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返历史的轴心

2001-12-19袁卫东

南风窗 2001年11期
关键词:轴心上海历史

本刊记者 袁卫东

这座城市的张扬和内敛同上海人的夸张或精巧紧紧相连,相互辉映。

从上海无处不在的APEC标志和上海滩水晶宫般的夜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精致的梦幻城市;从训练有素欢快的老少人群到无处不在的强力政府,这里处处展现的是这个时代的样板。这座城市,像一位曾经迟暮的贵妇人,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革新之后,现在无处不焕发着火一般夸张的热情,和她与天俱来的妖艳天性。

这就是上海。

上海曾缔造了一个轴心时代。

1832年6月20日,当英国人林赛和德国人郭实腊驱使着“阿美士德勋爵号”出现在黄浦江时,这两位猎鹰一般的人物就富有远见地指出:上海将是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亚洲的巨大商业中心。

1842年6月19日,“阿美士德勋爵号”离开上海10年后,英帝国庞大的海军舰队来到了这里。随后,君临印度长达40年的巴富尔将大英帝国的租界安置在黄浦江与吴凇江的交汇处—通向中国最富足地区的登陆地和走向世界的出发地。一个时代就此开始。

之后,19世纪60年代上海完全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成为中国的金融、制造业的中心,没有一个国内的城市乃至省份能与之匹敌。谁如果想在远东、在亚洲、在古老的中国占得一席之地,谁就必须在这座奇特而巨大的城市中争得同样的地位。

当代那些不可一世的跨国巨头那时也最先来到了上海:1910年,通用电气在这里销售它的电风扇、电冰箱;1927年,柯达设置了办事处,销售胶卷……在当时,上海人似乎可以看到现代世界所有的东西。同外来力量相伴而生的是,当时的浙江商帮将那些足以彪炳中国史册的工业与金融企业在黄浦江畔催生膨胀,并将这种力量大肆演化扩张,直至把上海的历史同百年中国的历史紧紧相连。

上海渐渐成长为南方的领袖,中国的盟主。几十年里,整个南中国大地慢慢集中到上海来的财富、资金、人才、舆论、经验、技巧,使之也成为中国政治巨变的大本营—前有辛亥革命,后有国民革命。

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岁月在这里徜徉并赋予这座城市得以长久缅怀的资本,而历史对于上海,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繁荣开放口岸的定义。

2001年,中国的城市正在分享着各自角色带来的光荣。

北京申奥成功,中国足球从沈阳正式走向世界,两件大事给国人带来更多的是一种快乐。而上海APEC的脚步显然更为理性,也更有含义。

如果说两年前的财富论坛向人展示的是上海在经济上的价值的话,现在,两年之后,上海又迎来了新的一轮更加高级的会议—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在展现“经济之都”的魅力之后,在外交国际舞台上,上海已经在有条不紊地展示其有别于长袖善舞的另一种长处。从上海5国合作组织,到现在规模更为庞大的APEC,上海给世界展示的是另一个重心。

1999年到来的是500强,2001年到来的是政治家们。

这是一个正在返回到历史轴心时代的城市。她再次踏上太平洋的快车飞奔向前。就连身陷“9·11事件”、向阿富汗塔利班发动世纪大战的美国总统小布什都不能错过。

百年弹指一挥间。

猜你喜欢

轴心上海历史
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CFRP和角钢复合加固混凝土矩形柱轴心受压承载力
新历史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以文化为轴心,睿智教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