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直道:2000多年前的军用高速公路

2006-05-14梅旭东

知识窗 2006年2期
关键词:蒙恬秦军咸阳

梅旭东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许多伟大的军事工程都出现在秦始皇时代。在建筑史上留下彪炳千秋的阿房宫、骊山陵、万里长城已经为世人所知,但通行全国的驰道和远达塞外的直道知道的人却不多。随着对秦直道遗址的勘查和研究,秦直道开始从尘封的历史烟云深处脱颖而出。有专家说,秦直道规模宏伟浩大,其历史意义并不亚于万里长城。

历史迷雾中的伟大工程

秦直道由秦都咸阳附近的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北)北行,至子午岭上,循主脉往北,一直到达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西)的阴山脚下。全长“千八百里”,大约相当于现在的700公里,路面平均宽度大约30米。由于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

直道所过之处,地势险恶、人迹至今罕至。几十万筑路民夫劈山填谷,就是越过海拔1800米的子午岭也不回避。道路的修筑用黄土夯筑,夯得非常结实,以致直道上树木至今也无法成活,路面上只生长一些生命力顽强的野草。在某些地段,汽车仍然可以行驶,2000多年后,凄凄黄草下时隐时现的古道,依然让人感受到秦人的意志。

关于秦直道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司马迁在《秦始皇本纪》里说:“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在《蒙恬列传》中则说:“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道未就。”此外,就很难找出关于秦直道的记载。

秦始皇不惜国力用了两年的时间修筑这条工程浩大的直道又是为了什么?或许,只有追随秦始皇那支无敌军队的足迹,才能找到答案。

追溯遥远的战争足迹

众所周知,秦统一六国之后,先是南方土著叛乱,秦始皇历时四年,倾国力于一役,终于在公元前215年平定南方,帝国的疆域一直拓展到了南海之边。接下来匈奴人又成为秦军最后一个对手了。北方草原上这个游牧民族对中原一直是个巨大的威胁,当秦军在南方奋战的时候,匈奴人越过了阴山脚下的黄河,直接威胁秦帝国的都城咸阳。

大将军蒙恬挥师北上,秉承秦始皇的旨意,去解决匈奴问题。但是,30万强悍的秦军并没有立即与匈奴骑兵决战,而是停在了年久失修的长城边上。

秦军和匈奴人周旋了几百年,蒙恬家族几代人都是秦国的战将,他非常了解匈奴作战的特点。匈奴是游牧部落,是游击战高手,他们居无定所,往来如风。如果秦军仓促出击,匈奴骑兵会避开锋芒,绕到别处大肆抢掠,甚至凶猛攻击秦军的后方。而秦军劳师远征,寻求决战而不得,旷日持久将无法忍受。几经斟酌,蒙恬选择了长城战略。

所谓长城战略,就是通过修补改造过去的长城,并在长城沿线修建数个由坚固城墙围起的小城,作为戍边军民的居所,把它建成战斗支撑点,使长城成为一个攻防兼顾的作战体系。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长城战略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蒙恬大军以不变应万变,在北方草原上对敌坚持持久作战,匈奴的侵犯行径得到了有效遏制。随着战线的拉长,作战的旷日持久,后勤补给问题日益凸现出来,秦军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供应这支北方军队的粮草主要来自山东半岛。从那里到北方草原,直线距离1000多公里,运粮的队伍要两次穿越太行山,至少三次渡过黄河。史书上记载: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平均每消耗192石粮食才能剩下一石供应军队。为了向前线输送粮草,成千上万的民夫死在了路上。然而,草原深处的匈奴人并没有消失,他们随时可能再次南下。攻打匈奴的战争,后勤运输的艰难,是秦始皇未曾料想到的。作为帝国的决策者,他必须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秦直道,秦始皇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条直道,蒙恬军团的战略物资从帝国的都城咸阳开始,沿途绵延向北,源源不断地运达秦九原城。当年的九原是帝国北疆的军事重镇。军需物资从这里再分发到帝国北部守卫长城与匈奴作战的将士手中。专家估计:北部边疆一旦有事,骑兵部队通过秦直道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中央政府在一周之内就能够基本完成从军队调动到后勤供应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700多公里长的直道,为秦帝国迅速投放部队、及时输送粮草,最终战胜匈奴提供了根本保障。直道,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军用高速公路。

2000多年前,只有秦人才有能力修造这样的军事工程。秦人建立了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物流通道。这些四通八达的道路为南征北战的秦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考古专家测定,秦直道上至少有80座郡城。直道和古栈道通连,相邻二栈道之间,常有若干小道相通,直道有不同的出口,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这充分展现出当时网络系统及物流思想的光辉。

面对这条2000多年前的军用高速公路,我们不禁感叹扎根于神州沃土的“物流实践”源远流长。

猜你喜欢

蒙恬秦军咸阳
沐猴而冠
秦军文:“再苦再累也不退休”
咸阳值雨
声名狼藉
毛笔是蒙恬发明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