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ARS为何再选广东?

2004-04-07

东西南北 2004年3期
关键词:寄生虫野生动物广东省

果子狸、老鼠一直是广东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一度销声匿迹的非典幽灵再度光临,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

2003年6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国内首例报告非典患者在广东》的报道;2003年12月27日,新华社发布《卫生部确认一广州男子为“非典疑似”病例》报道,这也是SARS在中国经过半年销声匿迹后再次袭击人类,而且地点又是广东!为什么SARS来临时,广东总是首当其冲呢?

非典时期,对SARS不明来源的研究一直没有定论,但大部分专家认为病菌很有可能是来自于野生动物的冠状病毒。于是一时间,广东人爱吃动物这一饮食习惯成为众矢之的,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声讨和冲击。广东人对“吃”的执着与大胆,尤其是对进食野味的喜好赫赫有名。直到今天,当很多人再谈起一度猖狂的SARS时,都不忘说一句:“非典﹖那是从广东吃出来的牎

广东人日啖老鼠1000公斤

广东和老鼠,这对看起来不相联的词语,在今天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了。随着SARS旋风肆虐过后,冬天是广东人进补的时节,有些吃腻了家禽的广州人又吃上了老鼠肉,不少人甚至开车到郊区专为吃鼠肉。一些食客认为鼠肉营养丰富、吃老鼠能滋阴壮阳,人人喊打的老鼠居然成为美味。为了牟取暴利,有些店家甚至拿城中的坑渠鼠熀旨沂螅犛隳炕熘椤

广州人爱吃田鼠已有悠久的历史,民间流传“吃一鼠当三鸡”,形容田鼠的营养价值比鸡肉丰富。老鼠吃法多达15种。一些餐厅的菜单上,放眼看去满是铁串烧鼠肉、天麻参炖鼠肉、马蹄竹蔗鼠肉煲、笼仔鲜荷蒸鼠肉、碧绿麒麟鼠肉、七彩鼠肉丝、油泡鼠肉片、芦笋炒鼠肉片等。不但切法不同,而且制作方法上,炖、煲、烧、炸、炒、扣等均有。

最新一项调查显示,广东人每天吃掉大约1000公斤老鼠。广州的小型兽类的寄生虫感染率达到29.4%。广州市以褐家鼠寄生虫感染较为严重,感染率为39.3%。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也透露这样危险的信息:城市小型兽类煱括各种鼠类犓携带的人兽共患的致病性微生物及寄生虫对城市里的人群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广州褐家鼠带寄生虫每只普遍10条以上。广东省卫生监督所有关负责人指出,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和《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家鼠野鼠均为多种疫病的传染源,应加以消灭,而且严禁作为食品销售。动物传染病学专家、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吕宗吉博士分析说,老鼠本身所携带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达200种,不少是人畜共患的,其中一些可以传染给人类,如鼠疫耶氏杆菌、沙门氏菌、土拉杆菌、炭疽杆菌、狂犬病毒、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有关专家则说,人们去吃老鼠,主要还是猎奇心理,从营养上说,一只老鼠应该没有多少营养。

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组到首例非典患者居住的丽江花园现场考察,对在住宅区捕捉到的老鼠进行初步检测,发现两份样本含SARS基因片段。虽然现在还没有最终定论,但当SARS又一次与广东、老鼠、果子狸一齐出现,谁也不能断定,这样的偶然背后,是否有着必然的因素。

广东人与果子狸

广东人吃果子狸可能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这在古代的食谱中已经有记载。红焖果子狸是粤菜中的一道名菜。果子狸的肉质鲜嫩,而且很香;人工饲养的果子狸则比较肥腻,与普通肥猪肉没什么分别。SARS恐怖过后,在广东,一切恢复了老样子。在美味餐馆里,果子狸重新爬上了餐桌,就好象从来没有发生过非典似的。其实,果子狸始终被认为是主要凶嫌。

经科学检测,果子狸身上的SARS病毒和病人身上的非常相似,这个相似度甚至可以讲已经达到了99.99%。而且每一个果子狸身上携带的SARS病毒全部是阳性。跟其他病毒,其他动物相比较,它是占首位的。

随着粤港联合召开的SARS溯源新闻发布会宣布,人类SARS冠状病毒可能源于果子狸,果子狸——这种可爱的小动物终于被推到了绞刑架上。如今,广东等地已经开始全面封堵和灭杀果子狸,且行动坚决彻底、雷厉风行。果子狸的最后下场是到屠宰场被投入消毒池里,淹两到三分钟死去后,在200℃的高温下进行蒸煮,再送到无害化处理厂处理残渣。然而,现在安排进行的大规模屠杀却可能引起新的危险。世界卫生组织称这一行为有潜在的风险,并担心这会导致“传染的危险增加。”世卫要求所有参与杀戳行动的人员都要得到足够的保护,这种动物的尸体也必须按规范清除。

泛滥的野生动物交易市场

2003年11月,也许很少人注意到一篇名为《广东一些市场蛇类买卖兴旺又现吃野生动物陋习》的新闻稿。

这篇稿件里描述了广州市白云区的新源冷冻禽畜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熂虺菩略词谐。犂镄送的野生动物交易。甚至被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禁止经营的国家保护类活蛇也被大肆出售。“果子狸、猫、野山猪、田鼠等野生动物也把过道挤得水泄不通,运送野生动物的货车进进出出”,广东省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主任廖庆祥对这种情况也没辙,林业部门多次对这个市场进行过突击检查,但屡禁不绝。

新源市场是广东最大、也是亚洲最大的野生动物交易市场。

2003年7月25日,广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其中第七条关于“不吃野生动物”的规定经过修改后写入地方法规之中,并于2003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经修改后,该条例第七条内容为,“公民应当养成文明、卫生的饮食习惯,摒弃吃野生动物的习俗,不吃法律法规保护、容易传播疾病或者未经检疫的野生动物。”

这一条款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广东省人大为此还在7月初专门举行了一场立法听证会和一次专家论证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焕新说,在这两次会议上,人们基本上都赞成就这一问题立法,但对该条款的立法范围、立法目的和法律的可操作性等问题意见分歧很大,争论激烈。

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有:这个条款内容粗疏,范围过广,对野生动物养殖户影响太大,不符合人类饮食发展规律和法律可操作性不强等。

“不吃野生动物”受到了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户的激烈反对。鹧鸪养殖场场主刘永明说:“我养了19年美国鹧鸪,没有发生大的疫病,我和家人也没有得病。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立法不吃野生动物,我们一家的生活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广东人为自己的贪吃找了无数借口,也付出了惨痛代价。教训是如此深刻,但愿悲剧再不会重演。

猜你喜欢

寄生虫野生动物广东省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东京寄生虫博物馆
В Китае началось рассмотрение проекта решения о запрете нелегальной торговли дикими животными中国保护野生动物再立重典
东京寄生虫博物馆,让人汗毛直立
2019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倡议建议名单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