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2006-07-06卢红博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4期
关键词:幻灯虎耳草翠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重点分析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分析主要人物翠翠的心理描写,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结合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观看电影《边城》,先感受小说的特殊情调,自我分析文中主要人物的情感。然后再介绍背景知识,并就文中的人物与情感展开讨论,体会小说的文化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沈从文描绘的质朴的湘西风土人情,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教学重点欣赏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体会沈从文的小说风格,进而体会人性之美是本文的学习重点。

教学难点结合背景知识,体会小说的人性之美与思想内涵,是本文的学习难点。这正是沈从文小说所透露出与同时代(以批叛现实为目标的)作家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心态和文学主张。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明确目标

教师情境引入,确定学习目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小学毕业就当了兵,却先后在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数所高校任教,并担任多种大报、副刊主编,他曾两次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在欧美和韩日等许多国家广泛流传。在当时的北京形成了“京派作家群”,这位作家就是沈从文。(幻灯1:沈从文照片)。沈从文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就是《边城》。

课前我们已经观看了电影,并让同学们预习,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分析一下本文中主要人物翠翠的心理描写。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达成过程

(一)复习心理描写的常识(幻灯2)

明确: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情境中所产生的内心的想法、感触、情绪和意识等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

直接心理描写:可以用作者的语言,把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客观地加以描述和剖析;可以用人物的语言,将内心的隐秘直接倾诉出来;还可以借幻境的描写来曲折地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

间接心理描写:常借助人物的肖像、表情动作、语言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

(二)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幻灯3)

1.文中哪些地方是翠翠的心理描写?

2.每处表现了翠翠怎样的心理?

3.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其心理的?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情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直接心理描写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

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直接心理描写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间接心理描写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5)翠翠的梦,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平时攀折不到的虎耳草轻而易举摘到了?翠翠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耳聪目明草。(心形,象征爱情)(幻灯4:虎耳草图片)“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耳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直接心理描写

(6)当祖父把实情告诉翠翠的时候,注意此时翠翠的心理变化。“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谁的气呢?

明确: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间接心理描写

(7)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芦管,为什么“觉吹得不好”?老船夫长长的曲子,为什么“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明确: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直接和间接心理描写

(8)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明确: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这时她已经知道虎耳草要交给谁了。——间接心理描写

在作品节选的这部分当中,作者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通过朴素、自然、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翠翠内心的烦恼,说不出的冲动在少女的心湖上如乍起的风波回环激荡,充满诗意,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下面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经验来鉴赏一下这首诗。

三、扩展学习,借古诗词《春怨》来加强对心理描写方法的理解。(幻灯5)

这首诗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学生自主发表看法、师生互传问题、协同发表看法)这首诗的主人公的丈夫从军在辽西,妻子独守空房,自然而然会生相思之情,但这首诗的特点是仅以妻子打走黄莺这一动作,就顺理成章地展示了女主人公的全部心思,别有情趣。看似反常的动作却符合其心理。

四、写作练习,运用心理描写方法进行片段作文练习。

五、欣赏音乐,在用歌曲演绎的《边城》当中结束。

(幻灯6播放歌曲〈等等等等〉)

这篇小说描写的是湘西儿女翠翠与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可这篇小说为什么叫做《边城》呢?他的创作动机是什么呢?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的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席恰如其分的说明。”好了,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究。

六、板书:

翠翠的心理发展历程:

(卢红博 黑龙江省阿城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幻灯虎耳草翠翠
古人竟然用这种小花熏屁股
HPLC法测定西藏不同产地虎耳草中虎耳草素含量
3种虎耳草属药材提取物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防治作用的比较
翠翠的心事
幻灯幕和黑板
初遇二老傩送
虎耳草不同表现型对比研究
幻灯与电影的辩证
——一种电影考古学的研究
本刊关于视频及幻灯文献引用格式试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