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爱互联网标签?

2000-06-14刘九如刘韧

南风窗 2000年5期
关键词:蓝点新浪雷军

刘九如刘韧(北京)

于新浪、网易、搜狐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新闻以及传闻、谣言以及辟谣、外电报道以及小道消息多得都让人有些厌烦了,但它们的上市还处在进行时。

关于亚信、Utstarcom、蓝点Linux人们知之甚少,然而在2000年3月份一个月内,这三家先后在美国上市成功。

门户、垂直门户、平面门户;B2B、B2C、C2C全都在以互联网的名义宣誓“就职”,但是,这里可以负责任地断言99%的.com都会消亡。现阶段,互联网上真正具有价值的企业是那些为互联网提供基石的企业,比如网络接入服务商(美国的AOL、中国的中国电信)、比如网络设备提供商(美国的Cisco、IBM、SUN,中国的联想、实达、华为也在努力)、比如接入设备提供商(美国的戴尔、中国的联想),它们或许并不需要一个互联网标签,在形态上,他们现在可能还表现为一家硬件公司或者一家软件公司,很少人访问过它们的网站,但它们才是互联网产业的中流砥柱,笑到最后的是他们,他们喜欢互联网的泡沫吹得更大一些,因为无论谁是泡沫,谁不是泡沫,所有的.com公司都先要向他们交钱。

1998年12月之前,王志东见媒体,见风险投资,见同行,见谁都说四通利方是家互联网公司,但那时没人理他这个茬。

到2000年,王志东逢人便说新浪其实是家软件公司,也没人相信。王志东掰手指给大家算新浪在北京的员工构成,以增强说服力:“一共350人,250人是工程师,都在写软件。新浪怎么就不算一家软件公司呢?”

2000年3月16日,王志东来到“中国.com”论坛再度重申“完全有信心说新浪是家软件公司”,怀疑者冷眼旁观:“是不是将新浪定义成网络内容服务商不利于在美上市,所以才称新浪是软件公司。”王志东满脸微笑地闪烁其词:“有点是。”

王志东聪明,之所以敢在“后PC时代”称新浪是软件公司,是因为公众业已认定新浪是互联网公司,投资人业已认定新浪是互联网公司,既然新浪业已被贴上了互联网标签,再在上面贴一张令人踏实的软件标签只会有好处,没有副作用。何乐而不为?

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上的软件公司现在比“门户”网站在纳斯达克概念好。

都是股市捣的乱

戴尔是做PC的,舆论说它是互联网公司;Cisco是做网络设备的,舆论说它互联网公司;SUN是做服务器的,舆论说它是互联网公司。

康柏也是做PC的,大家不叫它互联网公司;3com也做网络设备,大家也不叫它互联网公司;SGI也做服务器,大家亦不叫它互联网公司,大家将它们唤作“传统IT企业”。

这背后的“手”是股市股值,以2000年3月28日的纳斯达克行情来说,戴尔市值1485亿美元,康柏市值仅为498.78亿美元;Cisco市值5554亿美元,3com市值仅230.01亿美元;SUN市值1834亿美元,SGI市值只有21.30亿美元。

在美国,“谁是互联网企业,谁不是”由股市分析师和投资银行的各种研究报告说了算,他们有资格有权威对公司进行归类,当然这种归类并非一成不变,它要根据公司在股市上的表现而不停地变动,就是说,这些分析师或研究报告都是“马后炮”,他们最后的、最高的原则是“市值高的都是互联网公司,反之就不是”。

所以,王志东建议,企业真要做事的时候,不要过多考虑分析师和研究报告怎么说,也不必先去排互联网的队,“企业真正要考虑的是怎么样获取更高的利润?怎样更好地占领市场?”“只要你企业成功了,即便你的成功不符合现在所有的模式,经济学家或者银行家也会在一夜之间专为你编造一套崭新的理论,帮助你讲故事。”

但如果全听王志东的,不去排互联网的队,风险投资不看好,钱又从哪里来,没有充裕的资本做后盾怎样开创更大的事业?新浪已经有100多个美国股东了,站着说话不嫌腰痛?

互联网经济特征

据李立农讲:“英特尔当时也在拼命摘CPU的帽子,带E—commerce帽子。”

但在王志东眼里英特尔依然是家CPU公司,“英特尔一直说自己是家互联网公司,但以它自己说为主。”王志东认为,IBM也不算互联网公司。“1995年,OS/2和Windows干仗的时候,IBM也曾一再强调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公司,但没人相信,因为IBM所做的软件并不具有微软所开创的PC软件经济特征。”

王志东认为只有具备“互联网经济特征”的企业才可以带上顶互联网帽子,这个神秘的“互联网经济特征”是指由互联网带来的“极大的规模化、更少的成本以及更容易复制的商业模式”所导致的“利润无限地扩大,平均成本无限地下降”。

王志东不同意关于“依赖互联网生存的公司,就是互联网公司”的说法,也不同意关于“未来的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之类“抹稀泥”的说法,“只有不是互联网企业的传统企业才会说所有的企业都是互联网企业。”“关键不在于靠不靠互联网生存,也不在于叫不叫.com,关键在是否具备互联网经济特征。”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王志东用“软件公司”和“用软件的公司”作例子:“各行各业用了软件都能节省成本,提高效益,但我们并没有因此称这些使用软件的公司为软件公司,它们该是汽车公司还是汽车公司,该是电器公司还是电器公司。”“怎么现在一些企业使用了一些电子商业,使用了一些互联网,就变成互联网企业了呢?”

“电话商务”公司

蓝点Linux成立半年就能在美国上市,上市当天股价上涨4倍多,靠的当然是互联网概念,但蓝点Linux董事长康哲死活不承认蓝点是互联网公司。

他举例子,“电话刚发明的时候,如果当时有纳斯达克,有高科技股,装了电话的公司一定也会到处宣传因为‘我们公司装了电话,我们的业务将会拓展到哪里哪里,它股票也一定会涨,股评家也会立即给这家公司包装成一个‘电话商务公司。”“可笑。”

蓝点没将互联网写进商业计划书,只说明了蓝点是由一个网站发展而来的,蓝点本想在“网络工作室”openunix.com上开通一些虚拟社区,最后想了想,没有做,在程序员看来,这些都是花时间图热闹的事情,他们认为有精力还是多编一些程序要紧。更为重要的是即便蓝点不说互联网一个字,投资人和股民也会将它当作最正宗的互联网公司。

蓝点现在的研发、销售、市场、邀聘等公司行为都在互联网上进行,康哲来京参加“中国.com”论坛前,在深圳和他的伙伴们专门讨论了一次“蓝点是不是互联网企业”问题,公司的技术天才们一致认定蓝点是家软件公司,不是互联网公司。

蓝点人如此讨厌互联网标签,可能和现在人人都说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很多“名人”摇身一变成了互联网“大亨”,互联网业已成为一种带有“招摇撞骗”或“华而不实”危险的标签有关。

贾五论

贾红兵1984年入道IT做PC,名噪一时;1998年,面对千军万马做PC的时局,“隐居”多年的贾红兵重新感觉到手中的宝剑在隆隆作响,他长剑一出,率领实达PC闯过独木桥,成为1998年PC新军中唯一的胜者。

没等贾红兵摆上庆功宴,1999年的互联网狂飙就对贾红兵说:“因为PC老了,所以老贾老了,你该退休了。”

听到这些话,贾红兵这些天特别不服,借“中国.com”论坛,贾红兵抛出《互联网时代的PC》长文,批驳了“将互联网描绘成PC掘墓人"的PC-互联网对立论,讽刺了“用静止眼光看待PC”的PC产业静止论,痛斥了“低估了PC厂家应变能力与实力”的PC厂商无为论,解剖了“低估互联网时代新兴产业发展艰辛”的网络产业投机论,纠正了“片面理解互联网,将.com当作互联网全部”的网络企业网站论。合在一起被“中国.com”称为“贾五论”。贾红兵在“贾五论”中说:“网络产业在中国被许多人曲解为单纯的投机工具,建网站——圈钱——上市,似乎已成了网络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美国神话激励下的中国人也开始‘e往无前、‘i你没商量,铺天盖地的网站让人应接不暇,仿佛只要和网络沾上了边,便意味着“互联网时代幸福生活”的开始。浓厚的投机气氛下,许多网站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吸引大家上网方面,而忽略了其实用性,访问量、交易额成为决定一切的力量,众多的网络内容服务商不断上演着互联网Copy&Paste把戏,百万日访问量、千万日交易额的“卫星”让人怀疑是不是连牛奶都可以从网上下载了。”

伴随实达PC新品上市,实达PC日前发布了自己的网站,做得还不错,内容、电子商务都有,但贾红兵依然称自己是做PC的,大有“我做PC,我自豪”之势。

“打球的”与“赌博的”

就在前些天,就在我们的视线之内,香港的盈科演绎了互联网上的不能承受之轻——它只用一个互联网标签就成功了,但是现在谁又不能说盈科只是一个泡沫呢?它业已将香港电信吃掉了,盈科的股东变成了香港电信的股东,盈科由虚变实了。盈科的成功是实业的悲哀,李泽楷幼稚的笑容让人生气。

互联网游戏中,有“打球的”,就有“赌博的”,在王志东看来,“赌博人”的风险不一定比“打球人”的大,“赌博人利用互联网泡沫进行炒作,现在公司是假的,没关系,融到钱以后,可以买大量‘打球的公司,于是将假公司变成了一个真公司。”中华网不是也做得越来越好了吗?

互联网的这个局不由得使王志东想起,“1991、1992年,巨人、新天地等中关村公司将软件当大旗,用这杆大旗进行各种融资,融完资,炒股、炒房地产”的旧事,“如果房地产挣了钱,这个故事就算说圆了,在这个游戏中,是不是真的做软件或者软件是否真的赚钱,没所谓。”

埋头办了10多年软件公司的雷军则认为,现阶段互联网50%以上是资本运作,互联网首先是场资本游戏。“我们这些人不能指责中华网和tom.com什么都没做,他们和我们不一样,人家就是做资本运作的,他们只要稍微朝网站上放点东西就60分了。”“互联网实际运作在成功要素中只占25%,剩下25%是吹牛做市场。”这话不知应当以“气话”听,还是应当以“真话”听,或许两者都有一些。

信誓旦旦其实只用三分气力

雷军以前总为自己是写软件的而自豪,他说软件做好了,最后卖的就是一张授权许可的纸,“比卖白粉都赚钱”,但是到1999年,自豪的雷军被人划到了传统IT企业之列。

雷军眼前晃动着一帮又一帮聪明人,拿着“烧”不完的钱,利用互联网高效模式,日夜不停地攻成掠地,形象有点像“土匪”。

雷军是被推上战场的,不管他愿意不愿意,他都必须上战场,因为“做互联网不见得赢”,但“不做互联网肯定是输”。雷军说,他之所以动手稍嫌晚了些,是因为还没有到“无知者无畏”。

尽管对互联网关注已久,但1999年以前,雷军始终没敢投入做互联网,因为他还没到“无产者无畏”地步。1999年,金山成立网络事业部,雷军天天想“下个月没钱发工资怎么办”。整个1999年,金山在joyo.com上的投资仅100万。

但是到2000年,雷军的想法变了,一个月前joyo.com还只有20人,现在已经膨胀到了70多人,其中包括三个传统媒体编辑部,书界颇有些名气的《书评周刊》总编陈年带了六员干将加盟joyo.com。雷军找到了在公司后面加个.com,然后将这杆大旗一举,登高一呼,感觉应者云集的感觉。

尽管雷军信誓旦旦地要向互联网进军,但金山依然会将70%的精力放在软件上,金山依然是家软件公司。雷军清楚,Joyo.com能在测试阶段就排名99CNNIC第33(和8848.net相差不到500票,排名相差7名),和金山词霸等金山软件的强大的“链接通道”密不可分,金山词霸曾经在一个月里面让Joyo.com首页访问量增加了十倍。

联想准备好了

从1998年到2000年,舆论都在替联想着急,认为它再不转互联网就晚了。直到联想宣布和盈科合作,股票猛涨,一举从股市上拿到28个亿港币以后,人们才领教了联想的高明。签合约总比在那里一页一页做网页轻松,而且也没有什么风险,不用看投资人脸色。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联想还会通过品牌的优势去整合各种互联网资源(而非亲自去做),从而达到自己进军互联网的目的,这是一条既稳妥又迅速的路。

联想一直是一个极度现实主义的公司,“贸工技”道路就个是典型,靠自我积累一点一点做大的联想从来不会被一个想法或者一个梦想而牺牲利润,所以,它的互联网战略决计不会为互联网牺牲什么,它只会用互联网带来价值。

互联网是未来的利润源泉,联想一定要做,但必须等条件成熟。互联网接入设备联想一直在做,而且越做越好,今年做到200万台没有问题。服务器、网络设备、系统集成以及大型局端软件联想一直想做,也一直在做,但这些互联网基石性产品必须有非常大的研发投入作为支撑才行,这个投入不仅仅指资金的投入,人才、管理、经验包括品牌都要有一个积累过程,所以,联想在这方面的努力成效要隔上两三年才能看得出,但这些是基础,联想进军互联网所要遇到的真正挑战也在这里。PC是给一个人用,服务器要给千百万人同时用的,技术含量增加了多少,可想而知。这对从“贸工技”走过来的联想不啻是个不小的挑战。□(编辑:张良图:本刊资料室)

猜你喜欢

蓝点新浪雷军
猴子虽小
新浪读书排行榜
雷军的汽车探戈
雷军的小米帝国
雷军:40岁的时候别忘记18岁的梦
一辆自行车,为何拿到雷军投资?
无碳复写纸蓝点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答案
新浪与分众合并案告吹
新浪观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