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汽车业进入拐点

2004-07-22昌惠敏

中国经济信息 2004年14期
关键词:车市降价汽车产业

昌惠敏

几年来持续艳阳高照的汽车业在今夏开始感受阴雨天气。

"往常我们每周要有1000多台车的交易量,但上周成交量才700多台。"素有车市"晴雨表"之称的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这样对记者说。

患有"车市焦虑症"的不仅仅是这些汽车交易市场的老总,还有各大汽车厂家和经销商的老总们。车展上名车靓女争相登台、车展后三大集团集体降价。车展、促销、降价,这些惯常招术只要使上一招就能见效,这次突然"三大法宝"全都失灵了。

种种迹象都已经在发出同一个强烈的信号,中国汽车业正在出现拐点:汽车产销持续下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继续收紧、以往高高在上的汽车企业开始遵循市场规律、频繁降价加剧了消费者持币待购的心理、国际巨头淘汰本土中小企业的"丛林法则"开始凸显。

目前无法预测中国车市经历这个拐点需要多长时间,但过渡期的阵痛已经开始。

迹象一:降价效果开始不明显

6月份产销持续下滑在4月份之前,中国汽车工业的产销几乎都是"月月红",盘点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进入4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比上月下降了6.28%和8.24%。5月份的状况更糟,全国汽车产销比上月分别下降20.08%和20.43%。轿车的产销量也连续出现第2个月下降。

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产销量下滑的迹象在4月份就有所表现,亚运村车市的情况更糟糕,5月份汽车交易比上月减少30%。而且至今看不到销量翻身的迹象。"苏晖这样预测:"6月份,甚至今年一整年都可能继续5月份的低迷。"

苏晖认为国家宏观调控、汽车信贷门槛提高,汽车消费门槛提高和厂家持续降价四方面共同导致汽车产销持续下滑。

5月份以来,中国车市集体上演了一场"跳水秀"。

上海通用以平均8%的降幅打响了三大集团降价的发令枪;6月6日,东风以降价作为车展的开幕曲,旗下阳光和蓝鸟车全面降价,最高降2万元;紧接着,就是南北大众20年来最大跨度的一次降价行为;东风雪铁龙迅速跟进。

根据"网上车市"总监华雪的预测,"其他厂商都会跟进,几乎所有车型价格都会有所下调。"

但这次历史空前、范围最广、规模最大、降价最猛的一次集体救市行为却"雷声大、雨点小",尤其是南北大众携手的"奥林匹克风"运动并没有掀起车市销售的飓风。从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只有上海通用降价效果初显。5月份上海通用的销量是22917台,以多出2700台的成绩超过一汽--大众名列销售"榜眼"。

"三大集团的降价,就目前情况来看,销售量有所回升,但没有起到预期的爆发性刺激车市的效果。"苏晖说,"大众降价的推动作用可能要到月底才可稍作判断。"

而库存又是所有汽车企业面临的尴尬难题。尽管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马自达品牌市场部部长汤礼忠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库存量和销量1∶1的比例尚属合理,但库存带来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国资委信息中心发布的消息显示:通过今年1至4月对13家汽车行业国有重点企业的统计表明,截至4月底汽车库存价值达人民币142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8%,5月份整个轿车行业库存高达11.3万辆,直逼去年全年13.6万辆的库存量。三大企业库存都超过1万辆。

其中,上海大众库存最高约为3万辆,一汽--大众库存1.5万辆,上海通用库存为1万辆。而第一季度轿车库存超过8万辆,4月份又新增库存2.3万辆。

迹象二:宏观政策继续收紧

消费环境有待改善虽然至今中央政府仍然没有对汽车产业有过热的认定,但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年初国家宏观调控汽车产业的政策开始初见成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朱一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央加强了宏观调控,控制了固定资产投资和过热行业的发展。宏观调控的措施必然要传导到汽车需求上,从而反应到生产上来。汽车产销的下降,正是宏观政策在汽车产业上的反应。"

今年2月8日,银监会出台了《中国银监会通知要求开展部分行业贷款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发出了国家开始调控汽车产业过热的第一个信号。此后,汽车投资项目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均得到不同程度收紧。

5月27日,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对外界表示,中国将采取中性的财政政策。分析人士认为此话意味着中央政府多年来的积极财政政策将告一段落。中性财政政策将直接影响到汽车投资项目的上马、大型企业的汽车集团采购行为。而在6月份新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汽车业的进入门槛也被提到了20亿元人民币。

朱一平预计这些因素将影响今年汽车产业的增长幅度。她认为目前汽车产业正处于过渡期,国家所作的调整是为了进一步增长的需要。

有钱人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成熟付出了代价。前几年车市的火爆已将有能力一次性付款的购买力尽数释放。而今年车市竞争最激烈的是价格区间在10万~20万的中档车型,新增的消费力量需要汽车消费贷款的援助。在受到信贷限制的时候,消费者的购买力也日渐下滑。此外,汽车召回制度10月份实施、燃油价格上涨、明年进口关税将解除等种种因素也直接造成消费者的"持币待购"心理。

上海市近日做的一个调查颇能反映这种心理:超过7成的消费者认为汽车消费税费太重,45.2%受访者认为车价太高。因此,不少消费者认为"目前购车还没到时候"。

近日,商务部世贸司副司长俞建华透露,国家正在制定"汽车贸易政策"和"品牌管理办法",这将是补充汽车产业政策的配套政策。但到目前为止,记者尚未了解到国家有意向出台相应的消费政策"救市",如完善鼓励消费信贷以及改善消费环境等具体措施。

迹象三:跨国巨头拼战中国"丛林法则"开始凸显

通用中国日前宣布将亚太区总部从新加坡迁往上海,所有搬迁工作将于明年1月前完成。同时,联合上汽共同投资21亿元人民币,升级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建设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国际标准专用试车场。这是6月初通用中国宣布与上汽联合增资30亿美元后的首发实际举动。

在4月28日本报对通用中国的采访中,通用还在犹豫将把亚太区总部是安在日本,还是中国、韩国抑或澳大利亚?而大众5月份做出的一个决定让通用立即下定了决心。大众中国5月份宣布,大众汽车中国公司将行使大众亚太区总部职能。直接向集团全球董事会负责。

中国市场的争夺直接决定了两大巨头在亚太地区的争夺,而这影响的冲击波也将辐射到他们在全球其他重要市场的竞争。可以预见的是,作为6+3巨头们全球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已成为他们攻城略地必争之所。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在车展上众多巨头一掷千金,并继续用"金子"砸向中国市场:通用以30亿美元许诺中国市场,大众借奥林匹克春风要将产量提升到160万辆,现代用7.4亿美元在京建立第二家工厂,戴-克国产化奔驰项目正火速前进。

而在巨头们争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国内中小企业的日子更加难过。汽车市场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开始真正凸显。大众、通用、雪铁龙的降价行为如果可以理解为是用利润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那么国内中小企业需要为争取"生存和发展权"付出更多成本。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副主任张宇贤这样告诉记者:"一旦大众、通用、福特、现代的新工厂落成,零部件采购规模经济优势显现,那么他们将有实力打一场真正的价格战。"这样,靠压低成本以价格取胜的国内中小汽车企业就可能被逼向死角。

此次降价风暴对国内汽车厂家的心理摧毁远远大于对市场的直接推动。大众和通用一起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半壁江山"。此次一前一后的降价使得原本相对平衡的价格体系瞬间瓦解。

一位国内汽车企业的高层这样对记者说:"我们降也不是,不降也不是。我们产品降价空间小,降价后损失的利润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用于服务的投入。但不降的话,我们在强势的外资品牌面前竞争力又弱了一截。"

猜你喜欢

车市降价汽车产业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2019第一波饲料降价启示录
新能源将成车市新拐点?
车市复苏保质期能有多久?
没“逗你玩”国际大牌,这次真的降价了!
今年车市还拉得出小阳线吗
图解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