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2003-04-26王宗彬

人民教育 2003年14期
关键词:谭嗣同洋务运动变法

教材分析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之所以把这两次运动放在一起编写,主要是为了:(1)减少知识点,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体现了“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这一基本理念。(2)突出学习主题。这两次运动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由清政府实行的,都想通过向西方学习的方式达到自强的目的,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放在一起可以突出时代的特点,使历史线索更加清晰、简明。

本课主要设计了两大部分内容: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两者的内在联系是: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一些握有实权的官僚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大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掀起了洋务运动,但它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甲午战争的炮声宜告洋务运动的失败。但中国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强国”的追求。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因顽固派的反对,变法仅维持了一百多夭就以失败而告终。

学生分析

I.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对新教材和新教法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2.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对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有所了解,为学习本课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3.学生初步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初步具备了运用图表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洋务运动的兴起、总理衙门、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等事件或名词.

2.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产生的背景、目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洋务运动。

3.运用图表的形式,概括分析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4.通过了解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在国势危难之际,为救亡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懈努力的史实,培养以天下为已任、敢为天下先、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和品质。

教学准备

1.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洋务运动评价的文章,设计好具有引导性、情景化的历史问题,为学生的评价提供“原材料”。

2.教师预计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根据课本中和师生搜集的资料编演历史课本剧。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上初中后,同学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小学时学习不如你的同学,到了初中后可能比你学习好了。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做呢?(教师有意识地停顿一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面对以前不如自已的西方国家,当时的清朝人會怎么做?如果你是处在那个时代,你会怎样面对这一现实?

二、洋务运动概况介绍。

师:如果你是教师,你如何向同学们介绍洋务运动的概况?然后我们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是最好的老师?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口头表达的能力。不少学生借助表格、知识图表等形式,加上简洁的语言,比较简明地介绍了洋务运动的有关情况。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同时以做个好老师为引子,激发了学生的求胜的念头,使学生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了学习效率。】

师:老师让同学们课前搜集有关洋务运动评价的文章,根据你掌握的材料,你认为应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超出了我原来的想像,学生从其目的、内容、作用、实际效果等方面对洋务运动进行了评价,他们认为洋务运动虽然有许多局限性,但它推动了我国的近代化进程,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同时许多学生还运用了对比的方法,通过对比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不同观点、做法,说明洋务运动的进步性。学生的论据可能还不充分,但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方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三、公车上书.

师:维新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下兴起的?维新派为变法做了哪些前期准备工作?

【这一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归纳的逻辑方法,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历史原因。】

四、百日维新。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编演了历史课本剧,哪个小组愿意为同学们表演一下,来一个才艺展示呀?在看表演的同时,希望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为什么要变法?(2)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3)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老师轻松的话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做到了寓教于乐,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编演历史课本剧,使学生主动地去搜集历史信息,自己完成了对历史的学习,达到了“不教而教”的目的。】

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表演你同意变法吗?(检测学生的判断能力)维新派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变法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指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来掌握本课的内容,同时结合内容来分析其作用,最后归纳为三个“有利于”。

师:变法最终演化成一场流血事件,谭嗣同等六人为变法献出了生命。我们应该怎样来向谭嗣同学习?

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学生的回答是我始料不及的,一开始我只是想让学生学习谭嗣同为变法献身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有的学生在讨论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听到政变的消息后,谭嗣同留下来——为变法流血牺牲,而康有为、梁启超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流亡海外。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这一问题,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最后形成了三种观点:有的同学赞同谭嗣同的做法,主要理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谭嗣同以死唤醒民众,死得其所;一种观点赞同康有为、梁启超的做法,主要理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保全性命,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一种观点认为两种做法都有道理,他们的做法都有合理的成分在内。通过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学会了一些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五、总结。

师:自从有了生命,就有了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今天,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同学们回去查找一下资料,看看人们对生命的价值还有什么不同的观点,你怎样评价这些观点?对你今后的人生有何启示?

【在总结时,我没有按照事先的准备进行,没有对知识体系进行归纳,而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临时做了调整,通过小结把有关生命的价值问题进行了引申和升华,把这场讨论延伸到了课外,通过讨论和实践,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正确引导,学生必然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和选择,比过去单纯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历史问题。在创设问题情景时,注意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生活相联系,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同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课本剧),使历史知识趣味化,达到了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的目的,使学生真正地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了引导者、协作者。此外,注意运用图表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运用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但是,课前我没有预想到学生会对谭嗣同“为变法流血牺牲”产生不同的看法,当时觉得学生只会对谭嗣同的做法持肯定的态度,没想到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好在我对学生的不同意见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的观点可能不尽完善,我又把这种讨论延伸到了课外,起到了补救的作用。另外一个失误是这一问题的指向性太明确,就是想让学生往自己画好的“圈”我们应该怎样来向谭嗣同学习?言外之意就是让学生肯定谭嗣同的做法)中跳,无意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性思维能力的形成。

这件事给我今后的教学以很大的启示:一是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要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教师要甘当“配角”,尽职尽贵地做好指导者;三是注意创设矛盾性的问题,在冲突与比较中引发学生的思维高潮;四是要多创设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点评(孙显圣)

王宗彬老师这节课,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注重了过程和方法的培养,学生运用图表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鍛炼。同时有意识地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尽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来解决历史问题,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向“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最后学生发现的关于“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在同样听到政变消息情况下,为什么会采取不同做法”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不是偶然的,是王宗彬老师长期坚持问题式教学的必然结果。从王老师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上,可以看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深入到老师的内心深处。这一问题是老师上课前所没有预料到的,王老师并没有按自己的意愿“牵”着学生走,而是按着学生的思路,针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把学生带向了一个思维的高潮。这比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小结时王老师也没有按原先备好的教案来进行,没有过多地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而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我们可以相信,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关于“生命问题的思考”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从传统意义上看,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是不完整的,但与单纯的知识相比,过程和方法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出现一个思维的高潮不容易,王老师抓住了这一契机,师生共同创造了一个思维的高潮,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充分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猜你喜欢

谭嗣同洋务运动变法
徙木立信
狱中题璧
从家国情怀角度再看李鸿章
徙木立信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
浅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王安石变法之历史探源
论谭嗣同认识哲学的目的、器官和变革
秦国“政府智囊”如何谋划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