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以冲突:和平梦幻曲

2000-06-12

海外星云 2000年32期
关键词:犹太耶路撒冷犹太人

中东和平的前景再次被战争的乌云所笼罩。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谈谈打打,腥风血雨几十年,眼看就要进入和平时代了,双方却又大动干戈,兵戎相见。世人不禁要问:这和平究竟有“戏”没“戏”?从地中海东岸到约旦河西岸这块有着悠久历史的土地,到底是属于谁的?以色列,或巴勒斯坦?

巴以问题,“剪不断,理还乱”,要想作出一个较为符合客观实际的评论,应当追溯一下问题的根源,对历史作一番反思。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修成正果

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自私、贪婪、冷酷的犹太商人形象夏洛克,用辛辣的笔触,对夏洛克进行无情的咒骂,最后让他落个破产的结局。这出戏是过去几百年欧洲社会对犹太人持歧视和排斥态度的典型表现。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犹太人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歧视、被排斥,以至被希特勒赶尽杀绝的局面呢?

5000年前,犹太人就居住在现在的以色列的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创造了以《圣经》为代表的灿烂的古犹太文化。当时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并无太大矛盾,可以说是和平共处,他们共同建造了一座璀璨无比的城市——耶路撒冷,而“耶路撒冷”在希伯来语中的意思,是“和平之城”。巴以之间的矛盾是历史后来演变的结果。

在全世界人口中,犹太人始终只不过占千分之三四,但这个民族的能量,却远远超过这个比例。人们常说的:“犹太人聪明”,似乎确有依据。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希伯来博物馆,有名有姓地展示着犹太人中在各个领域属世界级的顶尖人物,计有二千余人,中国人熟悉的马克思、爱因斯坦、基辛格等,皆在其中。可以说,这是一个对全世界有着巨大贡献的民族。

然而,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犹太民族却是亡国丧权,浪迹天涯。自公元前60年,古以色列国被罗马十字军攻占,犹太人被扫地出门以来,那块土地几易其手,先后被拜占庭、阿拉伯人、十字军、马穆鲁克人、奥斯曼、英国所统治,居住在故土的犹太人为数极少,多数是流浪他乡,以欧洲、北美、西亚、南美居多。犹太人走后,古以色列的土地就由一部分阿拉伯人在那儿居住,并将之称为巴勒斯坦。

寄人篱下必被人欺负,再加上犹太人善于经商赚钱,易遭人妒忌,以及宗教方面的矛盾,几个世纪以来,犹太人在许多国家一直遭到人们的歧视。这种歧视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以至于身为犹太人的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也说:“犹太人的世俗偶像是什么呢?做生意,他们的世俗上帝是什么呢?金钱。”德语“Jude”除了表示“犹太人”之外,还有“高利贷者”、“商人”的含义。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希特勒掌权之时,德国民众那么积极参与清洗犹太人的行动。

无家可归的日子是悲惨的,没有祖国的民族是不幸的。在漂泊流浪了2000多年之后,一些旅居欧洲的犹太人于19世纪末开始了艰辛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得到了全世界犹太人的坚决支持,也遭到阿拉伯国家的一致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对犹太人进行了疯狂的掠夺和屠杀,共有600万犹太人遭到杀害,其中150万是儿童。希特勒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消灭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阻止新以色列的建立,因此一些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国家或人士就站到了希特勒一边。在位于耶路撒冷郊外的亚德维辛大屠杀纪念馆里,笔者看到一张照片:一位巴勒斯坦人应邀访问德国,正在检阅德国党卫军。那人是谁?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官员回答说:“阿拉法特的叔叔。”

值得一提的是,二战期间有数万犹太人从欧洲逃难到了中国的上海和哈尔滨,受到当地人民的友好接待,以色列对此非常感激,所以新中国成立不久,他们即宣布予以承认。

犹太人的悲惨遭遇使其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同情,二战的胜利结束使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得到空前的发展,其结果是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的关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分治计划,即联合国181号决议。该决议规定将地中海东岸至约旦河西岸那片土地一分为二,以解决长期以来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土地争端,分别称为巴勒斯坦国和以色列国。犹太人接受了该项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时隔2000多年,犹太人再次拥有了自己的国家。全世界犹太人兴奋无比,“Go Home”成为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以色列政府还制订了《回归法》,规定每一个犹太人均有权返回以色列,入境之时自动取得公民身份。于是,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潮水般涌向以色列,一个古老的国家获得了新生。

而阿拉伯人对该项决议予以拒绝,并于以色列宣布建国的次日,向以色列发动了全面进攻,是为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揭开了长达50余年的阿以冲突的序幕。

和平第一,还是安全第一

当时,以色列人口只有60万,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在建国的第二天即遭到周边6个阿拉伯国家的联合进攻,力量对比十分悬殊,形势一度很危险。但打了15个月,以色列不但没被抹掉,反而将实际控制面积扩大到2.07万平方公里。此役之后,以色列人认识到武力与领土对于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他们实行穷兵黩武政策,极力扩大军备,同时在军事上往往先发制人,打击对方,尽量扩大地盘,解除潜在危险。

翻开以色列1948年的版图,会发现它的中部最狭窄处从东到西只有几十公里,开车只需20分钟。一旦打起仗来,很容易被拦腰砍断。以色列人对此一直忧心忡忡,耿耿于怀,终于在1967年6月突然发动战争,同时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开战。他们向北进攻叙利亚并拿下戈兰高地,向东进攻约旦并夺取了犹地亚、撒玛利亚地区和耶路撒冷东区,向南进攻埃及并占领了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这次战争打了6天,结果是以色列的面积翻了将近一倍。

1973年10月,轮到埃及和叙利亚发动战争,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以色列,企图收复失地未果,反被以色列打进本国腹地,以军甚至打到了离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只有32公里的地方。此后,阿以双方进入对峙状态,大战未再爆发。但是,以色列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作风没有改变,一旦发现有什么不对劲,就会马上出击,消除威胁。如1981年派空军袭击伊拉克并摧毁其正在建造的核反应堆,1982年入侵黎巴嫩将巴解总部赶走等军事行动,都是以军先发制人的战例。

对于以色列人来说,安全比和平更重要,因为安全是和平的前提条件。一位以色列政府官员曾对笔者说:以色列和中国的最大不同是,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说中国不应该存在,但有人说以色列不应该存在。因此,他们首先面临的是生存危机,而不是和平危机。以色列人根本就不怕打仗。在特拉维夫,在耶路撒冷,在戈兰高地,在全以色列的大街小巷,公园海滩,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和平民,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会立刻奔赴战场。这是一个真正的全民皆兵的国家,保家卫国是以色列人毕生的神圣使命。

在这种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下,政治家们提出“以土地换和平”的计划,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落实,实在是难以预测。至少有些方案,笔者估计以色列军方和民众不会接受,如把戈兰高地交还叙利亚,以色列将失去北部的天然屏障,70%的水源将受制于人,谁敢冒这个险去换取别人承诺的“和平”?所以,不论是“强硬派”领导人或“温和派”领导人上台,如果为谋求和平做出的让步超出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他将首先面临自己的政治危机。以色列现任总理巴拉克以温和面目上台,但是现在对巴勒斯坦的态度比前任内塔尼亚胡还要强硬。勉强的和平即使实现了也不会长久。可以想象,如果阿拉法特毅然宣布在以色列占领区内建立巴勒斯坦国,很难保证以色列不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巴国大打出手。

只有当以色列人感到这个世界不再有人认为以色列不应当存在的时候,只有当人类的理智消除了民族的仇恨和宗教的偏见之后,整个中东地区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耶路撒冷”——和平之地。G

《海外星云》(2000年32期)

猜你喜欢

犹太耶路撒冷犹太人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我要到我的耶路撒冷
自尊
上海
天才并非与生俱来
犹太人的生意经
逃票的方法
五年级阅读训练材料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