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正误比较中探索漫画题的答题奥秘

2006-07-06秦礼芳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4期
关键词:寓意答题例题

黄冈市2005年中考试卷中第6题是一道漫画题,其内容如下:

6.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据统计,考生的答案大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要保护森林资源(不要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2)要保护水资源(不要排放污水),防止水源污染。(3)要合理开发旅游项目,保护水资源。(4)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势在必行。(5)要解决人浮于事的现象,机构必须精简。

这是一道学科渗透题,题目选用漫画,考查的是考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还有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度、辨证思维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近年来语文考试更注重学科渗透,注重能力和运用的趋势。要知道以上答案正确与否,先得参与漫画题的讨论,从这道例题去探索解答漫画题的奥秘。

一、漫画题有何特点?

漫画题主要有简明、新颖、灵活等特点,所以近年的中考,屡屡被命题者所青睐。

1.简明。用漫画作题材,简洁明了而又形象生动,能够给人以启迪。它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标题。即漫画的题目,它是漫画的灵魂,它往往告诉考生漫画的主题思想。如例题中的《“三个和尚没水吃”新编》。

(2)主体。即漫画图本身。它由各要素整合而成,形成特定的情景和主题思想。这里所谓的要素,包括每幅图中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如例题图中三个和尚寻找不到饮用水时的形态动作表情;还包括三幅图之间特定的情景变化。

(3)画注。即对漫画情景的提示和注解,以便于考生把握答题要点,力求答准答全答好。如例题中图内和图下标题的文字。

(4)问题。是漫画试题的归宿,即指定考生按其要求与内容解答的问题。如例题中的“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还包括对画面的说明、描写、议论和对漫画的寓意的理解等等。

2.新颖。这是就本题的具体内容而言的。它较能体现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诙谐幽默,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如例题便体现了时政热点,显示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处理“经济效益”与“环保意识”之间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愿望。

3.灵活。除选材广泛,命题形式多样外,漫画题的解答(如例题)见仁见智,具有开放性,答案不要求统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考生以较大的答题空间,更需要考生在理解漫画寓意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去组织答案。从而考查了考生的识记、理解、分析、辩证、逻辑、迁移和综合运用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漫画题对考生而言,只要你做,是不愁得分的。

二、如何解答漫画题?

第一步、全面观察,分析漫画所蕴涵的寓意

这一步骤包括“四观察”:(1)观察漫画的主体,分析其组成的要素(如例题三幅画的山顶,山中和山下三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三幅漫画之间的变化及内在联系。(2)观察在画面形成的特定情景中人物的活动(如每幅漫画中和尚下山寻找不到饮用水时的情态),分析蕴含的深刻道理(主题思想)。(3)观察画中对特定情景的暗示(如例题图中田土开裂、污水龙头,旅游山庄的标语等细节),分析解题思路。(4)观察漫画标题,分析答题重心(如例题题目“‘三个和尚没水吃新编”中的引号和“新编”二字,结合现实社会生活焦点、热点,方知漫画图意是谈“经济效益”与“环保意识”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我们只有全面观察、分析漫画题,才能准确领会漫画所揭示的问题,把握答题要点,避免答偏。通过综合观察、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例图是在警示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的严重后果。

第二步、联系教材,寻找解题依据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这是命题者的意图,并已成为广大师生对此类题所达成的共识。漫画寓情于景,所要揭示的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教材中学过的知识。因此,我们在解题时,务必从不同角度思考漫画反映的主题与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相联系。据此,我们的考生是不难从美术的角度去领略作者的创作意图,感悟漫画蕴涵的讽刺意义;不难猜测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搜寻解答例题的突破口;也不难在初中语文、政治、地理、生物等教材中找到例题的解题依据(或要点)的。

第三步、联系社会生活,采取相应的解题方法

漫画是描绘生活和时事的图画,每一幅漫画都是现实生活直接和间接的反映,都具有一定的生活时事背景。考生只有联系生活时事背景,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例题具有开放性,人文性,不仅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成熟的个性和审美能力,才能联系当今人类最关心的环境保护问题,整合三幅漫画的内在联系,从诙谐幽默的标题、鲜明生动的画面情景、画中人物的行动、神态等诸多因素去领略作者的创作意图,领会漫画的寓意,融会贯通,归纳出答题的正确观点。如例题所列举的5个答案中,(1)、(2)、(3)三个答案就是按照漫画的寓意伸发出来的,与漫画所反映的当前“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社会背景一致。而(4)、(5)两个答案却是错误的,片面的,其思维定势还停留在原来寓言故事的基础上,只抓住三个和尚的故事本身而不延伸出去谈论画面暗含的现实意味,与“保护自然环境,建立和谐社会”这个主题相违背。

总之,在备考的过程中,考生要掌握漫画人文性的特点,注意各学科知识的渗透,积极参与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各自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加强自己的知识积累,积淀自己的人文素养,关心社会生活,做到博采厚积;同时,要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一些社会焦点、社会热点问题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某些社会现象要做到耳熟能详,褒贬分明;要坚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成熟的个性,考试的时候,才能做到厚积薄发,稳操胜券。

(秦礼芳 贵州遵义县后坝中学)

猜你喜欢

寓意答题例题
邀你来答题
美好寓意品芝麻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盛放的寓意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