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鞭催马情满怀

2006-08-29卢竹音

人民音乐 2006年8期
关键词:运粮颤音乐曲

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以下简称《扬》)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至今为止,三十多年过去了,《扬》曲的旋律仍然会不时从校园、乡村、厂矿、军营里传来,会在晚会和广播和电视中响起,会不经意从各阶层的音乐爱好者口中“流淌”出来。经过历史的考验和证明,《扬》已经成为中国名曲,甚至在许多国家流传。这首曲子是怎样诞生的呢?近年我有幸和《扬》的创作者魏显忠先生相识、共事并相交成朋友,对《扬》曲的诞生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了解,特撰此文,以飨读者。

魏显忠是我国笛子演奏家、辽宁省歌舞团(现为歌舞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奏员,现虽已退休,但仍对笛子技艺孜孜追求不息,对笛子艺术的发展满腔热情。说到《扬》曲的诞生,魏老师说:那是“1969年9月,正是秋收大忙季节,辽阔的田野一片金黄。我作为辽宁省歌舞团乐队演奏员随团到盘锦地区农村去体验生活参加秋收劳动。我们把收割好的稻子背到大道上,用马车装运到场院去脱谷、扬场、装袋送公粮。在两个月的劳动中,我身临农村支援国家建设喜送公粮的热烈场面,真正地体会到了丰收给农民带来的喜悦。那清脆嘹亮的唢呐声里是人们熟悉的《满堂红》曲调,男女老少个个喜逐颜开;那运粮的马车一辆接着一辆,红旗招展,锣鼓喧天,车把式扬鞭催马,车上人纵情歌唱,浩浩荡荡的车队奔向远方……就是那种气势磅礴、感人肺腑的场面,深深打动了我的心,使我产生了创作这首乐曲的欲望。经过几天的思考,我决定用东北民间乐曲《满堂红》《银凤锁》作为创作素材,一气呵成了这首乐曲的初稿,起个名就叫《扬鞭催马运粮忙》。

当《扬》的初稿形成之后,大家很热情地肯定了这首乐曲主题鲜明、形象生动、准确,全曲欢快、热烈,富有浓浓的东北地方风格,较好地表现了农民兄弟喜送公粮的热烈场面。但是有一个不足之处,那便是全曲多是老曲调,缺乏新鲜感,不够有时代气息。于是我就朝思暮想,寻找新的旋律。

有一次利用空闲之时,我和乐队几名同志一起去稻田旁的水渠里抓鱼。我一边用脸盆淘着水,一边就情不自禁地随着淘水的节奏唱《满堂红》的曲调,不知唱了多少遍,竟然唱出了

这样的旋律。当时被一位细心的朋友听到,他就说:‘嘿!这几下子多好听!赶快把它记下来,《扬》就用这个旋律做主题太好了!这番话使我茅塞顿开,新的灵感来了!于是那几天,我就抓住这个主题,由此衍生出一些新的元素,并进行组合和构建。由此得到的新旋律,不仅保持了东北地方热情、欢快的风格,同时又给人以清新、向上的感觉。与快板、行板相对照的慢板,我用《银凤锁》作为素材,其旋律抒情、优美,富有歌唱性。其演奏手法借鉴东北的唢呐技巧。同时,在有些滑音、历音中大量加入花舌;在舒展的曲调中还夹用三吐技巧,犹如在欢乐的歌声中穿插着清脆的马蹄声。真是丰收的喜悦唱不完,爱国的深情道不尽。为了让音乐主题贯穿全曲,我在慢板中加入了经过变化的主题:

最后一段是快板主题的再现,随着速度的加快,在轮指般的连续十六分音符中加入花舌,以模仿马鞭声、马叫声,从而把乐曲推向高潮,使乐曲在一片欢欣鼓舞、奔腾向前的镜头中结束。

1972年5月,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访问东北,来沈阳参观访问,省政府要为他准备一台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文艺晚会,节目在全省选拔确定,其中有我的《扬》曲。晚会上,当西哈努克听了我的演奏之后,激动得站了起来,把双手举过头顶长时间地热烈鼓掌。外交部礼宾司的一位同志急忙跑到后台来说,快快快,这个节目还要演一次。于是我赶紧穿上演出服又返场再次演奏。那次一起从北京来沈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把晚会节目录了下来。不久,我团接到通知,中央台要专程来沈录制这首乐曲。

辽宁省文化厅对此十分重视,很快就决定由当时文化厅创编室主任丁鸣同志挂帅,和作曲家秦咏诚、雷雨声等专家一起,帮助修改提高。他们反复听了之后,一致肯定了这首乐曲,认为音乐形象准确,地方风格浓郁,全曲比较完整。但是引子部分用散板,开头的气氛不够热烈,形象性也不够强。建议乐曲一开始就要给人以运粮的车队满载着粮食,洪流般地滚滚而来,势不可挡的感觉。要达到‘鞭扬马鸣铃儿响,车驰尘扬人歌唱的程度,那才能引人入胜。经过几天的琢磨之后,我终于想出了这样的办法:为了具有动感和造成气势,一开始就用两个长颤音:

以表现车轮滚滚、万马奔腾而来的场景和表达车上农民们欢乐兴奋的心情。然后,把我经过几百遍琢磨的鞭声用上:

这样的开头引子和接着奏出的主题就自然地结合起来了。这段重新创作的引子,展现了乐曲的新面貌,中央台的音响导演对这首乐曲的修改十分满意。就这样,在他们一丝不苟、确保质量的严格要求下,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完成了录制任务,这就是《扬》曲的第一次正式版本。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这首曲子是在1972年9月30日,当时正是国庆期间,我记得一起播送的还有唢呐独奏《山村来了售货员》、民乐合奏《大寨红花遍地开》《丰收锣鼓》等。这是“文革”以来播送的第一批中国民族器乐曲,在全国引起了的很大反响。没过几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来信如雪片飞来。据团里业务办公室的同志说,最多的一天收到64封,来信的内容大多数是要乐谱的,还有的是要想了解演奏技法。由于信越积越多,为了满足来信者的要求,团部责成业务办公室的几位同志刻印乐谱,还找了十几位字写得好些的同志连夜写信封,一直忙到后半夜。第二天,寄出去的回信就装了三麻袋。之后,乐谱、唱片由音乐出版社、中国唱片社等百余家单位先后出版发行。澳大利亚的‘澳洲广播电台还把这首乐曲作为华语节目的开始曲,香港的许多电影、电视片都选用了此曲或其中选段。同时,全国许多艺术表演团体、学校、群众艺术馆、军营的专业和业余的笛手们纷纷练习和演出这首乐曲。一时间,许多地方出现了‘处处闻催马的现象。

这首乐曲播送之后,许多笛子爱好者,都学着演奏,也有不少知情人写信给我,问我开头5 音的左手无名指长颤音为什么能这样均匀有力、模仿鞭声的历音怎样才能奏得像,还有问这首乐曲的结构含意是什么、应该怎样去理解和欣赏等等,我或写回信,或当面解释示范,都一一作了回答。比如关于开头‘5的长颤音,我是用原本在第三孔的右手食指左移一个孔位来代替左手无名指的,而且用小臂颤音的技法,这样既可以克服无名指生理上的不足,又可以加大力度和提高颤动的频率;奏‘鞭声的重点首先在于高音‘3·,要使它尽量奏得扎实些、时值长一些,然后手指均匀地快速历轮到‘3音,这样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至于乐曲的每一段描写什么,这只能讲一个大概:开头引子是用长颤音和特殊历音描写运粮的大车队滚滚而来的热烈场面和体现农民们豪放、欢乐的情态。第一段是描写前进中的运粮大车队,从远处望去,如行云般地向前涌进。车上的人们,心情是那样的舒畅,而又抑制不住内心阵阵喜浪激动,于是就唱起了家乡的小曲:

这样小吐音,使气氛轻松活跃一些,还有点像马小跑中的蹄声。然后通过渐慢——突快的手法,转入了第三段快板。快板的旋律基本上是前面的再现,不过速度加快、情绪加剧罢了。但是,结束部分出现了新的因素,差不多都是历音连续和历音与花舌联用的技法,必须一气呵成,不留空隙,这时演奏者的心中要把鞭声、车轱辘滚动声、马的嘶鸣声、人的谈笑声都有机结合在一起。结束句则是和第一、二段间转换的手法互相呼应的,不过是更慢些,高八度往上翻。这时候,就像电影已经放完了,深情感叹一声,利索地结束。不过,我听俞逊发先生的录音里,用长颤音结束,也很有意境,别具一格,也处理得很好……”

在听介绍中,我曾经和魏老师开玩笑说:“就艺术水平和高雅而言,《扬》曲是‘阳春白雪;但就其普及和受欢迎的程度而言,它也是‘下里巴人。你魏老师,是一个‘阳春巴人,而《扬》则是‘下里白雪。”所以,一个艺术品的价值,并不能以其是高雅的或是浅俗类属而论,而是应从实践中接受时间的、人民群众的、市场的考验,大浪淘沙金闪光,路遥才知马力强;更不应该以其是否是“应时势之作”来看。“应时世”之作品者,往往未必持久也,但也不是都不能持久。应者多有粗制者,但也有精品;再则,虽然领导、权力机构或媒体的推崇能起重要的宣传和推广作用,但是一个作品的传播和生存力,归根结蒂不是靠外力,而是靠作品本身的内力。这真是:一曲扬鞭传天下,神州处处闻催马。三十几年力不衰,缘何威力这样大?实在发人深省。

《扬》曲的创作和传播,除了应该大力发扬之外,还是一个值得探讨和重视的创作问题。时代需要《扬》曲这样的作品,那是和《喜洋洋》《幸福年》《三门峡畅想曲》《花好月圆》《彝族舞曲》《小放牛》《三五七》等一样经过历史考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民乐作品,这是一批上乘之作,既是优秀的音乐范畴的精神食粮,又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良好抓手。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尤其是创作人员,都应该以扬鞭催马的精神,在创作工作中满怀激情扬鞭催马,不断探索艺术创作光明之路,努力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

卢竹音 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笛子演奏家、教授,国家一级作曲

(责任编辑 于庆新)

猜你喜欢

运粮颤音乐曲
始乱
本期导读
乌克兰称土耳其扣留俄运粮船
美声演唱中颤音技术的运用研究
基于任务单元的运粮车响应调度优化
对长笛演奏中的颤音研究
浅析颤音技术在美声演唱中的运用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