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识人类学

2006-06-28甄健敏

全国新书目 2006年12期
关键词:后门人类学教室

甄健敏

看到本书的名字,马上产生了疑问,没有后门的教室?什么意思?“后门”在社会上当然被理解为为达目的而寻找的非正常途径。它与教室联系在一起,又能表达什么样的意思呢?待打开书本读下去,渐渐品出了作者阐述的人类学概念,这种比较艰深的学科,用相对通俗的意思讲解出来,使对人类学感兴趣的读者能够理解高层次学科的内涵,作者的表达方式是很有讲究的。

本书作者王铭铭曾在英国留学,获伦敦大学东方非洲学院人类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教授。王铭铭著述颇多,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他:“王铭铭把西方最先进的人类学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并把西方的理论拿来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中央民族学院的张海洋为王铭铭在中国人类学中的位置做了一个定位。他说,中国以实地调查方式做相关研究的人类学会会员大约有上千人,在专业领域,也就是在各个大学和研究所从事这项工作的大约150到200人,真正有学术地位的,大约只有15到20个人,王就是其中之一。

本书收录作者10篇学术讲座发言稿和会议发言录音整理稿,以随谈形式,展现人类学对于现代生活方式、文化、环境、“全球化”等现实问题的解析,求索中国人类学学科重获文化特征、天下视野及世界地位的可能方式。这些是根据他的讲座整理的,有些句子可能不很连贯,但读起来很亲切,再加上他举了很多身边的故事,很容易理解,是人类学入门不可多得的读物。文章的主题涉及人类学这门学科是怎么来的,对人类学重要的理论流派进行了疏理,没有按时间顺序,而是按区域,主要是英、法、美三国的理论传统,还讲了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他主要谈了四个方面:亲属制度、政治、经济和宗教、仪式、象征。

再回到本书的题目上,作者是这样解释的。我由教室想到后现代的社会理论家所说的一种叫做“空间的暴力”的东西。还是举“没有后门的教室”为例,这种教室的特点和力量都在于,设计师期待我们老师把前门一关,就能使整个教室秩序井然。只要前门一关,你们就没有了“退路”,只好待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一排排整齐地坐着的学生。在这样一种师生区分的教室里,学生想离开这个教室,就要冒巨大风险。这里隐含的社会逻辑可以说就是一种“空间的暴力”。作者认为,“没有后门的教室”是一种社会形态,是我们几千年来在其中存在的社会的一种缩影。

原来书名是这样的含义。相信读过此书后,即使对人类学没有什么了解的读者,也会如我一般,被人类学所包含的新鲜理论所触动。

(《没有后门的教室:人类学随谈录》,王铭铭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22.80元)

猜你喜欢

后门人类学教室
视觉人类学视域下的民族志摄影、保存和传播
不要在教室打闹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不要理他
从梅里亚姆的界定看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本质
这个班还不错
没睡醒
考驾照
什么是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