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田业余剧团与《王贵与李香香》

2006-03-17郭思俊

文史月刊 2006年2期
关键词:业余剧目剧团

郭思俊

榆次解放后,北田村外逃的村民回到村中开荒种地,重建家园。次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村民们生活安定,渴望进一步丰富生活。于是,由共产党员、退伍军人侯保成、村妇女干部程变叶夫妇牵头,吸收20多名爱好戏剧的男女青年,成立了一个业余剧团,我当时在村小学当教师,就兼任了该剧团的编导。

北田业余剧团成立后,因缺乏资金,剧团成员只好身背粮袋、手持秤杆和账本,走家串户筹集建团资金。村民家中只有粮食,没有现金,但每家每户都对成立业余剧团拍手赞成,于是纷纷捐粮作为建团资金。剧团的幕布和文、武场乐器及汽灯等设备,都是用粮食换来的。

简单的设备具备后,演职人员即投入紧张的排练中。演员们既无从事演戏的经历,剧团也未聘请专业人员指导,仅凭自己的“爱好”,即在两个月内排出了20出传统秧歌和几出短的现代戏。正式演出后,观众的评论是:“大部分演员表演技艺好,剧目演得好,剧团成立三两个月就排出这么多戏,不简单!”

一次中共榆次县委宣传部长王语林(北田村人)回村探亲时,正值剧团演戏,他看了几个剧目后说:“演得不错,侯凤翔、萧东牛等几位演员的表演技艺抵得上县剧团演员的水平,你们是能够排演大型剧目的……”榆次第三区政府(驻该村)秘书杨福泰看了演出后对剧团人员说:“你们的戏演得很好,但是没有大型剧目,看了不大‘过瘾,应排一些群众爱看的大型歌剧。”

不久,在广大观众与领导的鼓舞与建议下,剧团排演了几个大型剧目,最为成功的是我省剧作家张万一任太行文工团编导时,根据诗人李季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改编的同名大型歌剧,由王林太扮演王贵,侯凤翔扮演李香香,侯保成扮演崔二爷。《王贵与李香香》演出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每次演出时,北田村四周十里八乡村庄的男男女女,都以观看该剧为快。

《王贵与李香香》演出后,又有十余名男女青年慕名加入剧团:画匠王桂英加入布景组画布景,田耀富加入灯光组点汽灯,盲人王林镜加入乐队吹笛子,曾在专业剧团乐队工作过的老艺人程毛根加入乐队弹四弦……从此,北田业余剧团鸟枪换炮,今非昔比。剧团在演出《王贵与李香香》时,表演水平提高了,乐队的乐器健全了,观众喜爱的女演员也多了,布景又有了王桂英制作的假山、树木、花草、羊群,进一步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审美要求,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北田业余剧团也受到该村党支部的重视,村党支部特派共产党员张吉荣任剧团团长。从此,侯保成、程变叶等自发组织的业余剧团成为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业余剧团。大型歌剧《王贵与李香香》成为该剧团的保留剧目,至大跃进业余剧团解散为止,《王贵与李香香》共演出40余场。

时光荏苒,岁月无情。而今,当年在《王贵与李香香》剧中扮演王贵的王林太以及剧团的大部分成员均先后作古,少数健在者也都是 80岁以上的老人了……

(责编周边)

猜你喜欢

业余剧目剧团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优秀剧目进校园
革命话语下的左权戏剧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为业余棋手诊脉
浅谈贫困山区专业剧团内部制度建设与执行现状及对策
淘气包弟弟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
遮荫有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