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头穴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36例

2000-06-13郭振刚等

中国针灸 2000年10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脑积水

郭振刚等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全息生物穴头穴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引起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6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致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头穴组36例,肌注药物强痛定、异丙嗪组30例,治疗观察24小时。结果:针刺组36例中,头痛缓解30例(83.33%),药物组30例中,头痛缓解16例(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1)。

主题词

头痛/针灸疗法

蛛网膜下腔出血/针灸疗法

穴位,全息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剧烈头痛几乎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必有症状,积极有效地控制头痛发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改善预后,而且能减少脑疝、脑积水、脑梗塞等并发症及不良情绪的发生,使患者早日康复。笔者在1990年6月~1999年6月采用针刺全息生物穴头穴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36例,并设肌注强痛定、异丙嗪30例对照,提示针刺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诊断标准)

(1)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全部病例均有特征性头CT诊断及典型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2)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头痛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系第一次发病,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多呈劈裂样难以忍受,可位于前额、枕部或全头部,并可延及颈肩腰背、甚至两腿等。

(3)病例排除标准以脑实质内出血或/和破入蛛网膜下腔者除外;外伤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除外;脑梗塞溶栓后引起出血致头痛除外;以往有头痛病史者除外;以往有精神病或/和心理障碍者除外。

1.2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6例,药物组30例。

(1)针刺组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5~29岁8例,30~39岁23例,40~45岁5例,平均37.5岁;病程最短3小时,最长72小时,平均12.6小时。症状体征:意识障碍18例,恶心呕吐34例,癫痫发作6例,脑膜刺激征32例。颅神经麻痹20例,其中动眼神经麻痹16例,面神经麻痹4例。偏瘫14例。眼底改变14例,其中视乳头水肿9例,视网膜下出血3例,玻璃体膜下出血2例。原有病变:高血压病18例,缺血性心脏病5例,高血脂症24例。

(2)药物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29岁7例,30~39岁19例,40~45岁4例,平均37.4岁;病程最短3小时,最长70小时,平均12.7小时。症状体征:意识障碍16例,恶心呕吐29例。癫痫发作5例,脑膜刺激征28例。颅神经麻痹18例,其中动眼神经麻痹15例,面神经麻痹3例。偏瘫12例。眼底改变13例,其中视乳头水肿8例,视网膜下出血3例,玻璃体膜下出血2例。原有病变:高血压病16例,缺血性心脏病4例,高血脂症27例。综上,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等方面情况分布上基本相同,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针刺组:选右手第二掌骨桡骨侧全息生物穴头穴。常规消毒皮肤,1.5寸毫针刺入,强刺激1分钟,留针半小时,中间不行针。

药物组:肌注强痛定、异丙嗪各50.mg,半小时后评定疗效。

两组均给予20%甘露醇脱水,降颅内压,尼莫通入盐水静点,同时应用抗纤溶制剂,对症治疗等等。但不施以其它止痛措施。15日后做头CT对照,评价预后。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缓解:头痛完全消失,24小时内未再复发。

显效:头痛完全缓解,但24小时内又数次发作,或头痛有所减轻,仍疼痛隐隐,但不需要采用其它措施止痛。

无效:头痛不缓解,仍需采用其它措施止痛。

3.2结果

(1)头痛缓解情况,针刺组36例中,头痛缓解30例,占83.33%;显效4例,占11.11%;无效2例,占5.56%。有效率为94.44%。药物组30例中,头痛缓解16例,占53.33%;显效8例,占26.67%;无效6例,占20.00%。有效率为80.00%。

(2)继发症的出现情况,针刺组继发脑疝死亡2例,占5.56%;继发脑积水6例,占16.67%;继发脑梗塞3例,占8.33%。药物组继发脑疝死亡6例,占20.00%;继发脑积水12例,占40.00%;继发脑梗塞8例,占26.67%。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头痛的缓解情况针刺组明显优于药物组,继发脑疝、脑积水、脑梗塞的情况针刺组明显比药物组为少,统计学处理卡方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

4讨论

据文献报道,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头痛的原因有以下三种情况:①急性期由于动脉瘤等破烈、血液溢入脑底部或合并血肿形成、伸展、移位、牵引颅内(尤其颅底)痛敏结构如血管、神经根、脑膜、脑组织等产生头痛。②血液之红细胞及血小板破坏产生的胆红素、缓激肽、5-羟色胺等物质可使脑膜、动脉壁产生无菌性炎性病变,使其痛阈值降低,对疼痛刺激敏感,易感受刺激而发疼痛。③颈部脊神经根受刺激引起颈部肌肉收缩产生肌紧张头痛。

剧烈头痛常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第一主诉,祖国医学认为其病机不外风火痰瘀四端,但其关键在于脑府络破血溢,离经之血难返故道,瘀阻脑络所致。针刺全息头穴之所以能较好的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头痛,究其穴性,大抵有逐瘀涤痰、通络开窍、平肝息风、泻火止痛之功效。也正基于有此功效,才能减少并发症如脑疝、脑积水、脑梗塞的发生。

全息生物穴在第二掌骨桡骨侧的浅槽内,靠近掌骨头的为头穴,靠近掌骨基底部的为足穴,从头穴至足穴又分布很多穴位,恰似人体的缩影,此穴区能较正确的反映人体疾病。针刺穴区能较好地治疗疾病,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推广。

(收稿日期:1999-12-20,赵昕发稿)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脑积水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剧烈头痛?
剧烈头痛?
脑积水的后遗症有哪些,你知道吗
源自脑积水的老年痴呆
脑积水是怎么回事?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老年痴呆可能因为脑积水
脑出血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