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寻梦与记忆

2004-04-29米拉贝尔.菲茨杰拉尔德

全国新书目 2004年10期
关键词:菲茨杰拉尔国立大学

米拉贝尔.菲茨杰拉尔德

查尔斯·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尔德1902年生于英格兰。1917年伦敦《泰晤士报》上发表的两篇文章激起他对中国的兴趣。在伦敦东方及非洲研究院学习汉语之后,1923年,菲茨杰拉尔德开始了他的中国之旅。此后30年,他几乎都生活在中国,将自己对中国的迷恋变成了现实。

作为一个外国人,他用文字、照片记录了许多年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背景。尽管他出版了许多关于中国政治、文化和历史的专著,但是直到晚年,他才接受人们的劝告,记录了那段难忘的时光、期间发生的事情和他熟悉的地方。可以说,《为什么去中国——1923-1950年在中国的回忆》是查尔斯·帕特里克·菲茨杰拉尔德在中国度过的岁月的自传。菲茨杰拉尔德花了许多时间旅游。从1939年到1945年,他在英国外事办公室工作,1946年到1950年在驻中国的英国顾问团工作。1951年,他被聘请为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东方研究系高级讲师。1954年,成为东方历史教授。1968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并且做了两年访问学者。从1970年到1972年,菲茨杰拉尔德教授是墨尔本大学现代中文系客座教授。他还是澳大利亚人文学院的创始人。是21本书和难以计数的文章的作者。

C·P·菲茨杰拉尔德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有相当的研究。在澳大利亚,他之前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献身于研究中国的事业,也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在中国长期生活,积累了那么多经验。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总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待、理解中国当代的政治。因此,他是以历史学家深透的目光而不是从意识形态出发去观察中国、并且把中国介绍给西方世界。他以促进中澳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为己任,身体力行,做了大量的工作。

《为什么去中国——1923-1950年在中国的回忆》这本书给当代中国读者提供了一个外国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对中国的感受、理解和思考。杰出的澳大利亚作家、对中澳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的尼古拉斯·周思,对本书做了如下的评价:

C·P·菲茨杰拉尔德是一位杰出的汉学家。他对中国的了解,特别是在澳大利亚,无人超过。他还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和历史学家。他的回忆录《为什么去中国—— 1923-1950年在中国的回忆》写于垂暮之年。这本书详细叙述了他在中国的生活,将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展示在读者面前。对中国历史学界,这本书无疑也是重要贡献,理应让更多的中国人对其了解。同时,这本书也是一个对旧中国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充满同情的学者的心声。他的作品的价值,应当在当代中国得到新的评价。《为什么去中国——1923-1950年在中国的回忆》的中文译本将受到中国读者广泛的欢迎,并且在澳中两国历史学家的交流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为什么去中国—— 1923-1950年在中国的回忆》[澳]C·P·菲茨杰拉尔德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7定价:18.00元

猜你喜欢

菲茨杰拉尔国立大学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汉学家访问蒲松龄纪念馆
黑河学院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硕士生签约
风往哪吹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亚历山大·涅兹韦茨教授来我校开展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研究
英国:大学生创办足球学校
英国:大学生创办足球学校
英房产大亨猝死,留下90亿英镑产业
层林尽染
管中窥豹——从国立大学陶艺工作室看澳大利亚的现代陶艺教育
澳防长突然辞职引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