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是个歧视性称呼

2005-04-29田弃臣

山西文学 2005年10期
关键词:宜昌教员市民

田弃臣

农民工这三个字,报纸上随处可见,随便扯过一张就有,比如手边的这张《报刊文摘》(2005年7月),头版就有——《为农民工提供最实在的服务,宜昌编制进城务工线路图》,摘自《工人日报》2005年7月11日的报道。最有名的该是今年春节前,温家宝总理为农民工讨要工资的事儿,连篇累牍的很是热闹过一阵子。我没有见过,听说中央文件上说到进城打工的农民,也是径称农民工而不加括号的。

谁都知道,中国的户籍管理是二元制的,一为城镇户口,一为农村户口,持城镇户口的,名为市民,细分却有干部、工人、军人、教员、医生、大学生等,而农村户口,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只有农民一项。这样,农民不仅是一种居住地与职业的标志,而是一种身份的鉴定。因为它对应的不是市民,而是那许多更为具体的职业。说一个人是农民,如果仅指它不是市民,农民是能接受的。如果同时也是说,他不是干部,不是工人,不是教员,不是医生,不是大学生,那可就叫人难堪了。事实上,他们中间也有干部,也有工人,也有教员,也有医生,也有上过大学的人。当然,更多的还是真正的农民。总之,农民这个称呼,更多的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社会身份。

为了摆脱农民这个社会身份,几十年来,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演出了多少可歌可泣、可悲可怜的人生悲剧。

这种职业与社会身份的混乱,主要是农民这一身份的屈辱,在阻碍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在滋生着这样那样的社会隐患,许多政治家与社会学家都已注意到了。有的地方已着手改革,开始取消农民户口,就是一个明证。

明白了这个前提,再来说为什么说农民工是一种歧视性的称呼。

一个市民参加了工作,他是工人,你就说他是工人,他是干部,你就说他是干部,医生就说他是医生,教员就说他是教员,断没有加个前缀,叫他市民工人,市民干部,市民医生,市民教员的道理。就是换了职业,也绝不会将前一个职业作为后一个职业的前缀,比如你原来是工人,后来成了教员,不会说你是工人教员,先前是医生,后来成了干部,不会说你是医生干部。也就是说,做什么工作就是什么人,这是社会的通则,想来欧美各国也是这样的。可是,在中国,在中国的农民身上,这一通则就不灵了,不管你做什么,都不能摆脱农民这个身份符号。你当了工人,是农民工人,简称农民工,你当了商人,是农民经商,你办企业办得好,成了企业家,够荣耀的吧,对不起,你是农民企业家。不尽此也,你就是当了人大代表,领导要是介绍你的时候,不知是为了尊你还是为了贬你,一定要特意说明,这位是农民人大代表!

好多时候,看起来是尊崇,实则也是一种歧视。这种事情,有时真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地步。

比如上面提到的那则报道,宜昌市为了给农民工提供最实在的服务,就编制了进城务工的线路图,多么细致,多么感人。实际上,这话先就不符合逻辑,他们在还没有进城务工之前,只能说是农民而不能说是农民工。你或许会说,他们在村里的时候就是泥瓦工呀,不对,他们在村里做什么工,前头都不用再加农民二字,只有“进城务工”之后,才会被称之为农民工。好吧,他们进了城,务了工,总该叫农民工吧?也不对。这样说的前提是,农民就得在农村里待着,再穷再苦,也只能在那儿待着,再穷再苦也不能到城里来。看,改革开放了,让你们到城里来了,还让你们来这儿打工,不光让你们来打工,还给你们编制了进城务工的线路图,从哪个门进,顺着哪条路走,就是哪个劳务市场,或是找到哪个部门就有工可打。你还不觉得幸福吗?

须知,宜昌是宜昌人民的城市,不是只有市民身份的人的城市!他们来这儿打工,是因为这儿有工可打,不是抢了哪个市民的饭碗,也不是哪个市民的恩典。过去不准是错的,现在准了还叫他们农民工也不能说就是对的。

再进一步说,宜昌不光是宜昌人民的城市,也可以说是全国人民的城市,谁要来都可以,谁要在这儿打工都可以。

可怕的是这种身份歧视还在蔓延下去,说不定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去年吧,听说北京为了解决外地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打算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我不知道这样的学校建起了没有。没有建起来,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解决不了。真要建起了,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解决了,也还是一个问题。它会让这些学校出来的孩子,终生都背上一个“我不如人”的思想包袱。如果有人不信,那么请让你的孩子去上这样的学校吧。

2005年7月21日

猜你喜欢

宜昌教员市民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湖北宜昌卷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意义”的问题所在
浅谈青年教员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