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圣陶语文性质观新探

2006-07-06班艳增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4期
关键词:国文叶圣陶工具性

陈 霞 班艳增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一代宗师,他的语文教育观几乎涉及到学校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如语文教学目的论、性质观、教材论、教学方法论、教师修养论等等,而且在各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精到的见解。在中小学从教十年的经历使他对语文学科教育有了完整而深切的体会,因而他的论述往往是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去面对语文教育,切实的从语文教育的基本问题出发,以儿童的发展为根本的支撑点去进行研究。可以说,他的理论体系对我们语文学科建设起了奠基的作用。但是,由于他并没有完整的专著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他的教育观念往往是散见于各种文章、谈话中,因而他的思想也容易被人误读。语文性质观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部分,可也是争议最大的一部分,这给语文学科建设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与模糊。为此,我们应该重新完整的认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性质观,这样才能更真切的认识我们的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语文是工具性学科。他曾说过“国文,在学校里是基本科目中的一项,在生活上是必要工具中的一种。”1962年在《认真学习语文》中对1949年给语文定名做了解释,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不是目的。比如锯子、刨子、凿子是工具,是用来做桌子一类东西的。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1978年又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到1980年则提出“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说不能做人。”工具性学科虽然在以前的课程标准中就已经提出来过,并非叶圣陶先生的创造,但是把工具性学科这么详细而全面的加以论述,对我们语文教育起了如此重大作用的,他还是第一人。并且,在他所领导编制的教学大纲中也明确的提出了语文是工具性学科,此后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虽然或有变动,但工具性始终被认为是语文的基础性质。

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不仅是工具,而且还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中包含有人生观、道德观在内。语文作为一种交流交际的工具是离不开人的思想和感情的,1934年他就提出“国文这一科,比较动物、植物、物理、化学那些科目,性质含混得多。有些人认为国文这一科并没有什么内容,只是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而已。但是有些人却以为国文科简直无所不包,大至养成民族精神,小至写一个借东西的便条,都得由国文科负责。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还有种种的看法,各不相同的认识。如果一百位国文教师聚在一起,请他们各就自己的见解,谈谈国文科究竟是什么性质,纵使不至于有一百个说法,五十种不同的见解大概是有的。”可见他早已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复杂性,自然不会简单的将语文学科定为纯粹的工具。

一、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是工具,是从现实需要出发的,使个人能够更好的面向生活,面向实际。这主要指三个方面: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来说,它是思维工具;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它是表达、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从教学论的角度,它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工具。

他认为 ,“语言是和思维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固定形式。只有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语文科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思维。”所以他强调在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思路,要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维的训练结合起来,说话写作要想心思,才能说得明白,写得清楚。1959年他又从人们生活的实际出发,提出“咱们生活,咱们劳动,咱们学各科知识,咱们做各种工作,非跟别人打成一片不可,非彼此了解不可。跟别人打成一片,彼此互相了解,全靠语文,语文的重要可想而知了。”1978年时补充“如果没有语文这个工具,我们就不能很好的与人交流,不能吸收信息也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不仅对我们个人有危害,对社会也会造成危害。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所以无论是各科的学习还是个人平日的思维和生活,我们都需要用到语文这个工具。如果不善于利用这个工具来进行很好的理解和交流,各科知识都不可能学得好,人们也不可能很好的思考和生活。他把语文学习同个人、生活、社会都联系起来,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语言文字的学习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必须知行合一,最终还是要应用于实践,为的是学以致用。

二、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童所以需要国文,和我们所以教学童以国文,一方面在磨练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练习表出情思的方法,不志有把捉不住之苦。”前者是根本,只有把这一步做好了,才能谈到后面的种种形式的东西。教师应当为儿童创造一个境遇,引起他们的需要和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儿童的心灵,使他们情绪丰富,思想绵密,其次才是训练他们的语言和写作的形式等等方法。而在教学方法上,他也往往重视教师的引导,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探求。认为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能够脱离教师,能够自能读书、自能写作。如果以我们现在的理论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灵和完善人格发展。

三、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学习的任务和独特之处就在于吸收阅读与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与写作的习惯,完成听、说、读、写四项任务。

1932年叶圣陶先生说国文科的目的就是“整个的对于本国文字的阅读和写作的教养”,换句话说,就是“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两项。在1942年他又说阅读与写作是国文科的专责,“每一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认清楚: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因此他认为“普通人在国文方面,大概只巴望养成两种好习惯——吸收的好习惯与发表的好习惯。” 而“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认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听、说、读、写同样重要。”他认为语文教学如果纯粹是阅读和写作训练的话,那么什么书籍和文章都可以作为示例。可是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那么它就除了技术训练之外,还有教育的意义。但是国文这一科又不能把精神训练的一切责任都担在自己的肩上,语文教学有它自己应该担的责任,那就是阅读和写作训练。而这种责任不仅要讲求方法,同时也要养成学生一辈子的习惯。而他的方法最终也是要化为自身的习惯的,那样“才算是贯彻了学习国文的本旨”。

四、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让学生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是为了不教”。第一个“教”是示范性,通过我们教,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作文。自己能够独立读书、独立写文章。这实际也是孔子的“举一反三”。教是为了达到示范性,往后学生可离开老师独立读书。他这句话的最终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写作习惯。他强调习惯的养成,其实也是把学生当成了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我以为学生既然要一辈子独自看书作文,语文教学就得着眼在这一点上,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主张教学的最终目的使为了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生活中遇到需要运用语言文字的场合,能自己研究,自己解决。强调教师的引导,认为教育工作如同扶持孩子走路,虽然小心扶持,但是时时不忘放手。为此,他才强调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孩子能够在老师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能自能阅读和写作,也能自己吸收信息和发表情感。

可见叶圣陶先生的语文工具观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他不仅仅是强调工具性,强调语文实用的一面,而且也注重学生的思想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的独特感受积极进行引导,创造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能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受益终身。这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本,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教育思想。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性质观绝对不是单纯的工具观,它包含着很多语文本质的真谛在内。他关注的不仅是形式的东西,工具的性质,更是活生生的人,是人的心灵发展,是人的现在和未来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工具性并不仅仅是语文科才有,数理化等等也都有工具性,而且片面的强调工具性,也容易产生理解的误差。况且工具毕竟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拿它来做为一个学科的科学定义仍有不妥当之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给语文定性。但人文性本身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定义,人文性真的能代表我们语文的学科性质吗?诚然我们的语文学科有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作用,但是像历史地理难道没有人文性质吗?在那些科目当中人文因素也很深厚,只是我们语文中的人文因素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熏陶的,具有更优越的条件,但它终究还是离不开语言文字这个载体。故而我们的语文学科性质仍然是值得探讨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忽视了语文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掌握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即吸收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并从中培养人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吕叔湘先生在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所作的序中就认为,尽管叶圣陶先生的许多教育论文“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但在现在仍然没有过时,仍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原因何在呢?吕先生说:“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

叶圣陶先生道出了语文教育的真谛,在这个先进的教育思潮不断涌现的时期,我们不应该忘记了自己的方向,应该回到语文学科本身认真的思考,踏踏实实的探讨我们语文的本质。只有这样,我们语文教学的各项活动才有方向,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找到自己的路,自己的根。

(陈霞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班艳增 广西梧州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国文叶圣陶工具性
转弯, 也是人生的一种前进方式
打麦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霜的工作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