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诗·“饮”诗·“医”诗等

2007-05-14禾等

知识窗 2007年2期
关键词:张籍半山杜诗

卢 禾等

“吃”诗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喜爱“半山”(王安石)华丽飘逸、字惊句骇、意蕴隽永之诗,如痴如迷竟到了当做早餐吃的程度。不信请看他的一首七绝《读书》:“船中活计只诗篇,读了唐诗读半山。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此不正是“吃”诗吗?

“饮”诗

唐代冯挚撰的《云仙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张籍取杜诗一帙,焚为灰烬,副以膏蜜,频饮之,曰:‘令吾肠以其改易!”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出生时,杜甫已不在世了。张籍成年后,对杜甫仰慕不已,总是拿杜诗作为标准,力图把诗写好。他常恨自己没有写出像杜甫那样的诗,决心要“改易肝肠”,于是便取所爱的杜诗“一帙”,焚而以蜜调和饮之。此所谓“饮”诗。

“医”诗

据说,一次,蒲松龄(清代著名文学家)医好了某县官的病,该县官感激之余,送给蒲松龄一块匾,让人在匾上写上“妙手时医”四字。谁知写匾人却把“时医”写成“诗医”。匾一挂出,于是有人便称蒲松龄为“诗医”,会“医诗”。

一位老秀才听说此事后,有意刁难蒲松龄,便拿来一首诗叫他“医”。“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蒲松龄看了这首诗后,感到很为难。但经他反复琢磨后,便道:“要医这首诗得吃补药,得加一些字。”老秀才问:“如何加?”蒲松龄念道;“十年久旱逢甘雨,千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老童金榜题名时。”

随后,老秀才又用一首诗刁难:“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蒲松龄思考了一会儿,说:“此诗该要‘泻泻了。”接着,蒲松龄便朗声念道;“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树。”

一“补”一“泻”,那老秀才对蒲松龄佩服极了。

悼词也幽默

夏俊山

悼词是在追悼会上对去世者表示沉痛哀悼的讲话。中国有“为尊者讳”的传统,悼词也为死者讳,其内容一般不讲去世者的劣迹与污点,只讲去世者的生平业绩,表达对去世者的评价与称颂,向去世者表达哀思。悼词的文字往往力求简洁。

有意思的是,社会上有些较为特别的人物,其生平既无任何业绩可言,也没有值得人们称颂的品质,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的生前好友,有的竟能献上动听的悼词。

1.某地,有个长期行窃的单身汉死了,一些曾跟着他一起“混”过,如今挺怀念他的狐朋狗友决定开一个追悼会,对他进行一番评价。其悼词是这样写的:

××先生:

今天我们怀着悲痛的心情,向您告别,表示哀悼!

多少年来,先生一直是一名不怕孤独与寂寞的人,一名勇敢的富有冒险精神的人,一名喜欢夜以继日的十分勤奋的人;当别人休息的时候,先生常常不畏艰难地开始投入工作;当别人抱怨自己失去东西的时候,先生却拥有了人们失去的东西;多年来,政府,尤其是警察们,总是一直很看重先生,而先生却甘愿默默无闻,总是隐而不见。所谓“大隐隐于市”,先生就像古代的大隐士,做事从不留名,讨厌抛头露面。如今,先生离我们而去,与世长辞了,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经济战线上失去了一名好先锋……

××先生,安息吧!

您的业绩已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2.某麻将高手,没日没夜地搓麻,终因过度劳累引发中风,死在麻将桌旁。生前他曾表示,等“胡了”再歇手,谁知道这竟成了他的遗愿。火化之前,其生前麻友作悼词曰:

英雄的××:

昨天你两眼瞪得还二饼似的,两只手在桌上拨拉得一片响,嘴里哼哼叽叽地嚷着“条儿”、“自摸”……今天却不知中了东南西北什么风,啥声音都没有,两只眼紧紧地闭成了二条……

先生的一生虽然很想绿发,但家中还是像白板一样。今天你的麻友们都来了,是真正的清一色。你夫人说你去了,对家庭是大四喜,可我们缺了一个人,只能是小三元了。明天,等你到了火化场,你就真的等到了梦寐已久的时刻——糊了!

3.某酒鬼一日狂饮白酒数斤后,竟醉酒而死。其生前友好中有人作悼词曰:

××先生:

你是酒精考验的酒坛名将、杰出的酒类鉴别专家,在公元××年×月×日,竟不慎以身殉酒。

先生的一生,是饮酒的一生,是同各种烈酒战斗的一生,先生的一生,爱酒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先生一生清贫,把所有的精力和积蓄都贡献给饮酒事业。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生存如何困难,先生都坚持同酒较量,从不退缩。即使在喝醉的情况下,先生也决不认醉,直到不省人事。在生命的最后几天,先生曾深情地对酒友说:“我一生追求酒的浓烈,没有时间,没有钱,也没有精力,照顾自己的亲人,酒精伴我寒来暑往,我死后请把我的骨灰撒进酒缸里。”

如今,千杯不倒的××先生,竟永远地倒下了,酒坛失去了一位宿将,酒友失去了一位对手,呜呼哀哉!

××先生永醉不醒!

猜你喜欢

张籍半山杜诗
半山,挺好
安福寺
秋思
晚春即景
王安石
秋思
读张籍《秋思》之所思
贫困无田杜太守
清真词之“词中老杜”说
从源于杜诗的成语看杜诗的锤炼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