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在词汇学上的重大贡献

2006-10-13王振顶查中林

现代语文 2006年1期
关键词:颜渊引申为论语

王振顶 查中林

《论语》在中国乃至世界政治、伦理思想、文化、教育、文学上,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深远影响,同时它在汉语言学分支中的词汇学上,也具有重大的贡献。《论语》是语录体,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中国上古口语用词和一般词汇的特点。对《论语》词汇的深入研究可以促进汉语词汇研究的深入,可以使上古词汇在《论语》成书阶段的面貌、特点更为清楚鲜明。因而,徐朝华先生在他的《上古汉语词汇史》中说:“对上古时期的不同历史阶段词汇发展中的问题,要选取最具代表性的问题作为重点,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如:战国时期,思想领域中的‘百家争鸣,使汉语词汇中涌现了大量新词,诸子所使用的‘雅言,为汉语文学语言词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因而对先秦诸子书中的用词,应当作为研究上古中期词汇发展的一个重点。”

目前,对《论语》在词汇学上的价值研究得还很零碎。笔者从历时比较和共时比较角度对《论语》词汇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总体看到《论语》在汉语词汇学上的许多重大贡献。

一、《论语》记载了孔子的正名思想,对反映事物的词语的使用和解释具有开创

意义

该书反映了孔子是我国最早提出“正名”的思想家;《路》有孔子著名的语句:“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指出了“正名”的重要性。

春秋后期,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急剧变化,产生了事物的称谓与其所指事物之间的矛盾或“名”与“实”不相符合的现象。一些旧的名称未变,而它所指的东西却已变了还有一些新事物却没有公认的称谓。这种所谓名实“相怨”、“相违”的现象,它反映了在社会剧烈动荡和变革时期人们的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现实的情况。对所谓的“名实相违”、“相怨”,孔子感叹:“觚不觚,觚哉!觚哉!”正是说,被指称为“觚”的东西不具备“觚”的属性或特征,名不副实,这难道叫“觚”吗?他论证了词语与所指事物或概念要一致,词语表达要准确,提出了直接陈述、说服、显示、描述等类似定义的方法来辅助解释词语、表达概念的定义,并重视用定义的方法达到正名的目的。例如关于“仁”,孔子对不同学生的提问,针对不同的情况,从不同的方面作了回答。“司马牛问仁。子曰:‘者,其言也讱。《颜渊》)” 据《史记》记载,司马牛“多言而躁”,所以,孔子的回答即是针对他的缺点而言的,但又不尽然,他从反面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阳货》)”“仲弓问仁。子曰: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阳货》)”“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对自己的得意门生,孔子回答得最详细:“颜渊问仁。子曰:‘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关于“仁”的言论,孔子还在其它的场合多有阐发。“仁”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孔子从不同的角度或方面,或从内涵,或从外延,或从正面,或从反面,淋漓尽致地将其本质属性、外在特征、行为规范、道德修养、功用目标等表述出来。孔子关于“政”、“礼”、“孝”等概念也都有精彩的表述。孔子还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原则,要求先搞清楚“名”的确切含义,通过“正名”达到“正实”的目的。只有名副其实,名实一致,才能名正言顺。孔子的这一原则,明确提出了“名”(概念、语词)必须具有确定性的逻辑要求。《论语》记载的孔子之“正名”说,萌动了先秦名实之辩的思潮,对今天理解词汇学中词语与概念、事物的关系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二、《论语》创造了反映儒家思想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词语,大大地增强了汉语言

的表达能力

春秋末期以前,词汇中表示意识形态的词语数量不多。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为了阐明、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创造了一些本学派政治伦理思想和哲学思想的新词语,大大地增加了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词语在汉语词汇中的比重,其中有些词语后世成为常用词,一直使用。《论语》中这类词语有:“忠、恕、弟、正名、中庸、有道、无道、从政、乡愿、克己复礼”等。“忠”(《学而》)指对人尽心尽力。“恕”(《卫灵公》)指以己度人,推己及人。“弟”(《学而》)指敬爱兄长。后作“悌”。“正名”(《子路》)指正定名分。“中庸”(《雍也》),孔子的最高道德标准,指为人处世要无过无不及。“有道”、“无道”(《公治长》),用于指社会政治。“有道”指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无道”指政治黑暗,天下不太平。用于指人,“有道”(《颜渊》)指有道德学问的人;“无道”(《颜渊》)指不行正道的坏人或暴君。“从政”(《雍也》)指参与政事。“乡愿”(《阳货》)指貌似忠厚,实与恶俗同流合污的人。“克己复礼”(《颜渊》)指约束自己,使言行合于礼。

孔子及弟子为了更好地阐明、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在《论语》中还从民间口语中汲取或创造了许多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这些词语对丰富汉语词汇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当时来说的新词语有:“文章、文学、雅言、异端、弟子、后生、乡党、束修、血气、陋巷、应对、疏食、浮云、发愤、聚敛、货殖、草创、讨论、修饰、润色、耳顺、穿窬、巍巍、率尔、俨然”等。“异端”(《为政》)指不正确的议论。“货殖”(《先进》)指经商营利。用“异端”表示与自己不同的、不正确的言论,用“货殖”说明经商而获利,简单明了。“疏食”(《述而》),粗粝的饭食。“陋巷”(《雍也》)狭窄小巷。用“陋巷”、“疏食”来说明生活条件的低下,非常形象。“为命、裨湛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宪问》)” “草创”、“讨论”、“修饰”、“润色”四个词,说明辞令产生过程中拟草稿、提意见、修饰加工、进一步修饰几个步骤,非常清楚。

《论语》中有些语句,后来经过人们普遍运用,逐渐演化成为成语或格言。成语有:“不耻下问(《公治长》)”、“过犹不及(《先进》)”、“名正言顺(《子路》)”、“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后演化成“杀身成仁”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后演化为“松柏后凋”)、“四海之内皆兄弟(《颜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后演化为“启发”)、“温故而知新”、“分崩离析(《季氏》)”等。格言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既来之,则安之(《季氏》)”等等。

三、此书为其以前的很多语词增添了新的意义

《论语》在创造新词的同时,也使一些语词增添了新的意义。这些新义,在当时或后世成为该词的常用义。“儒”,本指有专门知识、技艺,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人。《周礼曁旃贂大宰》郑玄注为:“儒……有六艺以教民者”。私学兴起后,“儒”转为指代“学者、读书人”。“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雍也》)”战国时,“儒”又成为学术流派的名称。“文”在《论语》之前,指文采。在《论语》中增加了有关政治伦理思想方面的意义,表礼乐制度意。如:“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子罕》)” “中”,甲骨文意为中间、当中;儒家又指中庸之道,如:“允执厥中。(《尧曰》)”

四、吸收了民间俗语、谚语,使用了不少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使之得以流传;

大量使用反义词、同义词为这些词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南人有言曰:‘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子路》)”就是吸收当时民间口头流传的俗语,这样就得以在书面语中长期流传下来。

为对比突出儒家观点学说而使用反义词,如:“君子与小人,善与恶” 等等。由于当时思想的活跃,新词出现,方言词汇进入“通语”,特别是由于词义的引申,使语言中陆续出现了许多新的同义词。如:黎民、匹夫、百姓,“匹夫不可夺。(《子罕》)”中的“匹夫”与出现最早的“黎民”(最晚西周时已有)形成同义词。“询、问”是表求问的一对同义词,概念意义基本相同但在形状、方式、程度适用范围、侧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在《论语》中,它们的差异通过孔子与弟子的问答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五、在构词方面,《论语》反映了东周中期的构词方式,为研究当时的构词法提供了例证。

该书中的构词方式有两大类。

1.词义引申产生新义,新义音变而成为新词。⑴表名物的词引申,表动作行为的意义,后来音变而成另一词。“道”本指“道路” ,引申义“引导”,后音变为阳平声,如《为政》:“道之以德。” “冠”,帽子,引申为戴,戴帽子,音变为去声,如《先进》:“冠者,五六人。”“衣”,衣服,引申为穿(衣服),音变为去声,如《子罕》:“衣敝缊袍。”“枕”上声字,枕头,引申为“以头枕物”,音变为去声,如《述而》:“曲肱而枕之。”“泥”,泥土,引申为阻滞,音变为去声,如《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妻”,妻子,引申为以女嫁人,音变为去声,如《先进》:“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朝”,早晨,引申为朝见,字音中声母由不送气变为送气,声调由阴平变为阳平,如《宪问》:“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不及物动词词义引申产生及物动词性意义、用法。“语”,说话,谈论。引申为“告诉”,由上声音变为去声,如《阳货》中有:“居,吾语女。”这种构词方式反映了汉语在单音节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时,采用的首要方式。

2.单音节字以一定的语法关系构成多音节复合词。据程湘清先生统计,《论语》共有15883字,总词数1038个。双音节词180个,多音节词3个。复音词共378个,占总词数的25.1%。双音词中,联合式的有48个,偏正式的有67个。这两种构词方式已初具规模。这种比例和同时代的其他著作所用双音词的比例相比较,可以证明春秋战国时期,词的双音化已经开始。

六、所用形容词生动形象,语气词含蓄委婉,显得语言形象文雅

《论语》中的形容词有:“切切偲偲”(朋友间互相批评、诚恳而严肃的样子),“申申如”(整齐的样子),“侃侃如”(温和快乐的样子),“便便言”(说话明白流畅的样子),“恂恂如”(恭顺的样子),“洋洋乎”(洋溢的样子),“郁郁乎”(文采丰富的样子),“堂堂乎”(别出一格不合群的样子),“循循然”(按步骤的样子),“愉愉如”(轻松愉快的样子),“荡荡乎”(博大的样子),“蹜蹜如”(脚步紧凑的样子)等等。这些形容词用来形容事物的某种状态,虽然仍显得比较抽象,却表明作者力图避免抽象描绘、力图使语言形象化的努力。

《论语》中的语气助词较多,反映出当时的口语通过语气助词来弥补汉语缺少词形变化的语言特点。该书的语气词一般在句尾,并且两三个连在一起。如:“可谓好学也已。”“可使从政也与?”“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这些句子结尾,所用的助词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他们都用于表达一种含蓄委婉的语气,使说话人的音容声貌,得到惟妙惟肖的表达,形成了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儒家语言风范。以至于使后代的文人学士,不顾口语发生变化、时代变化,还“之乎者也”地模仿其中的语气。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论语》在汉语言词汇学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该书的词汇和儒家思想一起积淀于中华文化深处,已经并将继续滋润炎黄子孙。

(王振顶 查中林,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颜渊引申为论语
兔死狗烹
神奇汉字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
一起来说流行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