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东县农村能源建设现状与发展措施

2007-01-10何全柱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24期
关键词:能源农村建设

何全柱

摘要 总结了肥东县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现状与主要措施,措施包括:高度重视,齐抓齐管;示范引导,幅射带动;严把质量,提高效益;落实政策,多方扶持;建设体系,狠抓服务。并指出农村能源建设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认识问题,加强组织领导;解决工艺问题,促进技术创新;解决资金问题,完善优惠政策。

关键词 农村;能源;建设;安徽肥东

肥东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东郊,总面积2 211km2,耕地面积8.46万公顷。全县辖18个乡镇,3个开发区,534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0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6.8万人,是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在多年的发展实践中,肥东县委、县政府认识到,为充分利用好养殖业和种植业生产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资源,如动物粪便、农作物秸秆等,要在肥东县现有的生产力基础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地引入以沼气技术为主的农村能源技术,推广并建立猪—沼—果(粮、菜、鱼等)生态生产模式,不但能够有效地开发利用好农业废弃物资源,促进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而且对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县域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和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提高农业经济的综合实力,进而实现赶超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长期以来,肥东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以沼气建设为主的农村能源事业当作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之一,把它与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生态循环经济、推进农村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常抓不懈,使得农村能源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1发展概况

“六五”计划开始时,肥东县就从推广省柴灶着手,同时进行各种沼气池型研究。“七五”期间,全县已累计完成16.8万座节能灶改造任务,被评为“全国节能改灶先进县”。“八五”期间,肥东县完成了以万口沼气池建设为主要项目的14个国家农村能源综合项目建设任务,被国家计委、农业部等8部委联合授予“全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先进县”称号。“九五”期间,肥东县在坚持抓好已建成果巩固的同时,大力在江淮分水岭地区实施以沼气池为纽带的“四个一”(每户一口沼气池、一个养殖圈、一个小果园、一亩高效经济田)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十五”期间,为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农村新型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全县紧紧围绕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安徽”和农业部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要求,寻找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特别是2814长临河渔场生态家园示范点建设成功后,促使全县上下对农村能源工作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明确了发展以农村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以城郊型生态农业模式的形成、农户生产效益的增加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为目标,努力建设农村能源生态家园的发展思路,并着手大力开展生态家园建设。通过上下联动,倾力打造,农村能源生态家园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全县累计新建和完善生态家园示范点(村)近40处,涉及农户3 200余户,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处处有点,点中有户、有园、有村、有场的特色,涌现出了八斗镇中胡村、2814长临河渔场、店埠镇童立银户等一大批生态家园建设的典型,对全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农产品安全生产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进入“十一五”以来,肥东县又坚持把农村能源工作放在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上来谋划布局,且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服务,重视向农村节能减排、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延伸,努力推动沼气建设与规模化养殖有机结合,推广沼气建设与解决畜牧业粪尿治污、生活用能、发展无公害农业结合模式,加快全县无害化养殖业的发展步伐。同时大力推广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技术,拉长功能链条,把农村能源“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与新农村示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成效。

目前,肥东县境内共有1.4万多口沼气池,使用率在91%以上,综合利用率达到87%。有1 000口沼气池的乡镇3个(响导、杨店、八斗)、连片100口沼气池行政村28个、农村能源综合利用集中连片点16个,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1.6万平方米,建设污水净化装置4处、沼气净化公厕3处。全县建沼气池的农户1年增收节支平均在700元以上,农业生产、生活环境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很大的改善。发展农村能源事业有力地促进了肥东县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2主要措施

2.1高度重视,齐抓共管

作为一项重要议题,肥东县委常委会议和县政府常务会议及县几个班子联席会议每年都就农村能源建设中所涉及的资金配套、工作任务、示范点建设及服务体系等方面的问题专题讨论研究。县人大、县政协每年还分别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建设的有关项目进行考察。县里每年都将建设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以文件形式下达至各乡镇及项目单位,同时县政府每年年初、年末都要分别召开1次工作布置和建设工作总结会,把工作的实绩作为对乡镇总体考核的一个方面,对在农村沼气等建设管理工作和新建项目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县农业、科技、建设、环保、计划等部门和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经常深入农户检查沼气池使用情况,有的乡镇党委书记还亲自到建设现场具体指导,帮助工作。

2.2强化宣传,形成共识

为了扩大宣传效果,进一步提高全县干群的认识水平,肥东县采用印发材料、制作电视录相、广播节目等方式进行宣传。尤其是1998年《安徽省农村能源建设与管理条例》出台后,每年的颁布纪念日,县里都组织有关部门集中时间,走上街头,开动宣传车,印发专题材料等进行宣传,努力使条例的内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结合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技术人员,带上沼气设备易损件,进村入户,服务农民、宣传农民。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县里都要散发各类沼气综合利用技术资料6 000余份,每年平均进行街头宣传4场次,广播、电视、报纸宣传12d(次)。由于加大了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因而加速了农村能源工作的进程。

2.3示范引导,幅射带动

在开展农村能源建设事业的过程中,特别是在2000年生态家园建设启动之初,肥东县没有一轰而上、遍地开花,而是采取相对集中、统一指导的方式,选择基础条件较好、村组干部凝聚力强、群众积极性高的自然村和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的农户进行试点,并以点带面,示范引导。具体来说,一是在已建示范点(村)的改造、完善上下功夫,经过努力,逐步将40多个示范点(村)改造建设成农村能源生态家园示范点(村);二是在国家和省市农村能源项目建设及县内安排新建计划时,相对集中、统一规划、统一筹措资金、统一建设内容、统一施工标准、统一安装配套,努力形成较为统一的种养模式,力争建设一处成为一个农村能源生态家园示范典型;三是从改造已建沼气池型入手,进行全面巩固,对过去较为分散的沼气池用户实行分片培训,提供综合利用技术指导,使其完善功能,成为一个个分散的农村能源生态家园示范户。通过示范带动,全县农户发展农村能源事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许多农户开始主动要求建设沼气池,使农村能源生态家园建设得到了开展。

2.4严把质量,提高效益

为了实现农村能源事业的健康发展,肥东县紧紧抓住沼气池建设这个重点工作,在建设过程中,由各地组建专业施工队伍,凭证上岗,政府统一采购材料,分户建设,实行沼气池建设责任追究、废沼气池赔偿等制度,将施工人员报酬的30%作为使用期风险金,严格质量管理,确保沼气池有效使用。同时因地制宜地把沼气池建设与厨房、猪圈、厕所改造和发展果业、蔬菜、养殖业等高效农业统一起来配套布局,做到科学联接、互动发展、立体开发,努力提高建设的综合效益。

2.5落实政策,多方扶持

肥东县坚持“群众自办为主,政策适当扶持”的原则,对农户投资以沼气池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给予以下政策:一是乡村协调,帮助调剂、规划建设用地;二是县财政每年拨出8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扶持发展沼气池,各乡镇按每个沼气池300~800元的标准给农户进行补贴;三是农业、计划、卫生等部门把沼气池建设同农业开发、水土保持、卫生防疫等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争取多渠道增加投入;四是对争取来的国家农村能源建设专项资金,按规定给予配套;同时坚持项目资金一揽子到底的原则,直接将其分摊并划拨到农户头上,并及时张榜公布,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扩大监督范围,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2.6建设体系,狠抓服务

肥东县在机构人员精简的情况下,仍然设置了18个乡镇农村能源站,切块拿出36个县招聘干部指标,为每个乡镇配备了1~3名农村能源技干。同时,在各乡镇加大农村能源技术培训工作力度,现在全县共有沼气生产工国家技术证书人员84人。与此同时,县里还在各乡镇建起了农村沼气配件服务网点,专门负责乡镇范围内的以农村沼气建设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服务工作。县内的部分行政村,如广兴乡刘胡等村还成立了农民沼气协会,在村内建立起了沼气设施配件零售点,专门为农户建设沼气池进行生态家园建设提供服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强,极大地推动了全县农村能源建设工作。

3启示

3.1要解决认识问题,加强组织领导

从肥东县农村能源建设的实践看,开展以农村沼气建设为主项目的农村能源建设,的确是推进新农村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好途径。为此,各地应切实把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等结合起来,加强领导,在工作部署、项目安排、资金统筹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3.2要解决工艺问题,促进技术创新

要搞好农村能源建设,必须要紧紧抓住适合区特色的可发展项目,加大诸如沼气建设、太阳能新能源开发利用及农村能源生态模式技术推广等项中心工作内容,简化所推广技术的技术工艺,优化所推广项目的配套设备,方便农户掌握和使用。为此,应加大科研攻关力度,不仅要在优化技术推广和项目建设技术工艺上下功夫,而且应在利用新材料、新工艺生产配套设备的应用研究上有所创新。

3.3要解决资金问题,完善优惠政策

农村能源建设一次性投入较大,且其综合效益发挥是逐年体现的,很难一时收回。因此,针对当前农民增收渠道不多、资金一时难以全部筹措的实际,国家在设立专项资金扶持的同时,各地应在支农资金、生态建设及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使用上多渠道予以扶持。

4参考文献

[1] 朱四海.中国农村能源政策:回顾与展望[J].农业经济问题,2007(9):22-27.

[2] 李伟.关于新农村新能源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7(9):109-110.

[3] 刘荣志.发展农村能源促进城乡统筹[J].中国农学通报,2007(8):587-590.

猜你喜欢

能源农村建设
寒露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丰富的能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好大的方块糖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