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收藏全面提升香港的文化地位

2001-06-14本刊:杨才玉

收藏 2001年3期
关键词:粤剧文物博物馆

本刊:杨才玉

被称为东方明珠的香港,在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的严竣考验之后,经济全面复苏,文化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一所耗资6亿港元、藏品数量达7万多件、面积达2.85万平方米的香港文化博物馆全面告竣,为香港市民增添了一处求知探美、休闲娱乐和与世界交流的新场所。

2000年12月16日,盛况空前的香港文化博物馆开幕典礼在景色秀丽的新界沙田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姜恩柱、外交部驻港特派公署特派员马毓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和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徐氏艺术基金会主席徐展堂出席了开幕式,香港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中国内地和台湾、澳门的文博、收藏界代表以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驻港的使节到会祝贺。董建华在致辞中说,特区政府十分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仅1999年,特区政府用于文物及博物馆的经常支出就超过4.7亿港元,在全亚洲及全世界,香港对博物馆的投资也是很突出的。他认为,对祖国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市民对回归以后新身份的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也有助于我们在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使香港成为名副其实的、融汇中外文化精华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他还指出,香港文化博物馆的启用,标志着本港博物馆服务进入了新纪元,它承袭本港其他博物馆的优良传统,担当重要的角色,通过展示珍贵的文物,以活泼生动的方式,向市民大众积极推广“终身学习,全人发展”的精神,让年轻一代认识本港民间传统文化,协助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鼓励他们在课堂外继续努力求取知识,探美寻真。也正因为如此,香港文化博物馆颇受市民的称赞和海内外的关注。

然而,托起这座文化艺术大厦的是香港的民间收藏。正是那些慷慨奉献社会的大腕收藏家和无数藏珍纳宝的收藏爱好者,为博物馆提供了数以万计的藏品,才圆了广大市民的文化之梦。由此可以看出,深入到香港社会,并卓有成效的民间收藏大军,是全面提升香港文化地位的有功之臣。

【头号功臣徐展堂】

香港新界地区占香港总面积的2/3以上,人口为香港总人口的一半,但以往没有一座博物馆。20世纪90年代初,前区域市政局通过发展其辖区内博物馆服务的纲领,拟议在沙田兴建一所博物馆。这一计划得到港英当局的支持,答应划拨地皮并给以资金援助。但是建博物馆必须有丰富的藏品作保证,不仅种类要多,而且数量要丰富,更要有提升博物馆档次的珍贵文物以作为镇馆之宝。这个问题不解决,筹建博物馆的地皮和资金就无法落实。为此,人们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了享誉世界的华人收藏家徐展堂先生。

1994年,新界一些父老乡亲来见徐展堂先生,请求他给即将建立的博物馆以文物捐赠,以帮助他们拿到港英政府的批件。徐先生爽快地满足了他们的要求,答应向这个博物馆捐赠400件文物。1995年2月,香港文化博物馆的工程计划被正式批准,施工全面展开。但是就在博物馆建成前夕,香港受到了亚洲金融风暴的严重影响,徐展堂先生也未幸免,在商场上损失了几十亿港元的资产。这时有人怀疑他会不会履行诺言,如数捐赠文物。当然对徐先生来说,他若不捐献,这些文物也能卖不少钱。但他不是这样的人,不但如数,还超额捐赠,总数达到800余件。其中以历代陶瓷器为大宗,亦旁及青铜器、石刻、玉器、漆器、家具以至西藏文物等,独具文化和宗教特色。就在博物馆举行开幕典礼的前几天,当徐先生陪同台湾朋友参观时,手里还提着几件要捐赠的文物哩!

徐展堂先生是位风流倜傥、豁达大度的儒商。欧美国家和前港英当局把他看得很复杂,美国一位驻港领事亲口告诉他,“你在美国的档案材料有几寸厚”!徐先生则笑着回答:“你们不要搞那么厚的材料,其实我这个人很简单,我就是中国人么,我热爱我的民族,我热爱我国的文化。我在商业上可能有一天会退休,但为了我们国家的文化,我永不退休。”徐先生祖籍江苏,九岁来港,十三岁丧父,半工半读贴补家计,做过油漆工、面档工、地产经纪、建筑工头,奋斗而发迹,20世纪80年代成为香港快速崛起的亿万富翁之一。在事业有成之后,他把收藏推广中华文物文化,作为自己所持专业。香港地处祖国南隅,是中国通向海外各国的南大门,华洋文化汇合于此,通过各种管道传承和流散于此的祖国文物亦比比皆是,香港的收藏家如鱼得水,他们在这里张开了一个无形的大网,扮演着收藏研究、弘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之枢纽角色。徐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建起了香港首家私立博物馆——徐氏艺术馆。工余闲暇,他几乎把全部精力投向文物收藏和鉴赏,乐趣无穷。而且以“独乐不若与众同乐”的理念,不为金钱,不为权力,乐于捐赠,奉献社会。多年来,徐先生向世界各地捐赠中国文物及资助博物馆以推广中国文化的纪录十分骇人。先后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香港、上海等地,受徐氏资助和捐赠而长期展示中国文物的展览厅有7家,受赠中国文物的博物馆则多至20余座。英国管理学大师韩第称徐展堂是“新炼金者”,意为其贡献是“无中生有”,“创造出一些令人瞩目的事物”,徐先生可谓实至名归。香港文化博物馆总馆长严瑞源先生深有感触地说:“纵观香港社会,收藏家不少,慈善家亦很多,但能身兼二职而以推广中国文化为己任者,晨星可数,徐氏对社会事业的贡献实与众不同。”

【文物征集大行动】

香港文化博物馆共设有十二个展览厅,其中六个常设展厅包括视听导赏厅、新界文物馆、粤剧文物馆、儿童探知馆、徐展堂中国艺术馆及赵少昂艺术馆。另外还设有六个专题展览厅,定期展出本港及外地文化展品,现正举行的专题展览包括“香港漫画世界”、“中国传统木版印刷艺术”、“数码艺术的探索”、“未来的生活艺术”、“乾隆八旬贺寿”及“家:春秋”等。这么多常设展馆及专题展览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数次在香港进行的文物征集大行动,从千家万户的市民那里,从许许多多的民间收藏家那里,征集了丰富的藏品,集小收藏为大收藏,变零散收藏为系列收藏,化民间收藏为博物馆馆藏。

昔日居住在新界的各姓氏族,大部分在宋元明清时期由江西、福建、四川以及广东等地迁入,定居繁衍,数百年以来,他们以渔农为业,过着传统的农村生活,直至近数十年才受到香港都市化的冲击,生活起了很大的变化。为避免一些历史文物在不知不觉间丢失,新界乡议局与区域市政局联合,于1993年3月起举办“新界文物征集大行动”,以保存地方文化遗产。由于市民的热心与支持,捐赠文物的人士从原定的新界地区扩展至香港市区各地,征集文物的数量超过6000件,且种类多样化,大致可分为用品类、文献类、习俗类以及摄影类,年代可追溯到百年前左右。有当年捕鱼者手持的鱼篓和渔民用以吸引鱼群的鱼板,有务农者当年插秧用的秧盘、秧铲和整治田土的耙子,有工匠师当年使用的水平仪,有白发老太太当年出嫁时乘坐的客家花轿,有百年前的婴儿摇篮和椅婆,有当年的起居用品如油灯、衣柜、谷斗、裙褂、水烟斗、熨斗、船、梳妆台等,有宗族祭拜活动使用的香案、祭器、头牌、度牒、天后神舆、风水穴位图等……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次征集活动涌现出的热心人士及团体达290余名(个),受到有关方面的表彰。加上其他途径收藏新界文物藏品总数已达1.8万件。

粤剧是广东、广西地区特有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粤剧在香港亦广受欢迎,名伶辈出,在历史发展和表演形式方面,自成一系,是香港独特的文化遗产。香港文化博物馆现有粤剧文物近2万件,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收藏粤剧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为丰富藏品,香港区域市政总署博物馆事务组于1996年举办了“粤剧文物征集大行动”,仅半年时间就收到文物3000余件。其中以影音纪录,如唱片、录音带和照片最多,亦有戏服衣箱、化妆用具、布景、契约文件、伶人手札、剧本提纲、乐谱及乐器等。在这项征集行动中,香港八和会馆和多位粤剧前辈及其家人给以有力支持。包括关得兴的家人慷慨捐赠关先生大量的粤剧文物,如早期的坎肩、饰演关公用的戏服、抗战演出的照片等,令人对关先生一生的爱国精神和艺术成就更加了解;所捐名伶芳艳芬演出时使用过的轿子和莲花座,诚属珍贵的粤剧道具。此外,一些名艺人如冯峰、罗艳卿、林蛟以及林锦堂、凤凰女家人、陈锦棠家人等也捐赠了众多类粤剧文物。团体机构如电视台、剧院、曲艺社、歌迷会等亦支持响应,捐出粤剧节目录像带、放映机、戏桥、戏票等。粤剧文物馆在展出这些宝贵的捐赠时,在展厅内特意仿建一座戏棚,让观众进入后台,了解粤剧演出的情况,甚至可透过电脑影音媒体重温红伶的精彩演技,以及家喻户晓的名曲名剧,诚为赏心悦目。

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教授自1948年定居香港,在港生活了半个世纪,致力传扬中国绘画艺术,培育后辈,对香港艺术建树良多。1994年,赵教授把半生珍藏的作品慷慨予以捐赠。赵少昂艺术馆就是为表彰赵教授的艺术贡献及其对香港文化博物馆的捐赠而设立的。馆中除陈列赵教授的书画作品外,还包括有关赵氏的文物,如剪报资料册、速写、手稿、用印、生活照片及音像录影等。还参照岭南艺苑旧貌,在展馆中仿设赵氏画室,让观众从多角度欣赏赵教授的艺术和成就。

另外,周大为先生1996年捐赠900多幅民间版画,开始了博物馆的木版年画收藏,博物馆亦购藏版画刻版近2000块,近年又渐次购藏剪纸及其他民间工艺品,以充实展览。

【新时代的收藏理念】

香港文化博物馆在筹建过程中,借鉴了欧美等国家博物馆的建筑特色和运作架构,从香港实际出发进行创新。凡参观的人们除了留下对香港社会百余年巨大变化的深刻印象之外,也为他们有关博物馆建设和收藏的独特理念所折服,不但值得内地博物馆界同行学习,也为内地民间收藏家开拓收藏领域打开了思路。

一是开发超前性藏品类项。在现代都市生活中,设计越来越重要。香港文化博物馆致力于收藏及研究香港设计人物,包括平面、产品、时装及室内设计四大类。为此,他们积极联络香港的专业设计师、团体及收藏家,更曾举行香港设计征集大行动,搜集设计文物6700余件。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先生、陈幼坚先生及田迈修博士都给予鼎力支持。如陈氏从事广告设计30余年,屡获殊荣,赢取超过400多项国际大奖,他开设的公司,更于1996年被美国一杂志选为该年度世界十大设计公司之一,他的不少个人作品亦被美国和日本的博物馆所收藏。此次陈先生将其历年来所收藏的设计文物及作品等600件捐出,其中包括海报、包装设计、徽号、机构形象、刊物和宣传单等。这批捐赠演绎着不同时期的设计意念,对日后香港设计的推广和教育均有很大帮助。像这种设计藏品博物馆,笔者以前还未曾所闻,很可能是开中国博物馆之先河。另外,在专题博物馆中,有个“数码艺术的探索”,主办者认为,在21世纪,数码科技将会变得无处不在,怎样有创意地运用这种新科技,成为今日迫切而实际的课题。他们特请几位电脑创作的前驱,利用数码科技造就虚实影像、真假时空的错置;利用多媒体互动装置,展示360°环回现象;利用实时互动装置,寓

严肃的探索课题于游戏之中;利用电脑动画装置,把奇幻的虚拟世界,化成时空的实体。

二是增设少儿类展品内容。香港文化博物馆针对现代家庭多以孩子为中心的特点,想方设法增设中小学生喜欢的藏品类项及活动设施,积极配合学校教学的需要,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孩子,通过孩子吸引家庭,共同开发家庭成员到博物馆求知和休闲的兴趣和爱好,以收各得所爱,各求所好,共同发展,皆大欢喜之效。与内地博物馆是“成人”博物馆,“文化人”博物馆相比,他们这一招不能不令人佩服。在筹建过程中,他们多次听取学校老师及学生的意见,针对学校的需要,提供公众服务。例如玩具和漫画是儿时游戏快乐回忆的珍贵凭证,博物馆特意开发了这个藏品范围,数目达3000余件,年代涵盖整个20世纪,吸引了不少小观众和“老”玩家。博物馆开设的“未来的生活艺术”展览,所展示的是一系列驻校艺术家及设计师,携手与师生共同构思创作的未来的生活模式,这项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专业艺术家和设计师,体验创作过程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终身兴趣。在儿童探知馆中,他们把文物考古和文物修复知识通俗化形象化,让少儿在触摸和参与中受到启示。如用拼图游戏让少儿懂得被打碎的陶盆瓷碗是如何修复完好的等。

还值得提及的是,香港文化博物馆专题展厅的内容本身就给人以新鲜感,引起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即便如此,他们还在不断地变化展出内容。据黄秀兰馆长介绍,2001年4月至2002年4月将在该馆举行印艺节,届时在专题展厅举办“国际海报三年展”、“香港版画艺术展”、“香港郊野照片展”、“关蕙农月份牌展”、“摄影艺术历程”。这么丰富的内容,一定能引起人们对博物馆持久的兴趣。这同内地某些博物馆几十年一贯制,用“老面孔”接待参观者的做法形成鲜明对照。

如果你有机会到香港,可别忘了挤出半天一天时间,到香港文化博物馆感受一下香港人的收藏,感受一下文化的香港! 责编岩梅

猜你喜欢

粤剧文物博物馆
文物的栖息之地
SINGING THE CHANGES
博物馆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露天博物馆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