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泥炭沼泽地养鱼技术

2007-01-10杨富亿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24期
关键词:技术模式黑龙江省

祁 飞 杨富亿

摘要 沼泽地是一种特殊的可开发利用的国土资源。泥炭沼泽地土壤保水性能良好,肥力较高,水源充足,水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丰富,鱼类天然饵料基础较好,开发养鱼时,宜采用增加池底坡降技术,建造较大面积的池塘,并保留一定数量的原始沼泽基底层和植被,因地制宜地采取鲢鳙草鱼结构、鲤鲫草鱼结构、混养鲇鱼结构以及蝲蛄-鱼结构等养殖模式。

关键词 泥炭沼泽;渔业利用;技术模式;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约有泥炭沼泽地7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以及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的山间盆地,是一种水体和陆地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过渡性质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国土资源类型之一。长期以来,对沼泽地的开发利用,一直立足于垦荒,走旱作农业之路,成为治水、治涝、围田、疏干的对象。把沼泽地变成农田,不仅费用大,代价高,而且多数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同时,实施单一的旱作农业,使生产变得极为脆弱,经不起灾害的侵袭,并出现气候变干、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试验研究表明,开发沼泽地建池养鱼,可使沼泽地中不利于旱作农业的因素转变成有利条件,化害为利;开发利用后仍保持了原始沼泽地潮湿、多水的自然环境特点,形成人工沼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统一。本文根据作者的生产实践,初步总结泥炭沼泽地开发养鱼的技术经验,供同类地区参考利用。

1泥炭沼泽地开发养鱼的有利条件

1.1保水性良好,水源充足

泥炭沼泽地具有深厚的草根层,能贮存大量的水分,土壤保水性能良好。据观察,池埂宽12 m的池塘,在水位相差0.5~1.0 m的情况下,并未发现高水位池塘向低水位池塘渗漏。同时,泥炭沼泽地黏土层较厚(3~17 m),土质黏重,池底也不易漏水。此外,泥炭沼泽地一般距离江河较近,泡沼密布,地势低洼,易于汇水;地下水位较高(1~3 m),有时可与地表水相连,为发展养鱼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可降低养鱼水量成本。

1.2土壤肥力较高

泥炭沼泽处在沼泽发育过程中的初级阶段,土壤养分含量丰富,潜在的自然肥力较高。据测定,泥炭沼泽土中有机质含量109.2~315.3 g/kg,全量N、P、K含量分别为3.4~8.0 g/kg、1.8~2.1 g/kg及19.8~23.4 g/kg。养鱼过程中在保持水体相同肥沃度的条件下,泥炭沼泽土池塘可比一般池塘减少肥料用量50%左右。

1.3二氧化碳充足

在传统的池塘养鱼水体中,常常因水层二氧化碳不足而造成浮游植物死亡,限制了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提高,进而影响鱼类产量。在泥炭沼泽土池塘中,由于土壤释放的二氧化碳较多,水层中碳素含量丰富,游离二氧化碳含量一般均超过20 mg/L。因此,泥炭沼泽土池塘中碳素来源不成问题,不致成为水体初级生产力的限制因子。

1.4天然饵料丰富

泥炭沼泽地植被下草根层发达,表层土壤中植物残体丰富,可成为杂食性鱼类(如鲤鱼、鲫鱼等)和草食性鱼类(如草鱼、鲂等)的天然饵料,其自然鱼类生产力可达300~750 kg/hm2

泡沼及河流中小杂鱼资源丰富,产量达300~600kg/hm2,有利于养殖优质肉食性鱼类(如鲇鱼、黄颡鱼和鳜鱼等)。沼泽植被中还有大量的鱼类饲料植物,如菹草、眼子菜、狭叶甜茅等水生、沼生植物,其生物量(鲜重)每年可达4~8kg/m2,为发展草食性鱼类养殖和鱼、畜、禽综合经营提供了饲料保障。另外,在合理放养和强化管理的条件下,可促进土壤有机质的无机化过程,进一步提高土壤供肥能力,有利于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天然饵料生物增殖,其自然鱼类生产力可达450~900 kg/hm2

2泥炭沼泽地建池技术

2.1采用斜坡形池底

低温冷浆是泥炭沼泽地的突出特点。池底建成坡降为2.0%~3.0%的斜坡形,可以造成深浅结合、水温各异的生态环境。采用这种结构的试验池内,水深20~70 cm的面积占70%~80%,水深1.5~1.8 m的面积占20%~25%。碧空条件下,浅水区水温可达25~32℃,有利于饵料生物繁殖和鱼类生长;阴天或夜晚,浅水区温度下降,鱼类都集中到水温相对稳定的深水区。水温的相对稳定促进了鱼类生长。斜坡上水体较浅,泥炭吸热升温较快,充分利用白天有限的光能资源,使水温在15℃以上的时数和天数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沼泽地由于冷浆低温而使池水降温较快、鱼类生长期短的不利因素。实测结果表明,采用上述大坡降池底的池塘,1个养殖周期内水温在15℃以上的天数平均为129d,比传统的平底池塘107d增加了20.6%。

2.2保留一定量的原始沼泽基质

保留一定量的原始沼泽基质,可以充分发挥泥炭沼泽土壤潜在的自然肥力。在1口大坡降试验池塘中,底部泥炭沼泽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为236.4g/kg,建池时保留的泥碳层厚度平均为25 cm,富含N、P、K等营养元素,潜在的自然肥力较高。泥炭沼泽土壤热容量较大,导热性能较好,斜坡上浅水处土壤吸热升温较快,可促进泥炭和有机质的分解,增强了土壤供肥能力。饲养期间没有施用任何肥料,但池水的肥沃度一直较高,7~8月透明度均在20~30cm,COD值60~75mg/L。同时,保留一定量的原始沼泽基质,还增加了鱼类天然饵料,包括泥炭植物残体、有机残体、底栖生物、浮游生物等。其中,浮游生物量比全部清底的池塘增加8~10倍,底栖生物量增长5~7倍;在相同的管理水平下,养鱼的饲料系数降低了30%~40%。

2.3保留植被

酸性是泥炭沼泽环境的又一重要特点,水环境pH值在5.0~5.5,土壤pH值5.2~5.8,均呈微酸性,对养鱼不利。一口保留了70%~80%的原始沼泽植被的试验池塘,在鱼类生长旺季的7、8月,由于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强烈的光合作用,使池水的pH值比无草池提高了1.5~2.5 pH单位,达到7.5~9.0的适宜范围;而且鱼类也喜欢在水草丛生处栖息、活动,多数水草如菹草、眼子菜、苦草等又是草食性鱼类的优质饵料。水草增多的同时,水生昆虫的数量也明显增加。水草还可吸附水环境中的悬浮物,富集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为鱼类提供一个无污染、少病害的良好环境。因此,沼泽地池塘中保存一定数量的原始植被,不仅有调节水体pH值的作用,而且还能为鱼类提供天然饵料,净化水质,促进生态防病。此外,秋季放火烧掉植被,斜坡上的沼泽土壤再耕翻或重耙1次,则翌年有利于提高池底土壤肥力。

2.4扩大面积

传统的池塘面积多在1.0 hm2 以下。沼泽地建造池塘,一般是将常年积水的天然泡沼、低洼地、牛轭湖、旧河道等重沼泽地,通过周围筑坝改造而成,面积通常在几公顷至几十公顷。这种建池方法,面积较大,方法简单,施工方便,土方量可减少70%~80%,而且投资少,见效快,可当年投产,适合沼泽地潮湿和积水的具体环境特点;同时,面积扩大,使水面受风力的作用加强,池水垂直和水平流转的幅度增大,从而使水体溶解氧含量提高,减少水体表层和底层的溶氧差。实测表明,7~8月,采用上述方法建造的池塘水体溶解氧含量比传统池塘高9.3%~27.1%。面积扩大,还可使水底层的各种有害气体容易排出,水体的自净能力增强,提高鱼类负载力,这一点对于池底泥炭层较厚、有机质和腐殖质丰富的泥炭沼泽土池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适当扩大面积,不仅是沼泽环境下建造池塘的需要,而且对提高泥炭沼泽地池塘养鱼效果也是很有利的。

3沼泽地养鱼的几种优化结构

3.1鲢鳙草鱼结构

该模式鱼种放养量600~900kg/hm2。其中,鲢鱼占10%~15%,鳙鱼占5%~10%,鲢、鳙比例2~3∶1;草鱼占40%~50%,搭配的鲤、鲫鱼共占25%~30%。鱼种规格均为2龄。成鱼净产量6 200~8 000kg/hm2。其中,鲢鱼1 300~1 900kg/hm2,占20%~30%;鳙鱼450~750kg/hm2,占5%~10%;草鱼2 500~3 500kg/hm2,占40%~50%。鲤、鲫鱼净产量1 200~2 100 kg/hm2。经济产投比2.01~2.42。

3.2鲤鲫草鱼结构

鱼种放养量600~750kg/hm2。其中,鲤鱼占30%~40%,鲫鱼占15%~20%,草鱼占20%~25%,鲢、鳙共占10%~15%。成鱼净产量5 000~6 000kg/hm2。其中,鲤鱼占35%~40%,鲫鱼占15%~25%,草鱼占10%~15%,鲢、鳙鱼占10%~15%。经济产投比2.14~2.72。

以上2种结构的主要技术措施,除了建池技术外,还利用池塘淤泥种植牧草(如苦麻菜、宿根黑麦草、籽粒苋、紫花苜蓿等),解决养鱼青饲料;利用池埂熟化的泥炭沼泽土种植大豆、玉米等解决精饲料,使得养鱼所用的精饲料和青饲料全部自给,节约了成本。此外,在三江平原沼泽区,还根据8月份的麦收季节,捕捞部分商品鱼上市(占总产量的45%~70%),不仅可增收,还可减轻秋季成鱼集中上市时的销售压力。

3.3混养鲇鱼结构

沼泽区的鲇鱼资源较丰富,如三江平原的挠力河和七星河沼泽区,春季每张撒网可日捕规格50~100g/尾的小鲇鱼20~40kg。这种“苗种阶段”的鲇鱼均以6~8元/kg廉价卖掉,造成资源浪费。试验表明,野生鲇鱼可较好地适应沼泽地池塘环境,而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池塘更为适宜。成鱼池混养适量的鲇鱼,不仅对原有饲养鱼类无影响,而且还可将池中大量低值杂鱼(产量150~300kg/hm2)转化成高值商品鱼(售价16~20元/kg),降低饲养鱼类的饲料系数(幅度15%~35%),减少成本。同时,鲇鱼可吃掉那些活动缓慢的患病鱼种以及致病害虫,可起到生物防病的作用。

成鱼池混养野生鲇鱼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适时放养。上述规格的鲇鱼种放养时间应迟于饲养鱼类20~30d,这样既可给池中的小杂鱼以自然繁殖机会,增加鲇鱼饵料,又可使饲养鱼类中规格较小的个体长至不能被鲇鱼吞食的规格,确保养殖鱼类较高的成活率。此外,还可用圈养的方法,即将池塘一角用拦网隔出约5%~10%的水面,先把鲇鱼种放在拦网水面内并投喂小杂鱼,20~30d后拆除拦网。经过拦网暂养的鲇鱼种能较快地适应池塘生态环境,在饵料充足的条件下生长很快,抗病力增强,成活率较高(70%~85%)。

二是鲇鱼的放养规格应适宜。一般鲇鱼放养规格要小于饲养鱼类。如果饲养鱼类放养规格在13 cm以下,鲇鱼规格应为20~30g/尾,当年可长到250g/尾;如果饲养鱼类规格在15 cm以上,则鲇鱼规格应在50~100g/尾,当年可长至500g/尾;若混养夏花鲇鱼(5~10g/尾),当年可长到100~150g/尾,可作为下年混养鱼种。

三是混养的密度应适宜。根据池塘中小杂鱼的数量来确定鲇鱼的混养密度。小杂鱼产量150~300kg/hm2 的成鱼池,可混养规格为20~30 g/尾的鲇鱼450~600尾/hm2,或50~100g/尾的鲇鱼120~180尾/hm2,或夏花鲇鱼1 200~1 500尾/hm2。小杂鱼产量超过300 kg/hm2,则鲇鱼混养数量可增加20%~40%。在1口成鱼产量3 569.4 kg/hm2、小杂鱼产量

382 kg/hm2的试验池塘,混养规格75~90g/尾的鲇鱼750尾/hm2,商品鲇鱼产量519.5kg/hm2,平均规格689g/尾,小杂鱼产量降至47.3kg/hm2

3.4蝲蛄—鱼结构

东北蝲蛄(Cambaroides dauricus Pallas)亦称东北螯虾,是黑龙江流域特产的淡水虾类,也是东北地区个体最大的食用虾,在沼泽区有丰富的资源。东北蝲蛄不仅可食用,还是一种优质动物饲料蛋白源,具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开发利用较少,尤其是人工养殖尚未开展。近年来,作者进行了池塘食用鱼和蝲蛄的混养试验,其中以蝲蛄为主混养鱼类的结构效果较好,可作为沼泽地养鱼开发的优化模式之一。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是池塘条件。面积以0.2~0.3hm2为宜,水深1.2~1.8m,淤泥厚度5~10cm。利用底部斜坡上30%~40%的面积种植水稻和稗草,供蝲蛄避敌与栖息,以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同时还能提供部分青饲料。饲养前期(5、6月)水草尚未长出,可用旱生植物扎成草把放置在岸边1.5~2.0 m远处,密度为450~600把/hm2。试验表明,沼泽地的斜坡形池底很适合蝲蛄生长与觅食活动。

二是合理放养。苗种放养前15~20d,池塘注水20~30 cm,用漂白粉和生石灰混合消毒清塘,用量分别为120~150 kg/hm2 和1 050~1 200kg/hm2。5d后施农家肥9~12t/hm2,10d后再注水15~20cm,然后放养。4月下旬至5月上旬从天然水域中捕捞蝲蛄苗种,1冬龄的蝲蛄苗种放养量6.0~7.5万尾/hm2;混养鲢鱼1 200~1 500尾/hm2 和鳙鱼300~450尾/hm2,规格均在80~120g/尾。该养殖结构中,蝲蛄的起捕规格25~40g/尾,产量1 200~1 500kg/hm2,成活率80%~85%;增产鲢鱼750~900kg/hm2、鳙鱼300~450kg/hm2。放养时,蝲蛄苗种用塑料大盆盛装,先往盆里添加少量池水,至盆内水温与池水接近后(温差小于1℃),再沿池边缓缓放入池中,可提高蝲蛄成活率。

猜你喜欢

技术模式黑龙江省
马铃薯大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保护性耕作技术浅析
设施草莓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猪生态养殖技术探讨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学术期刊云出版研究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马铃薯大垄三行栽培模式与机械化种植技术研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