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南市焦岗湖水生生物资源及鱼产力的研究

2007-01-10汪习兵毛栽华唐吕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24期

汪习兵 毛栽华 王 琳 唐吕军

摘要 通过对焦岗湖水生生物资源的调查,分析了该湖水生生物现存量及其变化情况,并对鱼产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以供渔业生产单位参考。

关键词 水生生物资源;鱼产力;增殖保护;焦岗湖

淮南市焦岗湖是淮河水系重要湖泊之一,正常水位下,其面积为0.40万公顷。历史上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最高产量曾达1 600t,芡实产量达2 000t。近年来,焦岗湖大力发展围网养殖业,养殖水面0.13万多公顷,同时开发生态旅游业,整个湖泊的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使焦岗湖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受淮南市焦岗湖水产旅游开发公司的委托,笔者于2006年对该湖的水生生物资源现存量进行了调查,并对鱼产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1材料与方法

全湖设3个断面,共10个采样点,对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及水生维管束植物进行了定性、定量采集。用25#及13#浮游生物网定性采集浮游生物,采水器定量采集水样,现场鲁哥氏液固定,室内进行定性、定量鉴定和计数。0.05m2改良彼得生采泥器采集底栖动物,40目分样铜筛筛选泥样,室内冲冼分检称重,并换算成每平方米的生物量。0.25m2挟草器采集水生维管束植物,室内称重、鉴定,并换算成每平方米的生物量。

2结果

2.1水生生物资源

2.1.1浮游植物。本次调查共检测出浮游植物5门24属,其中硅藻门8属,绿藻门10属,蓝藻门5属,甲藻门和裸藻门各1属。定量测得硅藻门生物量最大,为优势种群,平均生物量为0.163mg/L;其次是绿藻门、蓝藻门和裸藻门,平均生物量分别为0.026mg/L、0.038mg/L及0.027mg/L,甲藻门最少,平均生物量为0.006mg/L,浮游植物总平均生物量为0.258mg/L,小于1mg/L,属极贫营养型湖泊。浮游植物由上游到下游的水平分布呈中间大、两头小。

2.1.2浮游动物。经鉴定,浮游动物共34属45种,其中原生动物12属16种,轮虫9属15种,枝角类5属6种,桡足类8属8种。其分布由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浮游动物主要以小型原生动物为主,平均数量4 755个/L;其次是轮虫,平均数量1 635个/L。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数量较少,且现有的种类主要是小型个体,生物量较小,其中枝角类平均数量为59个/L,桡足类平均数量为111个/L。各类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原生动物0.143 mg/L,轮虫0.048 mg/L,枝角类1.18 mg/L,桡足类3.33mg/L,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4.701 mg/L。

2.1.3底栖动物。本次采集的底栖动物仅水丝蚓和螺类,其数量和生物量较以前显著减少。经测定,底栖动物平均生物量为4.74 g/m2,平均数量为53个/m2

2.1.4水生维管束植物。焦岗湖水生维管束植物共19种,其中挺水植物7种,浮叶植物2种,漂浮植物1种,沉水植物9种。主要优势种类为菱、茨藻和芡实等;其次是轮叶黑藻和苦草,但数量较少,生物量较低。定量测得水生植物生物量为2 453g/m2,覆盖率按目前菱80%、茨藻30%、芡实50%、苦草5%计算,则水草实际生物量为1 018g/m2

3鱼产力估算

3.1浮游植物鱼产力

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为0.258mg/L,平均水深为1 m,按年P/B系数100、饵料系数取20(主要是硅藻等优质食物)计算,浮游植物年平均鱼产力为32.25kg/hm2,按0.27万公顷水面计算,年产鲢鱼86t。

3.2浮游动物鱼产力

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4.701mg/L,平均水深1 m,按年P/B系数20、饵料利用率40%、饵料系数取10计算,年平均鱼产力为47.1 kg/ hm2。按0.27万公顷水面计算年产鳙鱼125.6t。

3.3底栖动物鱼产力

底栖动物平均数量为4.74 g/m2,全湖0.40万公顷水面底栖动物总量为192t。按饵料系数80、利用率30%计算,平均鱼产力为1.8kg/hm2,年鱼产量为7.2t。

3.4水生维管束植物鱼产力

水生维管束植物生物量为1 018g/㎡,按饵料系数取120、利用率30%计算,平均鱼产力为38.25kg/hm2,按0.27万公顷水面计算,年产量为102t。

4水生生物资源现状与增殖保护措施

4.1现状分析

焦岗湖浮游植物以硅藻、绿藻等微小个体种类和数量为主,但生物量较小。浮游动物以小型个体的原生动物种类和数量居多,而个体较大的枝角类和桡足类较少。水体中浮游生物总量少,不利于滤食性鱼类的摄食与生长。

焦岗湖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少,生物量偏低,鱼产力较小。水质检测表明,湖水呈弱酸性(pH值平均为6.2),因而造成底泥酸化,代谢物及有害物质沉积在淤泥中,导致底栖动物生存环境恶化,种类和数量减少。

水生维管束植物以菱、芡实及茨藻为主,而草鱼喜食的苦草、菹草、黄丝草等沉水植物的种群数量较少,生物现存量小。经分析,水生植物群落主要有莲群落、菰群落、莲+芡实群落及芦苇+菰群落。表明焦岗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群和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植被结构脆弱,沉水性植物群落趋于退化。

4.2增殖保护措施

4.2.1退网还湖。对现有的围网进行合理布局,逐步减少围网面积,给湖泊一个休生养息的过程,以充分发挥湖泊鱼产力效果,保持湖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

4.2.2建立渔业生态保护区。在划定禁渔区和禁渔期的同时,建立渔业生态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严禁任何作业行为,逐步恢复水体的缓冲和自净能力,同时保护鱼类产卵场。在进行旅游业开发的同时,注重保护水体的生态环境。建议在鱼类产卵场、上游河流入湖区、下游湖水出湖区及中游水草繁茂区各建立一个生态保护区。

4.2.3鱼类的人工放流。在对湖泊进行人工放流时,放养量不宜过多,放养规格应大一些,以免因天然饵料不足造成鱼类生长过缓,起捕规格偏小。放养量和放养比例要根据饵料生物资源量、鱼类生长情况及水质现状进行逐步调整。

4.2.4对水产资源变动状况进行长期监测。焦岗湖水面较大,目前水体负荷过重,资源再生能力较弱,物质循环速度缓慢。因此需对湖泊水质状况、水生生物及鱼类资源变动情况进行长期监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焦岗湖水体的生态环境,保持水体的生态系统平衡。

4.2.5加强管理。大水面养鱼,“三分养、七分管”,因此,必须加强对湖泊的管理,尤其要对禁渔区和渔业生态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在鱼类生长旺季和繁殖季节要特别强化管理,严禁有害渔具渔法进行捕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