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陆”不难关键在“软”

2004-07-22

中国经济信息 2004年14期
关键词:行政性宏观调控手段

中国在国际市场中地位日益重要,我国经济的运行自然牵动着世界的神经。毫无疑问,经济的平稳运行是所有人都乐见的,而过热的经济不仅要降温"着陆",更要避免政策干预造成经济大起大落。

在调控措施已初显成效时,国际金融界就对中国经济今年实现"软着陆"表现了普遍乐观的预期。

此次宏观调控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及时、正确、有效。对于过热的行业,政府及时干预和出台调控措施。而对于总体经济而言,则是未雨绸缪的主动调整,有助于减轻政府调控的被动性、增加有效性,政策运用的空间余地大。

其次,这一轮经济过热主要是固定投资过热,就目前情况而言,相关数据显示了投资增速的明显减缓,政府已经有效地使过热的投资有所降温。物价方面,考虑到去年底物价翘尾影响,以及去年同期因非典影响物价指数偏低,今年统计显示的物价上涨幅度与实际相比偏大。另外,物价上涨主要发生在生产资料和粮食领域,而粮食价格的上涨属于恢复性上涨,夏粮的增产会使粮食价格逐渐趋于稳定。因此通胀压力将会比预期的有所减弱。

本轮宏观调控之所以动用行政手段,而且行政措施作用明显,是因为我国的投资过热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财政分灶吃饭和以经济增长作为地方领导的政绩考核指标下,地方政府只关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关注自身的政绩,利益驱动造成的结果。全国范围的城建热、房地产热、汽车热、钢铁热等的背后,都能清晰地看到地方政府的影子,地方政府是这些产业投资的始作俑者,江苏铁本事件就是典型例证。

地方政府行政性主导的投资项目往往具有非理性投资行为,市场调节和货币政策对抑制此类投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运用控制贷款规模、控制新开工项目、控制土地征用、控制优惠价格、清理拟在建项目、严肃处理投资过程中的违规责任人等行政手段就是必要的。行政措施易于操作、见效快,对抑制行政性投资过热效果十分明显。但行政手段一旦放松,已经停工的项目就会开工,投资有可能出现反弹。这就要求进一步落实好中央确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强土地管理和信贷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货币政策的作用。

已出台调控措施效果的逐渐释放,减少了下一步政府运用更多调控手段干预经济的需要,"软着陆"前景看好。

猜你喜欢

行政性宏观调控手段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土地利用规划在房地产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探讨
宏观调控“三部曲”
宏观调控侧重于“稳增长”
把握好宏观调控政策走向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