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还要被GDP忽悠多久?

2007-01-07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48期
关键词:巨无霸购买力平价

我们被世行用20年前的物价水平算出来的购买力平价指数GDP忽悠了许多年,甚至有人连人均GDP超过美国的话也放出来了——“不能不看好中国”,当然也就再懒得居安思危了

最近世界银行公布新数据,承认中国的GDP被高估了40%。按购买力平价指数(ppp)估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应该是6万亿美元,而非过去估算的10万亿美元。

初一看新闻,还以为是搞笑。记得当年老外到秀水街的小摊上买东西,有所谓“拦腰斩断”之说。即小贩一件时装要价100,你放心砍到50,最后小贩还是赚了。如今堂堂世界银行,也活像个摆摊儿的。一转眼,中国经济缩水了40% 。

原因是什么?主要是因为经济学家们低估了中国的生活费用。所谓购买力平价指数,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巨无霸汉堡”计算法:假设在美国的麦当劳买一个巨无霸汉堡是4美元,在中国只卖 2美元,那么一美元在中国的购买力就比在美国高一倍。所以,一些生活费用低的发展中国家,虽然GDP按美元计算很低,但折算成购买力后就不低了。

问题是,世界银行估算中国购买力时,用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物价标准。最近20年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物价自然也跟着上涨。现在中国已经不那么便宜了。最近国内一位访问学者,从美国中西部的大学打电话告诉我:美国的生活费用居然比上海便宜多了!甚至连食品也是美国便宜。

这一变化,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深远。道理很简单:中国如果便宜得很,那么接受发达国家的外包就可以发展经济。比如几年前周其仁先生的“衬衫经济学”根据就在这里:中国人靠劳动力便宜、走低端的路,把生意都从美国人手里抢过来。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的放慢,中国会贵起来。如果中国比人家贵,那就不可能在家里等人家的外包,而是应该中国把一些产业外包出去的问题了。中国经济必须为这样的前景作好准备。

这一点,我在世行“变卦”之前就已经观察到了。就在两个月前,我写了篇《“贵美国”,“贱美国”》,指出美国贵中国贱的说法似是而非。比如大约200平方米独户住房,在加州的Beverly Hills平均价格是221万美元,在得州的Killeen则平均仅13.6万多,差价达到200多万美元!实际上有两个美国:“贵美国”和“贱美国”。贵的美国比中国贵,贱的美国则比中国沿海大中城市要贱,事实上,印度的公司就已经把从“贵美国”外包来的工作再外包到“贱美国”去,那里费用低还不说,而且基础设施良好、政府清廉有效率,行贿送礼的费用全省了。

我们被世行用20年前的物价水平算出来的购买力平价指数GDP忽悠了许多年,觉得中国按这个数已经是世界老二了,再过5年超过美国当老大,甚至有人连人均GDP超过美国的话也放出来了。然而,民工荒、物价上涨等等现象,无不证明我几年前的预言:中国不能单靠便宜来进行国际竞争。

其实,即使世行调整了对中国经济规模的估算,这种购买力平价指数的GDP还是一种忽悠人的估算。常规的GDP估算,是以货币面值为标准的。这种标准,虽然对生活费用问题照顾不足,还是有其内在的逻辑。我们把世界各国GDP的排名从常规估算法转化为购买力平价指数估算法后就会发现:那些生活水准高、制度健全、环境良好的国家,如美国、日本、西欧各国等等,实力都有大规模的缩水。而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则实力大增。

这是因为购买力平价指数的估算法忽视了社会综合环境的价格。从表面上看,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在北京和在美国吃是一样的。但不要忘记,人们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吃饭,而且是为了生活。在北京生活和在美国生活即使都靠巨无霸汉堡来提供卡路里,质量还是非常不一样:你除了卡路里的摄入外,还要考虑呼吸什么样的空气,邻居是否友善厚道,警察法院是否公正,办事是否必须请客送礼行贿。这些都是有价的。

更形象的例子是不久前我去波士顿近郊找房子。到一个小镇,人家实行的是一英亩制度,即一栋房子的占地必须是一英亩(将近一个足球场大小)。这样就保证了房子周围的园林面积,保护了环境。结果当然是把房价推上去了。表面上看,这样高的房价说明你手里的美元购买力低,实际上则说明人家愿意用钱买环境。

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总量的“腰斩”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再不能被GDP主義忽悠下去了。

猜你喜欢

巨无霸购买力平价
从中长期视角看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汇率走势
“失信”的爸爸
欧洲购买力人均降近800
5000块人民币的“平价”太空之旅
“巨无霸”到底有多大
功力又增强了
谁是你的消费导师?
卫生部正名“平价医院”政府办“惠民济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