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风向,忧基于喜

2001-06-20文·图/卢

全国新书目 2001年5期
关键词:书业彩票外语

文·图/卢 云

自元月北京图书订货会闭幕至今,书业不冷不热,处于平静状态。这期间,笔者先后对京、沪、冀三省市图书市场进行调研,同时与东北、华东、华南部分省区书业人士联络交流,得出印象——目前国内图书消费呈如下特点:区域差别大,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域销量、走势悬殊很大,有的书在发达省市销势居高不下,而在欠发达地区死寂一片;相反,发达地区走不动的书,却在落后地区找到知音——俏销不衰。图书结构和品种配给、推广布局不尽合理,出版与发行二者的市场眼光和价值判断差距太大,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在同一区域里并存,供求盲点多。卖书难和买书难的矛盾仍然突出,许多书久滞架上无人问津,不少新书早早被打入特价“冷宫”,仍鲜有买家,与读者缺书登记、求书若渴形成鲜明反差。总而言之,市场有序、出书无序、推广不力、宣传乏力是当前书业体内消化不良、循环不畅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在近期书业的五“多”,不能不说忧甚于喜。这五“多”,主要是彩票书、外语书、作文书、电脑书、花季书选题重复严重,品种太多太滥。

彩票书太多太滥

先是炒股后是炒汇,于是孕育出一个理财阶层——股民、汇民。如今又添“新丁”——彩民。仅仅是一年时间,流动人口集中的首都北京已造就彩民至少160万,目下还在疯长。以电脑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为支柱的京城博彩业方兴未艾,京外的省、市、自治区亦是蓬蓬勃勃,“彩”绩非凡。媒体方面,央视(CCTV)“中华风采”彩票节目与地方电视彩票栏目呼应,收视率不断创新高。邮政类和体育类的报纸增办彩票周刊,发行量直线攀升。综合类报纸也不示弱,辟出彩票专版专栏,吸引彩民和其他读者。出版界当然不甘寂寞,数十种内容相近相同的彩票书(入门、技巧、预测之类)粉墨登场,“忽如一夜春风来”,纷纷挤进书店。

步入北京图书大厦,彩票书琳琅满目。署名一律的“× ×主编”、“× ×编著”、“× ×编”,内容大同小异,价位都不低,只是封皮、书名和出版单位不同罢了,你真不知道该买哪本好。在国家图书馆书目信息查询处,笔者通过电脑看到彩票书目一大串,旁边的工作人员、读者眼睛发直:这彩票书就要赶上股票书了。行家认为,博彩靠运气,不是看书就能中奖的,何况投注规则易于操作,却无规律可循。已经出版的彩票书并非一无是处,只是选题重复、内容重复、形式单一,显得无序无味,有的分析、预测书很深奥,一般读者看不懂。真不明白出版社为什么逢新生事物总是一哄而上?!笔者采访彩民们,他们说在投注点投注,中不中奖全凭手气,不用看书,不要研究很多东西。他们看报纸、电视只是出于了解信息的需要。

2月中旬,全球最大的彩票设备商——美国集太公司将1500台彩票机设备运至北京,为京华博彩业助阵、北京电信则为电脑福利彩票开通数百条联络各网点的彩票专线,使福利彩票异常火爆。随着3月京城启动发达国家流行的“热线系统”,北京彩民在开奖前半小时仍能投注,引发新一轮彩票热。可惜多数那些彩票书却在这股热潮中尝尽冷落孤寂的滋味。

请给彩票书降降温吧。

外语书多如牛毛

双休日,你到北京图书大厦或上海书城,观察排队买书的人群,他们怀揣的多是外语书,从阅读文选、原著,到语法书、会话书,那些电子出版物以多媒体软件和VCD为主,也被疯狂地购买。除了自学和大中小学校正常的外语教学需要,还有社会上名目繁多的外语培训班的推动,使外语书备受宠爱。

当然,形势需要(如“入世”、申奥、考研、留学等)才是外语书走俏的第一推动力。为迎接我国加入WTO,与国际接轨,有“冒险家乐园”美称的上海出现考证热,会计证、律师证之外,最重要的是外语等级考试。考证热推动外语学习热,带动外语读物热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目前正热在兴头。北京市民学外语的热情很高,一些针对申奥的英语书竞相出笼,诸如市民会话速成、英语学习手册等。“高学历”人才的需求热也推动考研热,外语辅导书需求量随之增加。只是眼下的外语书太多,你编我也编,泛滥成灾。几乎是一个路数,一种模式,只是靠变换书名,加一些考题精选,前言里吹嘘一番,再打广告,弄得很玄乎。使那些初学者或亟待提高水平的入门者不知所措,盲目购买。难怪外语书市场单品种销售“状元”不多,但平均消费量大,多是读者自选所致。在暗处专门编写、营销外语书的编家和出版商们乐不可支。一些大学外语教授成了暴发户,他们简单应付本职的授课,更多的精力放在编书、办班授课上。不懂外语规律的学子们、成年人,扔了冤枉钱买了很多书,外语没学好,还是半桶水,上不上下不下的。看来,清理外语书市场,优化外语书选题已刻不容缓,这是保护外语“文盲”和“半文盲”读者利益,对他们负责任的举措之一。

作文书铺天盖地

笔者的邻居考上了北大英语系,可是她和她的中学同学们曾经为写作文犯难的情景今日仍历历在目。是呀,现今高考各科基本可以通过计算机来“阅”卷,因为绝大部分试题都有标准答案。惟独“作文”没有捷径,得靠评卷者好恶评分。虽说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比较灵活,可占份额不小的作文依然是拦路虎,学生怕,家长怕,教师不敢掉以轻心。这种背景下,作文书好卖是必然的。面对这块“肥肉”,愈来愈多的作家、教师、编家们争相吞食,在出版社甚至媒体的配合、联动下,作文选、优秀作文点评,作文比赛、××杯征文比赛,作文速成、高考状元谈作文技巧......不一而足。作文辅导书五花八门,目不暇接。

在北京图书大厦文教书展销厅,正儿八经的课堂教材没几本,倒是作文书从北侧到东侧,举目皆是,架上满满当当。在上海的不少书店里亦是如此景观。绝大部分作文书水份太多,形式不活,有的拉一些特级教师、名校校长写评语、说好话,放在前言或封底上,以诱惑无知的学生、家长们。而大部分作文书的编写者的动机纯粹为了赢利,却打着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旗号。因为编选、组织的过程或举手之劳或权力范围之内或职务、行业之便。总之,那么多的作文书齐上阵,眼花缭乱,让本已为作文所累的学生们如何消化得了。他们的家长是被耽误的一代,也望子成才,盲目购书,孩子们无所适从。从市场反馈情况看,由于很多书折扣低,销售采取包销形式,结果作者、出版者在媒体上吹× ×书发行10万册以上,而店方却忙着将× ×书从库里拉到特价柜台,不能退书,自食苦果。我以为,国内图书市场上的作文书实在太多太俗,应该打假,优生优育,这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一个方面。

电脑书重复平庸

真正的网络时代到来了。越来越多的国人进入互联网,成为网民,计算机软硬件的销售也是“日不落”,势头强盛不衰。多年来计算机图书始终受宠俏销便得益于网络潮汹涌澎湃。其中,尤以清华、电子工业、人民邮电、西安电子科大等版本的计算机书抢手。计算机图书又是一块“肥肉”,出这类书的出版社很多,品种数量难以统计。总之,走进书店,架上少不了电脑书,书市折价书堆里电脑书也比比皆是。就像吃“青春饭”,电脑书是“过了这个村就找不到那个店”了,来去匆匆,生命短暂。于是,商家抓住机遇,赚了大钱;跟风的人则赚吆喝做赔本买卖——滞销、过时被淘汰。一旦淘汰再折价出售也无人购买。

计算机图书亦喜亦忧,原因何在?你出我出,品种重复,价位高,内容大同小异,你编我著,彼此彼此,来来回回就那么些东西,却争先恐后抢滩,结果一般版本书打不过品牌书。苦了出版者,也苦了读者——初学者或未入门之人,盲目购买,误导,结果书买了很多,本领没长进。长此以往,读者日益挑剔,一般化的电脑书就没有市场了。倒是电脑报合订本这类书,内容十分丰富,可借鉴的东西多,其购阅者是识货者。奉劝出版商别老打电脑书的主意,减少资源浪费,净化计算机图书市场。

花季书满眼昏花

上海的文学书分类较细。在国有或民营书店里都能找到适合花季读者阅读或专门反映花季生活的书,姑且谓之花季书或校园书。北京王府井书店干脆把花季书列入“校园文学”,设专柜陈列销售,便于读者挑选。

从市场消费角度考察,花季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太多太滥,佳作寥寥,购买力有限又无人指点的读者真不知该买什么好,最终舍弃;对于正为升学忙碌的学生及其家长,他们不会花心思去买这类书,《花季·雨季》时代过去了,不会再有类似的销售神话出现。

在京、沪等大都市之外,还有一方净土专为花季书留一席之地。在河北省会石家庄,有一个文化标志性建筑——隶属新华书店的汇文图书城,城里一层设有“花季系列丛书”专柜,汇集了各个版本的花季书。遗憾的是,购买者不多,从排行榜上也见不到花季书的影子。仔细翻阅花季书(以新书为主),无非是中学生的日记或文章汇编,没有新意,虽冠上很多雅致的丛书名称,却掩盖不了其平俗的内涵,没有阅读欲望。出版社染指校园文学无非是迎合中学生,有的甚至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诱导读者,瞎忙活,花季读者不认账,不领情,坏了出版者一番美意。本想掏花季少男少女的腰包,却吃了哑巴亏。打校园主意的出版单位,不仅有少儿社、文艺社、教育社,还有综合性出版社。各社的“花季书”虽然总体业绩平平,却比那些流行于中学校园、有不健康内容的“口袋书”好得多。提醒出版界同仁:别再盲目出花季书了!

回到桌面上谈书业。出版竞争十分激烈,谁也不甘落伍。不出手不想辙,没有新招,就会被淘汰出局,死而抱憾。但倘若抱着“什么热就出什么,谁出什么我跟风搭车出什么”的理念,绝对是死路一条,最后是各方俱伤,集体自焚,导致图书市场的恶化。这个结局不是中国书业人和读书人所期待的。

猜你喜欢

书业彩票外语
一张图看懂2017年全国彩票大数据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噜噜猪买彩票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2013书业“新锐榜”
彩票摊
挖掘危机中的机会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