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急性乳腺炎88例临床观察

2000-06-13周友龙

中国针灸 2000年7期
关键词:乳腺炎青霉素针刺

周友龙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郑州450003)

摘 要 运用活血化瘀、通利乳络、清热解毒的原则,针刺足三里、乳根、膈俞穴,并在少泽穴放血治疗急性乳腺炎88例,治愈率95.4%,同时设立青霉素治疗作为对照组,其治愈率40.0%,两组疗效、疗程相比,针刺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主题词 乳腺炎/针灸疗法 清热解毒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一种常见病,发病急骤,化脓迅速,对母婴健康都有严重影响。笔者自1987年以来运用针刺治疗急性乳腺炎88例,随机设立西药对照60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治疗组88例中,年龄最小19岁,最大35岁;病程1~3天者61例,4~7天者12例,8天以上15例。哺乳期患者80例,妊娠期7例,未婚少女1例。其中21例有乳头破损,有8例治疗前曾做过外科引流术。单侧乳房78例,双侧10例。1.2 对照组60例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32岁;病程1~3天者48例,4~7天者7例,8天以上者5例。哺乳期患者56例,妊娠期2例,非妊娠哺乳期2例。乳头有破损者13例,有5例治疗前做过外科引流手术。单侧乳房58例,双侧2例。

两组病人均符合临床急性乳腺炎诊断标准,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取穴:足三里、乳根(患侧)、少泽(患侧)、膈俞。

操作:患者仰卧,常规消毒后,先取足三里,用泻法,再取乳根沿皮横刺1.5~2寸,用泻法,使针感扩散到整个乳房,少泽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循着小指方向由近端向远端挤出血5~6滴,足三里、乳根留针10~15分钟,行针2~3次;起针后,俯卧位,用1~1.5寸针直刺膈俞穴,得气后行泻法,再以针为中心拔两罐,留针10~15分钟,每日1次。2.2 对照组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青霉素400万U,每日上下午各静滴1次,每日青霉素总量800万U,连续用药1周。1周以后两组统一评定疗效。

注意:乳头破损者应立即停止哺乳,可用吸乳器排出淤乳,破损处保持清洁,肿块处可热敷。

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痊愈:乳房红肿硬块完全消散,乳汁排泄通畅,全身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经治疗后乳房红肿硬块消失在一半以上,全身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经治疗后乳房肿块减小在一半以下,全身症状减轻。无效:经治疗后红肿硬块未消散,全身症状未减轻,需手术治疗。

3.2 治疗结果(1)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痊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说明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两组痊愈者疗次情况,见表2。

两组痊愈病例所需疗次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针刺治疗乳腺炎疗程短,疗效迅速。

4 讨论急性乳腺炎属中医学"乳痈"范畴。由于乳房在经络生理上与足阳明胃经有联属关系,取足三里、乳根穴通利乳络、活血祛瘀、清泻阳明胃经的邪热,而达到消肿止痛、降逆止呕的作用;少泽穴刺络放血,能活血消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膈俞穴具有活血化瘀作用,为治疗乳痈的重要穴位,它与足三里相配又有和胃止呕、清泻胃热之功,它与手太阳小肠经少泽相配有很好的解表清热的功能,故能解除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

在膈俞穴上拔火罐,一方面通过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又通过腧穴、经络作用,而调节机体的功能,通畅气血,使火罐的作用和腧穴的功能相得益彰,以加强活血化瘀、行气消肿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祛风、散寒、解表之功。

经过10余年的临床研究,针刺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肯定,治疗期间无需服用任何药物。与西医首选药物青霉素相比,针刺组治愈率为95.4%,而青霉素组仅为40.0%,药物组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经治疗后无效而化脓,需手术引流,给母婴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针刺治疗急性乳腺炎疗程短,3天以内治愈率为93.2%,而青霉素组3天以内治愈率为0,同时针刺对发热、乳房疼痛等症状的改善也较快,一般针刺放血后数小时发热、疼痛就开始减轻,而药物在短时间内对症状改善不明显。两组相比,针刺疗法明显优于药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收稿日期:19990811,齐淑兰发稿)

猜你喜欢

乳腺炎青霉素针刺
基于疫情防控的干预措施在乳腺炎合并发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
清明的雨
“青霉素皮试”5误区,你中招了么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哺乳期乳腺炎怎么治疗 好方法全在这里了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青霉素类兽药在临床上使用注意事项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