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06-02-02翟应增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12期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性课外阅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指的是从“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延续至今并不断发展前进的中国文学。在学科体系上,它是一门文艺科学,同时又是一门历史科学,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呢?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必须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具体课程的实际,转变教学观念,对所教课程的教学改革作深入的思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在教学内容上,以史为线索,突出文学性、审美性、思想性、整体性和开放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从其萌芽、兴起到发展壮大,只不过一百余年的时间,但其间也涌现了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作家,出现过这样那样不同的文学流派,有过论争,也有过统一,有过曲折,也有过辉煌。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既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全貌和概况,又能在思想上有所体悟,在文学素养上有所积累,在情感上得到美的陶冶呢?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三个有机部分——文学史、作家论和作品选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作品。离开了具体而丰富的作品,我们无从了解和认识一个作家,而文学史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突出文学性和审美性,在授课时,教师应力求简明地理清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传授必要的基础知识,而把重点放在作品分析上。在分析作品时,应以马列主义的观点为指导,注意客观地、公允地分析一部作品、一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文学的、审美的而不仅仅是政治的或功利的眼光去分析。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领略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朱自清、徐志摩、巴金、老舍、王蒙等等这些著名作家的脍炙人口的作品中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高超的艺术技巧,以及它们呈现的或雄浑、或壮阔、或柔美、或纤巧、或古朴、或清逸、或秾丽……这些千姿百态的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就是一部中国现当代思想发展史。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作家作品的思想内涵,领略灌注在这些作品中的人文精神,透过对作品哲学的、美学的、社会的、心理的等多层面的分析,让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和陶冶。例如,学习鲁迅的《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封建礼教吃人的揭露,对国民性的批判;学习闻一多的《太阳吟》、《秋菊》、《七子之歌》,我们可以体悟到闻一多浓烈、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思;学习《雷雨》、《日出》、《原野》,透过那一个个富有悲剧色彩的故事,我们可以了解作品中所流露的强烈的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思想,等等。

在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时,还应注重整体性和开放性。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从纵的方面看,它得益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滋养;中国现当代文学又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从横的方面看,它受到日本、印度、欧美等外国文学的影响;从其自身来看,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有其连续性,其内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能把它割裂开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当我们的文学处于流动、变化和开放状态,文学的发展就步入百花灿烂的春天,反之,则迎来文学的冬天。文学史的教学也必须是开放的,教师应吸收最新的学术成就,去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水平。

二、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突出启发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突出自学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多种方法授课,突出启发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突出自学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的学习,指的是以发现、探究的眼光去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汲取知识,而是主动地去求索。根据笔者的经验,研究性学习大致可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研究性学习的开端——问题的提出

针对所学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问题可由学生提出,也可由教师以讨论题的形式开列出来。一般而言,学生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提出的问题较为简单,但对一些共性的、具有一定价值的问题,教师可把它们作为共同学习研究的问题提出来。对于带有一定综合性和前瞻性的问题,可由教师以讨论题的形式提出来。例如,笔者在进行教材第十一章“茅盾与现代长篇小说”(“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教学前,就开列了这么几个讨论题:

(1)茅盾是在怎样一种情况下决定写作《子夜》的?茅盾是怎样创作出《子夜》的?

(2)茅盾最初创作《子夜》时的构想是怎样的,小说主题与茅盾最初的构想有何差异?

(3)如何认识和评价《子夜》中吴荪甫形象(可从典型性、英雄色彩、悲剧性、两面性等去分析)?

(4)《子夜》在艺术上(结构、史诗色彩、心理描写等)有何特点?

(5)关于《子夜》,曾展开过激烈的争鸣,主要集中在:a.主题先行;b.艺术魅力不足;c.人物描写的概念化问题;d.情节结构虎头蛇尾等几方面。你的看法如何?

2、研究性学习的深化——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形成自己的观点

大学就是不同观点相互交流、碰撞、激荡的地方,在具体教学中,教材仅仅是供学生学习的蓝本,而不是唯一的学习材料。研究性的学习,是以对图书资料的充分占有为前提的。针对提出的问题或讨论题,教师可开列一些参考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比较、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或结论。

3、研究性学习的结果呈现——读书笔记、讨论稿、作业、论文等

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到底如何,可通过读书笔记、讨论稿、作业、论文等形式加以体现并进行考察。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这是学生终生受用不尽的一个重要能力。

三、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突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

大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在教学手段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最终制作出本课程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根据笔者的经验,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至少有以下好处:

1、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首先是延长了绝对教学时间。虽然多媒体的运用并不能完全消灭黑板,但它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使老师从过去繁琐的板书中解放出来,从而使教师实际用于教学的时间增加。其次,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教学内容的容量。

2、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授课更加形象生动

传统课堂教学是平面的、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是立体的、多元的。它通过声音、图像、动画、文字、色彩、光影等的综合运用,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对大脑形成多元刺激,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分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聆听全诗的朗诵,从而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意境和思想感情;分析巴金的《家》,我们可以播放《家》影片的剪辑,从而加深对作品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的了解;我们可以让学生欣赏浙江白马湖地区青山秀水的美丽图片,从而加深对夏丐尊《白马湖之冬》的理解,等等。

四、针对初等教育学院的培养目标,突出面向小学、幼儿园的特点。

初等教育学院一个长期的目标,是培养能够胜任小学、幼儿园教育的,具有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因此,初等教育学院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必须面向小学、幼儿园的实际。就《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而言,教师要熟悉和研究小学教材,对涉及到的名家名作,如诗歌、小说、散文等,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如阅读有关作家的作品,写出一定数量的鉴赏性的短文,撰写有一定质量的相关论文,排演一些短剧等,从而既能提高学生分析鉴赏有关作品的能力,又能熟悉并迅速适应小学教学的需要。

五、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以课堂教学深化对课外阅读内容的理解。

《中国现当代文学》涉及的作家作品众多,仅靠课堂内有限时间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要使课堂授课的效能最大化,必须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课外阅读配合课堂教学。

那么,如何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首先,编写课外阅读书目和教学指导书,对课外阅读内容作明确要求,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其次,在具体授课组织上,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完结时,有针对性地对下一章节教学内容作预习指导,并结合课内提问的方式进行计分检查,以督促课外阅读。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始终牢记:课堂教学是深化、指导、解疑、答难,课外阅读是拓展、补充,是思考的延伸,是知识的源头活水。

六、改革作业形式和学生成绩测评形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惯常的教学中,作业形式较为单一,学生结合教材和听课就可作答。今后要逐步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设置有一定难度的、富有创意的、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才能作答的作业。

要力求学生成绩测评和考试形式的多样化:口试与笔试、口头作业与书面作业、小作业与综合作业相结合,使学生成绩测评和考试更能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和个性特点。

本文以上所谈的几点,只是结合平时教学进行的初步思考。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不懈地进行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

(翟应增,曲靖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

猜你喜欢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性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研究性学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