现,表不知在什么时候停了,吃饭的时间早就过了。

而她的胃,并没有叫。

那些期望瘦身成功的朋友们,有时候瘦身并不需要市面上那些昂贵的瘦身产品,也不需要每次都强迫自己“少吃一口”。计算好自己的食量,科学饮食,瘦身一定会成功。没必要抑制自己,越抑制,反而要吃东西的感觉越强烈。就像沙切特说的:决定饥饿的,并不是胃。

(摘自《青年心理》)

猜你喜欢

肚子饿切特挂钟
偷懒的挂钟
挂钟
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
罗切特 最后一跃
两只挂钟
肚子饿了却没食欲,原来是胃阴不足
太阳挂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