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悉尼手记”之五 寂寞堪培拉

2000-06-12

海外星云 2000年33期
关键词:堪培拉喷泉大厦

从一般人常识的角度,关于澳大利亚,堪培拉远没有悉尼、墨尔本那么出名。仅仅因为它是澳大利亚的首都,人们才不得不有点费劲地记住它的名字。

这其实很是委屈了堪培拉。

堪培拉作为澳大利亚的首都,纯粹是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存在的。而在整个世界的格局中,澳大利亚很少会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因此它的首都也就少了一份嚣闹与浮躁,而多一份寂寞与恬淡。与它相距270公里的悉尼,此时正在举办奥运会,但在堪培拉却看不到奥运会的热闹,仿佛老僧入定,红尘早已勘破。

堪培拉其实是很美的。寂寞中的美丽,往往又最能让人动心。我们开着租来的轿车漫游堪培拉。空旷宽阔的马路长街,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停车位。冬去春来,绿树红花掩映下的城市,的确令人心旷神怡。

堪培拉的国会大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座看上去一点也不“大厦”的大厦,其设计的匠心让人叹服。大厦是1988年落成的,据说设计的构想花了10年时间,建造又花了7年。在参与投标的28个国家329幅设计中,美国人米切尔/吉尔果拉和澳大利亚的R·索普的作品最终入选。大厦正面入口的前院部分,采用土著艺术家设计的马赛克装饰。步入大厦,你立刻会发现自己已身处大理石的世界,黑、白、红、灰,颜色各异的大理石材料随处可见。整座大厦,仿佛是被“埋”在一座山中,“山”顶上矗立着四根不锈钢支柱,撑起一面12×6米的澳大利亚国旗,支柱高达81米。在简洁、明快的国旗支撑架下,是一片翠绿的草地,地毯一般从山脚直铺到山顶,游人可以随意顺着草地缓步登上大厦的顶部。将象征权力的国会大厦披上代表自然的绿草,让人们可以自由地将大厦踩在脚下——这真是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细心留意了一下,发现国会大厦的地理位置居然暗合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水格局: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正前方还有湖水环抱。更奇的是,整座大厦的建筑,仅从外观上,就能体现“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特征。这是一种巧合,还是西方现代的建筑科学与中国古代的建筑传统有某种相通,不得而知。

与国会大厦隔湖相望的,就是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这栋青灰色的圆顶建筑,是二战后纪念澳大利亚阵亡将士而修建的,它同时也是澳军战史和军史的教育和研究中心。在不大的展览室里,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简单的武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飞机战舰,从战场残酷的场景模拟到士兵的日记、军服,都传达出一个主题: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珍贵的。整个纪念馆由里到外,气氛庄严肃穆。澳大利亚人在首都修建这样一座纪念馆,可谓用心良苦。

有人曾经这么说:如果不去格里芬湖,不看喷射式喷泉,不能说到过堪培拉。格里芬湖是以美国建筑家渥尔塔·巴里·格里芬的名字命名的,也是为了纪念这位堪培拉的设计者。因为他的卓越设计,堪培拉得以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完全按照计划建造的都市。

格里芬湖的喷泉,水柱从湖面直冲而起,足有100多米高。我们来到湖边时,正值夕阳西下,阳光照在喷泉喷出的水雾上,映出一条七色的彩虹,清晰可见,十分鲜艳夺目。

没有拥挤的人流、车流,没有喧闹,没有其他国际大都会那种繁华景象,甚至见不到警察。这就是我们见到的堪培拉。著名作家王蒙这样形容堪培拉:“在这里驾车购物都不用排队。在这里走路不用顾及随时会碰撞别人。在这里不需要向传统致敬立志弘扬传统,也不需要痛斥传统与传统进行悲壮的决一死战……”

堪培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又是一座寂寞的首都。在使馆区,居然没有一个警察在执勤,这让我们大为惊奇。其实,静下来想想也就释然。堪培拉,作为首都,它的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运转。而政治,在很多时候,又恰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堪培拉就像是一位绝色女子,她的天生丽质足以让人折服,因此也就不用再刻意去打扮了。

只是,与近在咫尺的悉尼奥运的热闹相比, 堪培拉未免也太落寞了些。

《海外星云》(2000年33期)

猜你喜欢

堪培拉喷泉大厦
智慧大厦
电梯
堪培拉趣味 农展会开幕
堪培拉成必游城市,澳大利亚人不信
楼顶慢跑
为什么鲸的背上有“喷泉”
音乐喷泉
喷泉冲凉
会移动的喷泉
堪培拉举行趣味农展会